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文丑救丘合,張遼請援兵。
漢末征途如何一統天下 惟願無憂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文丑將軍!我等若是不死戰將主公救出,如何對得起主公拔擢我等的恩義?”
蔣奇聞言不禁有些疑惑。
畢竟在他的心中,文丑是不可能放棄袁紹的。
“我隨主公多年,自是能明白主公心中所想。”
“漢軍之強,非爾等往日之敵可比,若是一味強攻,損兵折將暫且不言。”
“若是被漢軍圍住了我等,還有誰能來援救主公?”
文丑冷靜地分析道。
蔣奇聞言,心中雖有不甘,卻也再說不出多的話來。
“哎,幾位公子,手中皆有郡兵,卻無一人前來援救。”
周琦白了一眼,如同看傻子一般,但卻並未說什麼。
“既然計劃已定,兩位早些休息吧。”
文丑收回佩劍,嘆息了一聲,擺了擺手,將兩人送了出去。
次日清晨,文丑三將,分左右中三路,開始向丘合城北進軍。
而文丑進軍的同時,張遼與高順也偵查到了敵軍的行動。
張遼當即將敵方援兵的訊息,傳回了關羽的營中。
關羽見信,立刻召集了原本應該今日繼續攻城的眾將。
“文遠已經來信,文丑等人已經兵至丘合北面不足二十里。”
“以文遠之兵力,想要全殲文丑等人,顯然有些為難。”
“此刻子義將軍已經在進攻鉅鹿城,我軍可用遊擊之兵,還需再行排程。”
關羽說罷,看向了眾將。
“關將軍,此刻我等可以削弱西門與東門的攻擊力度,將兵力調集北門。”
趙雲拱手,繼續說道,“若是袁紹居於城中,知道了文丑大軍即將來援,勢必會於北門突圍。”
“然東西兩門必然不會受到重壓,且若是我軍南門攻勢不減,勢必會讓袁紹以為我軍戰術未變。”
趙雲說罷,關羽不禁站起了身,此刻趙雲不過二十歲的年紀,卻能立刻對戰局做出如同老將一般的判斷。
若是假以時日,他定然能成為日後大漢的中流砥柱。
“子龍所言不差,本將也是如此想法。”
“只是本將之設想要比子龍的更為冒險。”
“本將以為,此戰可徹底放棄東西兩門的駐守,讓鮑信將軍與子龍將軍立刻馳援北門。”
“而本將則於南門駐防,若袁軍從東西兩門而逃,不論逃至何處,於我軍而言,不過疥癬之疾罷了。”
“他若逃遁,我等殲滅了文丑,便能立刻揮軍攻下鉅鹿。”
關羽說罷,鮑信立刻站了出來,“將軍,是否太過兇險,若是袁紹直出西門奔西門而去,該如何是好?”
“陛下麾下皆是騎兵,若是遇敵,能戰能避,以陛下之才,我相信在場諸位包括我都是甘拜下風的。”
“若是袁紹自持兵力,向陛下而去,只怕如同尋死一般。”
鮑信聞言,深知劉辯的才能,倒也是立刻認可的關羽的說辭。
“既然眾將都無異議了,那今夜便要秘密行軍,東西兩門一切攻城器械不撤,明晨之前,兵士必須抵達北門,支援文遠將軍。”
“某將領命!”
眾人拱手,立刻告退,回去各自整兵。
“子龍,你留一下。”
“關將軍,還有何事?”
關羽看著趙雲微微一笑道,“明日子龍不必行兵過急,本將想預留一支兵馬於東門外十里,臨近陛下駐地所在。”
“子龍覺得意下如何?”
“末將自然領命。”
趙雲聞言,毫不猶豫地拱手說道。
“子龍啊,你可要想好了,若是袁紹並未狗急跳牆,那此戰你的功勞可就少了許多了。”
關羽拍了拍他的肩頭說道。
“末將並不在意功勞,只要能幫助陛下定鼎天下,便是我最想的事情。”
趙雲抬起頭,緩緩說道。
關羽看著趙雲清澈如水的眼神,點了點頭,“既然如此,這任務就交給子龍了。”
“領命。”
趙雲說罷立刻出帳,前去整兵。
次日一早,漢軍大隊開始向著城北移動。
至於城內的袁紹軍士們,除了感受到今日漢軍沒有按時攻城外,一無所獲。
關羽看著清晨時分的丘合城,靜靜地等待著,北方戰場能傳來喜訊。
當日巳時,文丑之軍已經行至城北五里之處,此刻距離張遼的設伏地點已經不足百步之遙。
埋伏在兩側山林中的漢軍,全部屏息以待,等著張遼發起進攻的命令。
恰在此刻,關羽的傳令官緩步行至張遼身側。
靜靜地將關羽的書信放入了張遼手中。
張遼讀罷書信,眉頭一挑,立即以手勢,通知軍中校尉,放過文丑前軍,衝擊文丑的中軍。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文丑的大軍由蔣奇為先鋒開路,而文丑自己則是居於中軍之內。
張遼緊盯過路軍旗,終於在數十杆旗幟中,找到了寫著文字的旗幟。
“全軍出擊!”
隨著張遼的命令,白虎軍的兵士立刻策馬躍出林子,單手持弩,迅速射空了弩中的箭矢。
隨後立刻換上馬匹側方掛著的長槍,夾槍衝鋒向未曾反應過來的文丑中軍。
此刻文丑的中軍,面對突如其來的箭矢,在毫無防備的情況下,便被射倒了大片的兵士。
這導致文丑中軍的側方出現了一個防禦上的空缺。
而緊隨其後的衝鋒,更是徹底地撕開了文丑前後兩軍。
文丑見此眉頭擰到了一起,“哎,難道真是天要亡我主公嗎?”
正當文丑感慨之時,蔣奇與周昕兩人,立刻帶著人馬,前來支援自家的中軍。
張遼雖然一波衝散了前後兩軍的連線,但同時,他也被趕來的兩人所包圍了。
文丑當即下令,全軍結陣,即便此刻中軍死傷慘重,但文丑還是想再次留下張遼。
“”文遠,你且領兵衝至對過林前,重新組織兵力。”
“由我率領陷陣營,阻擋敵軍的圍攻。”
高順說罷,翻身下馬,他下馬後,立刻將自己手中的韁繩塞到了張遼手中。
陷陣營將士見到主將下馬,自然是緊隨其後,同樣將手中的韁繩,交給了負責繼續衝鋒的同袍們。
“好,待我重組兵士,便來助你!”
張遼沒有絲毫的猶豫,這是他們兩人訓練與實戰過無數次的戰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