“這……”

“只怕是一兩句話之內不好說明的。”

“幾位遠道而來,不如先入席吃喝,休息好了,明日再議如何?”

劉辯面帶笑意,似有什麼難言之隱。

“嗨,大哥!有什麼不好說的。”

“侍郎你坐我邊上,我與你細說。”

張飛嘹亮的嗓門,立刻讓眾人為之一振。

他拉著諸葛亮便坐到了劉辯左側的位置。

“侍郎,我與你說,那劉焉就是個老不死的,那劉璋便是個軟蛋!”

“原本我大哥已經與劉璋談妥了。那劉焉作為老子,一發話,那劉璋就變了卦。”

“竟是一點情面都不講,若不是大哥排程有方,只怕我等手下的軍士都要在這巴蜀的群山裡捱餓了。”

張飛口無遮攔的說著,一旁的劉備攔了幾次,卻是也沒攔住。

諸葛亮聞言,卻開口問道,“張將軍,難道劉焉連皇叔的宗親身份都不顧嗎?”

“娘皮,說道這個我還來氣呢。”

“我大哥,好聲好氣地同他見禮,他卻說我大哥是冒領了皇室血脈。”

“瞞得過陛下,卻是瞞不過他的。”

“都說這人老成精啊,這老精怪滿口就沒有一句好話!”

張飛說罷,猛灌了一爵酒。

像是受到了極大的委屈。

諸葛亮微微點頭道,“張將軍放心,此次我等口含天憲,容不得他劉焉馬虎。”

張飛一聽這話,立刻來了性子,“陛下終於要收拾這個老精怪了?”

“三弟,不可胡言!”

劉辯見話題已經涉及了天子,立刻喝止了張飛的提問。

“皇叔不必如此。”

“此番離京前,陛下已經囑咐了,我等只負責摸清楚劉焉的情況、益州的情況以及張魯的情況。”

“其餘之事還需要軍部定奪。”

“不如陛下也不會讓張遼將軍同我一起出使的。”

諸葛亮說罷,立刻被張飛摟住,“好!好侍郎,你這話說得敞亮,我喜歡!”

“我早和大哥說了,這益州之地,與其求著那老精怪,不如趁他內部相爭,我等替陛下收回益州!”

“哦?張飛將軍,倒是見識不俗,在下離開京城時,陛下與荀令君也是有此意向的。”

“三弟!少說些話,先讓侍郎用些吃食再說不遲。”

張飛見劉備一臉嚴肅,這才止住了嘴巴,老老實實開始用飯。

酒足飯飽之後,張飛還需要帶兵巡邏,便獨自離開了幕府。

“不敢隱瞞侍郎,其實以劉焉的家底,倒也無需我等相助。”

劉辯見張飛離開之後立刻開口道。

“我等出入益州之時,也以為劉焉手下並無強兵。”

“所以同劉璋制定了暫時協助的協議。”

“由我等出兵抵禦張魯,他負責供給糧草軍械。”

“但不出月內,劉璋結算了錢糧軍械,便撕毀了協議。”

“同時在成都城外集結了部下十萬大軍,這些兵士之中甚至有南蠻之人。”

“單單以兵力來說,如此軍隊,卻是不用擔心張魯來犯了。”

劉備說到此處,頓了頓繼續說道。

“但帶我軍撤出防線之後,卻又聽聞張魯連戰連捷,一路從漢中打下了巴郡與廣漢。”

“倒是讓我十分的意外啊。”

諸葛亮聽劉備說罷,也是不解地問道。“皇叔是說,劉焉用皇叔之兵拖延時間,待到自家兵馬齊備之後,便換下了皇叔。”

“但原本皇叔以兩萬人都能守住的陣線,卻又丟在了坐擁十萬大軍的劉焉手中?”

“侍郎理解得不差分毫,正是如此,我才擔心其中或有玄妙。”

劉備立刻點頭道。

“嗯,果如皇叔所言,這劉焉必然是有別的企圖的。”

“敢問皇叔,從此地到成都需要多久?”

諸葛亮拱手問道。

“哎,若是走近路,便要穿過巴郡與廣漢郡。”

“此刻這兩郡皆在張魯之手,只怕不好走啊。”

“若是繞路,便要經過南蠻的領地,遠了大半不說,危險也不算少。”

劉備嘆了口氣說道。

“皇叔,難道劉焉拿不住南蠻之人嗎?”

“不瞞侍郎大人,以在下的淺薄之見,只怕南蠻之兵,並不算是徹底服從劉焉的。”

“想來能助劉焉作戰,大概是拿了劉焉的錢糧。”

“原來如此,皇叔所言甚是有用,我已經大概瞭解了情況,既然廣漢郡與巴郡已是張魯的地盤,那我等還是從南蠻之地繞路去往成都吧。”

諸葛亮拱手說道。

“侍郎莫急,由南蠻之地入成都,還需做足了準備才好。”

“一來,在下需要點兵相送,而來這南蠻之地道路難行,且瘴氣頗多,若不找到當地人帶路,實在容易迷失方向的。”

“那便有勞皇叔了。”

諸葛亮再次行禮道。

諸葛亮與張遼一眾人馬在銅仁停了兩日多,劉備才算是找齊了上路所需。

出發之時,劉備又提調了一萬元戎弩兵調撥給張遼指揮。

算上推車搬貨的民夫,一行人洋洋灑灑,算起來也足有一萬五千人了。

上路之後,諸葛亮每日同那領路的當地人閒聊。

將南蠻所佔之地的地貌與民俗瞭解了一個大概。

京都之中,劉辯近日來沒有等到諸葛亮的書信,連問了幾次都沒有回應。

索性召集了荀彧同郭嘉一起來問話。

“啟稟陛下,初到銅仁之時,使團還有回信。”

“他們選擇了繞路南蠻領地,去往成都。”

“只怕路程便要月餘時日,陛下何須著急呢?”

郭嘉拱手說道。

“劉備手上有三萬軍隊,便是直接從巴郡、廣陽郡去成都,張魯也不敢出兵阻攔吧?”

“就目前而言,若是張魯對朝廷有異動,朕大可直接出兵漢中,直搗黃龍。”

劉辯不解地問道。

“想來,孔明是瞭解了一些情況的,所以才會採取繞路的策略。”

“此事或可能與劉焉有關,陛下若有疑問,尚書檯發一份急命,詢問清楚。”

荀彧拱手道。

“罷了,既然使團裡有孔明在,想來也不會出什麼亂子。”

“此事暫且放一放,袁術的降表,可送來了?”

“啟稟陛下,袁術派來和談的代表已經入了司隸了,想來明日便能抵達京都。”

“此番袁術的代表並非是先前來京的袁嗣,而是袁術的從弟袁胤。”

“陛下可是要按照前番之策,先晾他一晾?”

荀彧開口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