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清河城破,文丑去向不明。
漢末征途如何一統天下 惟願無憂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入城後的甘寧彷彿一頭不知疲倦的野獸。
不斷地穿梭在街巷之中,收割著敵軍的生命。
而他麾下的江夏兵也如他一般,釋放著自己野蠻的本性。
守衛城南的兵士本就不是文丑軍中的精銳。
加上城門被破,以及後援不知何時才來等一系列的負面影響,顯然是敵不過戰意盎然的江夏士卒的。
時光如流水,轉眼便是下午光景。
失去了東西兩側護衛的清河城,也在趙雲與張遼的猛攻下城門洞開。
高順帶著陷陣營一馬當先,立刻協同甘寧的江夏兵在城內不斷推進。
要說這清河,也算是座大城,在經過文丑所部一年來的不斷加固,這城早已城高壘深。
即便城內守軍戰意銳減,竟然拖住瞭如此精銳漢軍的鋒芒。
入夜,城內升起了無數火光。
關羽早已遣人前來稟告戰況。
“啟稟陛下,三處城門已破,守軍已經退至城北糧倉,但地方主將文丑不見蹤跡!”
劉辯聽得傳令官帶來的訊息,立刻取出地圖與一眾謀士商議了起來。
“文丑若是從城北而出,那麼有三條路可以選擇。”
“一是趕去支援東陽,阻擋鮑信。”
“二是撤軍去信都,守住糧倉。”
“三則是經由廣宗後方的糧道回援袁紹本部。”
劉辯指著地圖,迅速做出了分析。
“陛下聖明,但臣以為,文丑手握三萬人馬,且有地利之優,雖然城門被破,但他依舊可以且戰且退。”
“臣覺得此刻文丑便帶人逃出城,顯然是想保留有生力量。”
龐統站了出來,拱手說道。
“士元繼續說。”
劉辯點了點頭。
“陛下,這文丑已知漢軍之銳,必然不會去東陽,若他去東陽,一旦被鮑信拖著,我軍一至,便是甕中捉鱉。”
“其次,他也不太會去信都,清河距離信都還有百里之遙,我軍即便要直入信都,也需經過一番休整。”
“還要配合曹將軍的攻勢,如此一來,只怕沒有半月,我軍到不了信都的。”
“文丑帶著生力軍,去信都等我軍半月顯然不符合此刻的態勢,臣以為,文丑應是想要從後方支援袁紹才是。”
龐統的話得到了大部分人的肯定。
“士元,你書信孟德,叫他小心文丑的支援。”
“也要書信鮑信,令他多派偵騎,注意敵軍的援軍。”
“臣領旨。”
龐統聞言,立刻退出帳外,開始準備書信。
“朕倒是覺得,文丑如此輕易地讓出清河,怕是有詐。”
劉辯看著沙盤上的兵棋,此刻漢軍的攻勢相對明顯。
一旦幽州道路解凍,便能讓城給麴義,隨後繞過麴義的軍隊,直插河間,抵達信都的後方。
再加上清河已下,東陽也唾手可得,屆時三路合兵,信都總有大軍駐守,也難抵擋。
但從沙盤之上,卻難以窺見袁紹的攻勢,此刻文丑的撤軍更是為袁紹軍的動向蒙上了一層迷霧。
戰爭中,最危險的就是,己方的意圖暴露在敵方視野之中,而敵方的意圖我方卻並不知曉。
“陛下,袁紹本部的戰況,只能等待曹將軍的回信,今日我們還是先入城吧。”
郭嘉看出了劉辯的擔憂,建議道。
“好,先入清河再做打算。”
劉辯雖然擔憂,但此刻漢軍的兵力卻是在袁紹之上的,所以曹操也只需咬住袁紹的本部,便能按照原定的計劃行事。
劉辯率五千朱雀軍,從清河城南而入,此刻城中一片碎磚破瓦,滿目瘡痍。
不過好在袁紹早就把清河的百姓遷往了後方,所以此刻城中除了軍士外並無他人。
關羽見劉辯前來,立刻接過馬韁,一邊牽馬一邊說道,“陛下,文丑率大軍逃遁而去,臣不知其後是否有佈置,故而不敢茫然去追。”
“雲長,你做得很對,無需自責。”
劉辯笑著看向關羽說道。
“陛下,此戰甘將軍為先鋒,先是破開城門,復又率江夏兵入城肅清守軍,居功甚偉,請陛下明鑑。”
“嗯,此戰首功當歸戲軍師,其後便是甘將軍,當然雲長與青龍軍諸將皆是有功的。”
“今日駐紮清河,論功行賞。”
“臣,謝陛下天恩。”
關羽聞言,立刻俯身下拜。
事實上,關羽原本就是將星,在這一年的對峙中,他又從曹操身上學習到了許多排兵佈陣的指揮才能。
此刻的關羽,已經有了足夠的才能,可以作為一方軍團的統帥了。
而劉辯將關羽放在這裡的用意,也是為了讓關羽成為新一代的大漢將帥之表。
“雲長,此戰你既是主帥,朕便不干預你處理軍務了。”
“一切獎賞,除了需要朕加印的事項,雲長皆可自行定奪。”
劉辯翻身下馬,扶起了關羽。
此戰中,便能看出關羽在歷史中威震華夏的剪影。
其實後世民間也有一句話,說得非常好。
羽滅,前漢立,羽滅,後漢亡。
第一個羽,說的便是項羽,而第二個羽,說的便是關羽了。
“多謝陛下,臣感激涕零,定當結草銜環,以報陛下之恩!”
關羽聞言,先是愣了一愣。
劉辯雖然沒有明說,但獎懲手下將領,幾乎已經勾到了假節鉞的邊角,這對於一位武將來說,是天大的榮耀。
“你我君臣不必如此,雲長斬華雄、刺顏良,如此大功,誅滅袁紹之後,朕還要為你封賞。”
關羽聞言,原本就如同重棗一般的面色,更添紅潤。
“朕今日便在城中幕府歇息。”
“臣,這邊去整軍備戰,統計傷亡。”
關羽聞言,立刻拱手告退。
清河城幕府,算是城中受損最小的地方。
劉辯坐在幕府廳中,等待著曹操那邊傳來訊息。
“報!曹將軍傳信!”
傳令官火急火燎地衝進幕府,將手中信函交給了郭嘉,便立刻退下。
郭嘉拆開信封,遞到了劉辯面前。
書信十分簡明,曹操大軍向前推進了三十里,於廣宗大營外十里處紮營。
兩軍在三日內交戰了數十次,各有勝負,但袁紹卻不主動出兵。
“難道袁紹不知文丑棄城?”
劉辯將信遞給手下謀士,不解地問道。
“陛下,袁紹軍堅守不出,本就是既定的策略,此刻袁紹最擔心的該是信都的糧倉才是,臣建議讓鮑信將軍繼續攻擊東陽。”
“我軍可從清河直插信都,沿途也可派出偵騎搜查敵軍情報。”
諸葛亮拱手說道。
劉辯聞言,思慮良久,此刻似乎除了進兵,也別無他法了。
正當幕府內陷入沉默的時候,陳群同司馬懿一起走了進來。
“啟稟陛下,此戰青龍軍折損士卒兩千餘名,其餘各軍皆負傷百餘人。”
“關將軍已從城中降兵中填補了軍中缺失,三日後便可整軍完畢。”
陳群說罷,司馬懿走了上來,“陛下,幽州傳信,冰雪漸消,不出五日便能依計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