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周瑜苦肉計,劉辯打掩護。
漢末征途如何一統天下 惟願無憂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將軍,還請三思啊,我等畢竟是天子親軍,如此做法怕是折了陛下的顏面!”
周瑜不卑不亢地拱手道。
“哦?本將才是主將,你不過是個副將,竟也想用陛下壓我?”
“你可知道軍中規矩?”
“冒犯主將,當以何罪論處?”
甘寧手扶腰間佩刀,厲聲問道。
“末將自然知道。”
周瑜哀嘆一聲,說道。
“好,既然知道,便自行去領罰吧!”
“末將雖然領罰,卻也不能坐看將軍折損陛下天威,若將軍執意要斬來使,末將說不得要在殿前參將軍一本。”
周瑜站起身,退下自己的盔甲,厲聲說道。
“哼!將這群所謂的使臣先行壓下去,明日再做定奪!”
甘寧聞言,不耐煩地說道。
待兵士們送走了使臣之後,甘寧立刻看向周瑜道,“公瑾,不必真打吧?”
“用豬羊之血做做樣子也就是了。”
“不行啊,將軍,若是那使臣是心思細膩之人,看破了其中的原委,只怕袁術難以中計。”
“將軍還是真打吧。”
周瑜苦笑一聲道。
“哎,好吧,公瑾之策,我定然仔細記下,報於陛下及兵部知曉。”
甘寧說罷,有些不忍心的下令兵士,開始責打周瑜。
周瑜一邊被打,一邊口中還高喊著甘寧的不是。
這聲響落在了一般兵士們的耳中,也都以為甘寧與周瑜不合。
鞭打直到周瑜的背部滿是血痕方才停止。
甘寧看著有些於心不忍,立刻將自己準備的傷藥遞了上去。
“將軍,不可,使臣未離開之前,你一定要裝出與我不合的樣子,唯有這樣,他才能相信。”
甘寧嘆了一口氣,收回手中的傷藥說道,“好吧。”
是夜,河道之上遍佈薄霧,周瑜佝僂著受傷的身體,來到了關押袁嗣等人的地方。
他左顧右盼後,小心翼翼地從懷中拿出了牢房得到鑰匙,“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乃是自古便有的道理。”
“今日本將便放你們離去,希望你們到了京中,能極力促成和談一事,莫再讓將士流血犧牲了。”
隨著周瑜的話音落下,牢房的鎖也被開啟。
袁嗣看著遍體鱗傷的周瑜,立刻抱拳道,“敢問將軍高姓大名,為何相助?”
“本將周瑜,原是孫將軍麾下,為何相助也已說明,你們的商船扣在艦尾,守衛計程車兵本將也都打了招呼,你們速速離去吧。”
周瑜說罷,轉身便要走,卻被袁嗣攔了下來。
“將軍,我看此間主將乃是無謀之人,將軍與他不合,今日有放了我們,來日定然被他所為難,將軍何不隨我們同去京中?”
袁嗣真誠地說道。
“不必了,我本是孫將軍麾下,若我與你們同去,想來陛下也不會信我,如此便好。”
周瑜有些哀怨地擺了擺手道。
袁嗣聞言,眼睛一轉,似是發現了什麼道,“將軍本事孫將軍麾下,為何會在漢軍處?”
“哎,此事說來話長,若非孫將軍的母親與小弟被扣京中,我又豈會入漢軍營中?”
“你們速速離去,再遲只怕要被巡查計程車兵發現。”
“巡查的兵士乃是主將心腹,與我素無交集。”
周瑜滿臉的不願多說,倒是讓袁嗣更信了幾分。
聞聽周瑜所言,袁嗣不敢再耽擱,連忙帶著手下,奔向了船尾,火速朝著京城的方向駛去。
夜色之中,周瑜望著袁嗣等人的背影,表情逐漸從哀怨變會沉穩。
他心中知道,此計大機率是成了。
而跟隨袁嗣一同出發的,還有甘寧向京中送去戰報的快船。
三日之後,兵部先是收到了甘寧的戰報,隨即劉辯也得知了周瑜之計。
“奉孝啊,你覺得公瑾這主意如何?”
劉辯開口問道。
“臣覺得雖然算不得奇謀妙計,卻也是很合時宜。”
“自古奇謀雖然難求,但臣以為,適時的隨機應變更為難得。”
“這周公瑾既能領兵,又有如此才思,假以時日,或可獨自領一支大軍為陛下出徵海外。”
劉辯聞言,也是跟著點頭。
“既然公瑾完成了此計的上半部分,那朕便為他完成下半部分吧。”
“奉孝,你且去告知司馬先生,這幾日間請他給孫權告個假。”
郭嘉聞言,立刻心領神會。
“臣知曉了,那陛下,京中的袁氏,是否要派人告知?”
“不必了,他們知道該怎麼做的。”
郭嘉聞言立刻告退,一個時辰後,孫權穿著一身學子裝束,進入了勤政殿。
劉辯將周瑜之謀與袁嗣之行全盤告知了孫權。
孫權聞言開口道,“陛下是要我在不經意之間與袁嗣接觸嗎?”
“倒也不必,你可同朕一起接見袁嗣。”
孫權聞言,拱手道,“臣,明白了。”
劉辯聽聞孫權自稱為臣,倒是微微一愣,不過想來自己封了孫堅國公之位,孫權算是國公二公子,稱臣倒也不差。
次日中午,袁嗣的商船,領著一眾押送人馬,如願以償抵達了京中。
袁嗣一入京城,便帶著錢糧,入了皇宮。
“啟稟陛下,糧草不多,但銅錢卻有三萬餘吊。”
聽著張讓的彙報,劉辯暗自吃了一驚。
“要說富,還得是他袁術啊。這三萬餘吊怕是要裝滿一艘船了吧?”
劉辯心中暗想道。
而居於堂下的袁嗣卻在此刻開口道,“啟稟陛下,下官之主公實則並無謀反之心啊,還請陛下明鑑。”
此言一出,劉辯差點笑出了聲來,但還是耐著性子說道,“是嗎?袁紹謀反在前,袁術作為袁紹之弟,難道沒有為兄報仇之心?”
“陛下啊,主公與那袁紹自幼便是不合的,又怎麼為了袁紹,去做那謀反之事呢?”
“此事定然是荊州的宵小在其中調撥,還請陛下明鑑啊。”
袁嗣說到此處,微微抬頭,將劉辯身側之人看了個清楚。
劉辯捧著袁嗣遞上的禮單,佯裝對禮單頗感興趣,擺了擺手道,“你既遠道而來,今日便退居函館休息,明日再說正是也不遲。”
“下官遵旨。”
袁嗣聞言,立刻在張讓的指引下退出了勤政殿。
一出殿門,袁嗣立刻從袖口中掏出了一塊金餅塞入張讓手中,“敢問常侍,陛下身側之人,是什麼人?”
“好說好說,陛下身旁學子裝束的,正是揚州孫將軍的弟弟,孫權。”
張讓收下了金餅,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