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深思熟慮,老臣欽佩。”

焦和說罷,拱手的瞬間微微抬眼看了一下一臉鬱悶的陳宮。

以劉辯的坐姿,自然輕而易舉地將這些東西看在了自己的眼裡。

“這老狐狸,提出自己利益的同時,竟然還是在試探朕,到底是蠢還是聰明。”

劉辯心中暗想,但轉過頭看著陳宮的樣子,不禁心中感嘆,“老傢伙是想借著陳宮告訴我如何拿捏孔北海嗎?”

正當劉辯疑惑時,焦和繼續開口,“陛下,此去營陵並不遠,若是陛下今日便行,不出緩行兩日,急行一日便能到營陵。”

“此刻鄭玄大儒應該正在北海郡學之中,教授經義,陛下的鴻文學宮若得鄭玄如此大儒,勢必名動天下!”

焦和說罷,劉辯立刻確定,焦和就是在提醒自己,孔北海真正想要的是什麼。

至於為何焦和多年上表,都被孔融勸回來,很大可能就是為了留住鄭玄這位極重禮教的大儒。

他焦和雖然沒有功績,卻也沒犯什麼大錯,那麼鄭玄這類人,就不會支援孔融接過焦和的權柄。

但劉辯入主青州後就不同了,作為皇帝對青州的人事任命,不僅會讓鄭玄認可,更會讓孔融名正言順,不落人口實。

焦和短短几個問題,便已經把青州的內部問題交代得如此清楚,其謀劃之能,倒叫劉辯心驚。

“老刺史忠心可嘉,朕會感念你的。”

劉辯說罷,便欲要轉身離開。

“陛下不必感懷,先入關中者王之!”

焦和用楚漢爭霸的一句典故,點破了青州士人的心態。

當年劉邦就是憑著這句話,入主咸陽,奪得了大秦的遺產,而此刻劉辯也是先與袁紹而入青州的,所以焦和才會主動點透青州內政。

老刺史放心,朕可不會錯失鴻門宴的。“

劉辯微微一笑,同樣以楚漢典故應對,此刻漢強袁弱,彼時項羽,此刻劉辯,易地而處,虎已養成,已經到了斬虎而名動天下的時刻了。

“願,陛下,武運昌隆!”

焦和用柺杖支撐起自己的身體,恭敬地跪拜起來,此刻以焦和為首的刺史派,徹底加入了劉辯的陣營。

“陛下,老臣手下有三位善戰之人,一為李典,李曼成,頗有周亞夫之風,二三則是管亥、管承,此二人原是黃巾賊將。”

“此刻卻是棄暗投明,三人手下各領五千步卒,臣以為,他們若是跟著陛下,才能一展胸中所長,請陛下莫要推辭。”

