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宮聞言,沉默不語,心中依舊對鮑信的突然迎戰有不一樣的看法。

“傳令,請鮑信將軍陣前一敘。”

文丑看了看陳宮,立刻喚了傳令官。

不出兩刻光景,文丑便與鮑信在陣前相見。

“鮑將軍,久聞大名了。”

文丑拱手道。

“文丑將軍,我們還是閒話少敘吧,我既答應了將軍的城下一聚,那就請將軍來衝陣吧。”

鮑信擺了擺手,繼續說道,“若是將軍不願衝陣,那我立刻領軍回城,我只給將軍半個時辰。”

文丑聽罷,麵皮微微一抽。

“原以為鮑將軍是當世豪傑,竟不想是這般畏戰之人……”

不等文丑把話說完,鮑信便策馬掉頭,“文丑將軍,我答應你城下一戰,已然失了城防之利,若將軍還不願衝陣,只怕畏戰的並非是我吧?”

“若一切都依著將軍而來,我鮑信切非徹頭徹尾的蠢材?”

“將軍若要一戰,便來衝陣,將軍若不來,半個時辰,我便回城,言盡於此。”

說罷,鮑信揚長而去,不再給文丑任何辯駁的機會。

文丑見狀,心中不禁暗想,“哼,若你主動出擊,我倒覺得有詐,如此這般,我反而放心不少。”

實際上,在兩軍兵力大致相同,主將互相熟悉的情況下,防守方是有一定優勢的。

所以鮑信提出的條件,完全是附合自身利益的,並不會讓文丑起疑。

想罷,文丑策馬回陣後,立刻派出了數十路偵騎,想要探查清楚敵軍的排布。

“啟稟將軍,敵軍共分了三路,左路約莫一萬人,掛的是諸葛軍旗。”

“中路約莫一萬人,掛的是鮑字軍旗。”

“右路大約也是一萬人,掛的乃是李字軍旗。”

文丑聞言,不禁哈哈大笑,“原來他鮑信兵馬與我們相差無幾,怪不得不敢主動出擊。”

“不過這李字旗是李典,鮑字旗是鮑信,這諸葛旗是何人?”

“漢營之中有姓諸葛的將軍嗎?”

陳宮見文丑相問,不禁開口答道,“將軍,姓諸葛的將軍沒有,卻有一名姓諸葛的軍師,此人乃是南陽人,當地大族黃氏,黃承彥的女婿。”

“傳聞此人少年聰慧,博聞強記,當是一名人才啊。”

“哦?那些人可上過戰場?”

文丑聞言不禁問道。

“在下並未聽聞此人有何戰績,想來應該是第一次上陣吧。”

“哈哈哈哈,漢營竟將寡至此,主公之幸事啊!”

文化聞言心情大好,繼續說道,“他便是文曲星下凡,那也是隔行如隔山,從未親自上陣,又豈能行領兵之事?”

“傳令,我軍也分三路,各領一萬人馬,且戰上一陣,再看後效!”

文丑此刻胸有成竹,雖然心中依舊料定了諸葛亮是對方的弱點,但他依舊防著鮑信還有後手。

畢竟鮑信可是百戰之將,又怎會讓一個沒有戰場經驗的文弱書生,來領兵呢?

隨著文丑的命令,袁軍開始整齊劃一地向前推進。

左路守軍,諸葛亮正在自己佈下的陣法正中心,管亥騎著馬匹,立刻趕了過來。

“軍師!文丑並未向我們這邊分兵,而是三路對三路。”

“多謝管亥將軍,請將軍再探。”

諸葛亮穩坐陣中帥臺,點了點頭繼續說道,“管承將軍,有勞你放開陣前的拒馬鹿角,好讓敵軍湧入陣內的速度快些。”

“得令。”

管承聞言,立刻策馬而去。

兩刻之後,兩軍的先頭部隊開始接戰。

中路與右路的軍陣撞在了一起,打得有來有回。

而左路卻被文丑麾下之兵找到了漏洞,湧入了陣中。

“啟稟將軍!中路右路皆無法突破,左路之兵已經突破了敵軍的第一道防線!”

傳令官帶來的訊息讓文丑更加興奮。

“好!分調右路後軍三千人,中路後軍三千人,回我陣前,由本將親自領軍,直取左路敵陣!”

“得令!”

文丑的命令一下,兩路軍陣的後軍迅速撤回了文丑陣前。

“軍師,有勞你在陣中指揮後續了,只待我拿了左路敵軍,便與中路合圍鮑信!”

文丑說罷,不顧陳宮的阻攔,立刻領軍而去。

諸葛亮陣中,管亥連殺數人,策馬闖回自家陣中。

“軍師!文丑領了自家中路、右路的後軍,直奔我們這裡而來!”

“好!管亥、管承兩位將軍,請速速回自己的陣位,依照在下令旗而動!”

諸葛亮聞言,原本波瀾不驚的臉上,露出了一絲喜悅。

此刻自家陣前的雁形陣,陪著兩側的拒馬鹿角,已經放了約莫四千敵軍入陣,這剛入陣的敵軍方才攻到自家中間的圓陣。

此刻文丑若是來了,即便看清了諸葛亮的陣法排布,這一萬人,也將被諸葛亮吃掉。

加之他抽調了兩路的後軍,一旦文丑現身,便能傳令鮑信將軍,將城內剩餘的兩萬人全數壓上,咬住敵方主力。

後續戰事,只要等太史慈一到,便能徹底將文丑軍打散。

想到此處,諸葛亮繼續穩坐陣中帥臺,他的四周皆是持刀舉盾的李典親衛,倒也不怕不長眼的敵軍來衝。

不出一刻,文丑帶著六千人急行至陣前。

眼看著左路敵軍的佈置,心中升起了一種不祥的預感。

但可惜的是,以如今文丑的平行視角,只能看見自家的兵馬從地方的雁形陣與拒馬鹿角之間不斷突破著敵軍的防禦。

卻看不到諸葛亮在雁形陣後方的佈置。

“哼,這書生倒也懂一些佈陣之法,只可惜本將一到,便能取了他的首級。”

文丑心中暗想,即便他的陣法有古怪,卻也不懼,只要自己能衝到這諸葛亮面前,便是一刀的買賣。

屆時敵軍主將一死,必定混亂,便能趁亂領軍攻殺,徹底拿下這一路的敵軍。

但文丑終究是百戰之將,他不會讓手下的兵士從雁形陣兩端殺入。

他領軍在前,帶領麾下兵士,沿著雁形陣的一端,挑開拒馬,直衝了進去。

剛一入陣,文丑便聽得耳邊弓弦聲響。

原來是這雁形陣腹中還藏著一隊弓箭手,控制著衝入陣中的人數。

文丑冷笑一聲,立刻令麾下步卒結成面向一側的長蛇陣,舉盾透過了諸葛亮陣前的第一輪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