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財政,無非是錢財流轉,以李淹斂財的本事,想出那些,情有可原。
聽完房玄齡的猜測,李世民神情微愣。
一時之間,不知該說什麼好。
只能打起哈哈,將這事掩蓋了過去。
為轉移話題,李世民把李淹所說的另一法,給拋了出來。
“相比於錢莊與國債,朕其它還有一法,只是這一法,推行極難,讓朕很猶豫,不如說出來,玄齡你幫朕參詳參詳。”
“兩法之外,還有?請陛下示下。”
“士農工商,朕有意提升商人地位,卻恐有人從中作梗。不知玄齡對商人,如何看?”
房玄齡神情一愣,商人自古不被當權者待見,且根深地固。
見房玄齡皺眉不語,李世民又說道:“提地位只是次要,朕想要的,是商稅。”
“陛下是說朝廷收取商人稅賦?”房玄齡臉色一變,遲疑問道。
李世民點點頭,“沒錯,商稅。農民地賤,每逢災年便流離失所,成為流民。自古以來,歷朝歷代皆收的農稅,但隋末十八路反王的混亂之後,如今大唐雖是一片呈平,戶數卻十不存三,收取農稅,又能收多少。”
“商人則不同,不管何時節,都會存在。如果可以收取稅賦,壓在農人身上的負擔,必將會減輕許多,這便是朕的目的。以商稅代替農稅,成為朝廷收入來源。”
李世民把從李淹那聽來的說法,講了出來。
這些跨時代的想法,把房玄齡驚得不輕,卻又雙目大亮。
大唐也有商稅,三十抽一,一個極低的稅率。
如果真對商稅進行改革,阻力雖然巨大,但對農稅作一個補充,或許真的能改善財政。
“只是,陛下,這世家那邊,想必會阻力很大。”
大唐最大的商人,便是那些世家。向他們收取商稅,無疑是搶別人蛋糕,一個不好必會遭世家反噬。
“朕正是想到這一點,才沒在朝堂上講出,選擇了跟你私下裡討論。”
“先看看吧,希望能找到機會去推行。”
這時,房玄齡眼珠一轉,“陛下,加大科舉力度,廣攬人才,或許可行。”
以科舉取仕,替代世家,減少世家在朝堂上的佔比,就算反噬,也會將影響減到最小,到時再推行商稅,或許可行。
這是房玄齡唯一能夠想到的辦法。
自從推行九品中正制以來,雖說隋唐將之廢棄,但世家的影響,依舊存在。
想推行商稅,慎重是必須的。
但也不是沒有可操作空間。
一切要看李世民這位皇帝的魄力,為求穩還是為求進,都在他一念之間。
可李世民一聽到科舉,眼中就射出噴意。
唐朝並非無科舉,但世家把持著文人的輸入,往往事倍功半,反而讓朝廷受到掣肘。
每年所取,大部分被世家擷取,反倒讓世家越發巨大起來。
“陛下,或許找人問一問?”
李世民眼睛一亮,深深看了房玄齡一眼,沒有說話。
問是要問的,但目前為止,李世民還不想把李淹暴露出來。
年紀畢竟太小,不適合,至少目前不合適。
猜到歸猜到,只要他不承認,就沒人能強迫,誰強迫誰死。
這是屬於帝王的霸氣。
將商稅放到一邊,君臣就國債和錢莊一事,進行了討論,直到很久才分開。
處理完奏摺,李世民揹著手,來到立政殿。
立政殿裡,長孫房後正在縫製衣服,見到李世民,忙放下手中未完成的活,說道:
“二郎來了,燉好了的蓮子羹,我去取來。”
長孫皇后有一絕活,在每一本正野史中都有提到,就是那一碗羹,拴住了李世民,才讓兩人如此恩愛有加。
兩人的琴瑟和鳴,唯有後世大明太祖夫妻,可以比擬。
一邊喝著羹,一邊聊著家常。
“商稅一事,阻力太大,實行不了啊,唉。”揉著眉心,李世民靠在椅子上,嘆氣地說道。
“二郎,不如再去問問淹兒,看他有什麼辦法。”
“解鈴還須繫鈴人,能提出商稅之法,想必小淹有辦法如何處理世家。”
不愧是夫妻,兩人想到一塊去了。
“嗯,等有時間,我去趟淹兒那,問問他。”
“對了,觀音婢,淹兒是不是想今後搬去封地?”
長孫皇后點頭道,“聽麗質說,是這樣的。”
李世民心中一驚,“麗質是不是也想住在李家莊?”
長孫皇后再次點頭,“麗質話裡話外,有這意思,但我仍未首肯,要看二郎你的意思。”
公主不住公主府,反而住到長安城外,沒有李世民首肯,長孫皇后斷不敢冒然答應。
今天說出來,不無試探李世民心思的意思。
李世民想到女兒的和離,想到他們母子間的親密,嘆了口氣道:“麗質如果想去,就答應吧。”
李世民自認虧欠女兒太多,這點要求他要是不答應,女兒雖然嘴上不會說什麼,勢必不會快樂。
愛兒的心,他有,女兒身為女人,會更多。
“也不知道那小子怎麼想的,放著好好的長安不住,非得住在長安城外去,真搞不懂。”
長孫皇后走到李世民身後,幫他按摩頭部,緩解頭疼的症狀。
李家自祖輩開始,一直有一毛病,時不時便會偏頭疼,一旦有煩躁或壓力,便會復發。
這種病,藥石難醫。每到這時,長孫皇后便會為他按摩,以期望能好些。
如今這麼多年下來,已成了習慣。
“淹兒不是說,想建設好謂南,看看能不讓封地上的百姓,過得更好。不住在李家莊,又怎麼執行呢。”
“別聽那小子的,朕看他是想遠離朝堂,遠離紛爭,遠離朕這個外祖父。”
說到這裡,李世民心情更差了。
不知什麼原因,這小子對朝堂避如蛇蠍,這從他片言隻語中,便聽得出來。
李世民猜測,這與他小時候收到的遭遇有關。
想到過往,不可避免又想到長孫家頭上。
“觀音婢,輔機在麗質和離後,有沒有來宮中找過你?”
長孫皇后眼神一黯,搖頭道:“不曾。想必他心中仍有氣,不願意來宮中見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