焦和開口,拿出了自己最後的底牌,一萬五千人的軍隊,和三位領軍之將。

焦和既然如此說,說明這一萬五的兵馬必定是獨立於青州郡兵之外的,不然一旦孔融接手了青州,這便是禍事了。

而劉辯此刻也明白了焦和為何名望與才能皆在孔融之下,孔融也不敢將手伸出北海。

劉辯看了一眼陳宮,顯然他方才的表現,已經被焦和排除在外,急於確定自己的仕途,卻又沒有拿得出手的成算,無異於自降身價。

而焦和方才透露的最關鍵的資訊,還不是這個,反倒是步卒兩字,劉辯大軍而來,卻都是騎兵,且都是劉辯的親軍四衛。

若是北海之行毫無差錯,劉辯必然要對幽州馳援的,但若是讓孔融出兵,則是容易讓孔融猜忌,畢竟他的想法是先奪回東萊郡,所以君臣之間的目的是相悖的,

千萬不要小看這種相悖,不在其位的人,大機率是無法設身處地地為上層之人著想的,這也是人很難突破固有圈層的原因。

產生了這種利益驅動下的目的性矛盾,則容易讓孔融的出兵變成畏懼劉辯權威後的無奈之舉,如此出兵,出的也是心不甘情不願的兵。

所以這件事上,劉辯必然要起到帶頭的作用,一旦自己打著大漢天子的名義出兵,孔融再緊隨其後,雖然利益有些相悖,但是從龍之功,是可以用來換取東萊郡之地的。

而且有劉辯做了表率,士兵進入了幽州戰場,他不用謀劃,也就不用擔責。也就是說,贏了有功勞,輸了有苦勞。

但如果劉辯不帶頭,那就變成了孔融出兵,若是輸了,他總不能說是陛下讓我出兵的,錯在陛下吧?

對於此刻的劉辯來說,讓自己的親軍脫離自己的指揮遠赴幽州戰場,這是不切實際的,相當巨大的損耗。

這其中的你來我往,涉及到諸多的猜疑鏈,所以最好的方法還是讓孔融心甘情願的出兵。

再說親征,孤軍深入敵後,不是劉辯身為帝王該做的事情,所以一開始劉辯入青州,是想以樂進駐守在泰山郡計程車兵為先鋒,領著孔融去救幽州的。

這也是為什麼,劉辯會將自己親軍的糧食留給樂進,當然是希望他徵召更多的兵士了。

但是,此舉是有風險的,樂進若是勝了還好,若是敗了,會連帶著兗州守軍一同進入猜疑鏈中。

然而焦和卻用自己的底牌,給出了這道題最完美的答案——李典!

此刻的李典、管亥、管承三人,更像是他焦和作為青州刺史的私兵。

劉辯作為現代人,當然知道李典的本事,但即便不是現代人,焦和能在這種情況下,推出李典,也說明了焦和對他才能的肯定。

“朕,卻之不恭了。”

劉辯微微一笑,將焦和扶了起來,眼中盡是平和。

“陛下之才,老臣願祈天再活幾年,看看我大漢能到什麼地步。”

焦和輕聲說道。轉頭間,他眼中殺氣在接觸到陳宮時,忽然閃現。

劉辯輕輕釦住了他的腕子,“猛虎尚不足懼,添翼也非騰龍之敵也。”

劉辯知道自己留不住陳宮,但也不會想殺掉如此人才的,畢竟大漢重定之後,如此疆域,需要大量及格線以上的人才協同管理。

這樣的人才雖然能依靠學宮的流水線生產,但也需要時間成本和錢糧等成本,還是留著為好。

而且當劉辯打敗袁紹後,陳宮也能作為劉辯仁德接納袁紹部下的仁德典範,被退出來,勸降那些腦子一根筋的世族。

焦和聞言點了點頭,不再多說什麼。

當夜,劉辯帶著大軍,領著焦和的一萬五千私兵,直奔北海營陵。

而剛出臨淄,劉辯便收到了陳宮北投袁紹的訊息。

“陛下,不覺得可惜嗎?”

程昱收起信件問道。

“可惜嗎?世上豈有盡善盡美的事情?以陳宮的事情,可度北海孔融,朕覺得自己收穫頗豐才是。”

劉辯微微一笑,程昱也隨即點頭。

單純以口號馭使別人的,那叫傳銷。

單純以人性的基本需求,馭使別人的,此為馭人之術的下道。

而以口號與人性的底層需求,進而引發出更高的精神需求,來馭使別人的,才是帝王術。

北海孔融已經滿足了自己的基本需求,明面上,青州以他為首,他缺的無非是一個名正言順。

而劉辯的出現,不僅能讓他的口號更加響亮,也能讓他徹底名正言順,將自己的利益與目的擺放到與下屬相同的方向,這樣還怕孔融不夠忠心嗎?

不,只怕他太過忠心,不顧北海而為劉辯傾其所有,投注幽州,若是如此,劉辯才會頭疼,救下幽州後要用什麼才能回報孔融的赤誠。

歷史上,太過忠心卻被帝王拋棄的例子,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