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的某個深夜,梁州府突然籠罩在一片詭異的氣氛中。一則關於神靈思凡,夜宿閨房,致使寡婦懷孕迷姦的傳聞,如野火般迅速蔓延開來。這起離奇的案件讓主官立案後,竟在深夜突染惡疾,無法繼續追查,使得原本就撲朔迷離的案情更是蒙上了一層厚重的神秘面紗。

“唉,看這情形,莫非真是邪神作祟?這可如何是好?”城中一位長者憂心忡忡地嘆息著。

“可不是嘛,我家那如花似玉的閨女,萬一也遭了邪神的毒手,那可如何是好?”另一位家長也滿臉驚恐地說道。

一時間,整個梁州城風聲鶴唳,娶妻貌美、生女嬌豔之家無不人心惶惶。他們生怕有朝一日,自家後院起火,閨中失守,辱沒了門風。

在這神靈褻瀆凡女的傳聞如狂風驟雨般席捲柳州之際,梁州府內卻有一位官員挺身而出。他不信邪神之說,臨危受命,毅然接下了這件神靈迷姦案的調查工作。他決心要揭開這神秘的面紗,安撫百姓的恐慌情緒,平息這場沸沸揚揚的謠言……

隨著調查的深入,這位官員逐漸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他走訪了涉案的寡婦,詢問了目擊者,甚至親自勘查了現場。然而,每當他接近真相的時候,總會有一些莫名的阻力出現,試圖阻止他揭開這起案件的真相。

難道這真的是邪神所為?還是有人在背後操縱著一切?這位官員的心中充滿了疑惑和不安。但他知道,他不能放棄,他必須堅持下去,直到找到真相為止。

此人姓黃,乃是梁州城內有名的通判,人稱黃通判。他身兼梁州牧事之職,平日裡公正廉明,深受百姓愛戴,也備受上司的賞識。而今,他主動請纓,決心揭開那籠罩在梁州城上空的詭異迷案,為民除害,這一舉動更是贏得了民眾的廣泛支援。

黃通判坐定案前,開始調閱卷宗。隨著他翻閱的深入,案情愈發顯得離奇詭異,令人觸目驚心。

原來,這起案件涉及梁州城內的富戶朱老。朱老家中資產豐厚,卻只有一個獨生子。可惜那少年在弱冠之年便娶了美貌的劉氏為妻,不久後卻因病離世,留下劉氏獨守空房。

劉氏年方二八,容顏嬌美,身姿風流,是方圓百里內有名的美人。然而,丈夫的離世讓她陷入了無盡的哀愁之中。朱老夫婦怕她年輕守寡,惹出禍端,曾提議讓她改嫁。但朱老念及兒子屍骨未寒,三年紙未過,便暫時擱置了此事。

命運似乎並未放過這位可憐的寡婦。某日夜裡,朱老之妻起夜時,竟聽到兒媳房中傳出異響。她走近一聽,頓時臉紅耳赤,心中湧起一股不安。她猜想兒子已離世多時,兒媳房中怎會有男人行不雅之事?

不安中,朱老之妻守到天明,卻不見有人從兒媳房中出來。她半信半疑地敲門進入,只見兒媳臉色桃紅,春意盎然,屋中一片凌亂。顯然,這裡剛剛發生過什麼。然而,令人奇怪的是,兒媳閨房中卻不見任何男人的痕跡。

朱老之妻心中疑惑重重,卻又無可奈何。數月後,劉氏腹肚漸漸隆起,顯然是有了身孕。請醫過診後,更是確定了這一事實。朱老之妻逼問兒媳,這才得知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原來,每隔三五天,月圓之夜,風聲起時,便有一個精壯的神靈出現,自稱與劉氏有宿世之緣,遂行男女之事。至今已有三月有餘……

得知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朱老之妻驚恐萬分,連忙報官求助。黃通判接到報案後,深感此事非同小可。他決定親自出馬,揭開這起詭異迷案的真相。

隨著調查的深入,黃通判發現這起案件背後似乎隱藏著更深的秘密。那神靈究竟是何方神聖?為何會選擇劉氏作為目標?這一切背後又隱藏著怎樣的陰謀?黃通判決心要一探究竟,為民除害。

一場驚心動魄的懸疑之旅即將展開……

黃通判身居高位,久經官場,深知事出反常必有妖的道理。這起案件看似尋常,卻總讓他感到一股不一般的氣息縈繞心頭,難以消散。

為了查明真相,黃通判接連數日走訪四方,深入民間,打聽各地是否有精怪、神靈、神棍作惡的惡性事件發生。然而,他所到之處,三教九流之眾口徑一致,都說並無此類事件發生。

梁州城作為經濟重區,人們賴以生活之本便是通貿經商,對於神道之事並不太過看重。在這方圓百里之內,竟連一座像樣的廟宇都沒有,更別提什麼神靈傳說了。

黃通判眉頭緊鎖,心中暗自搖頭。他否定了神靈作案的動機,認為這起案件必定另有隱情。於是,他嚴命州府差役,拘拿那些偷雞摸狗、姦淫婦女之輩,到州府大刑審問。

一時間,州府大堂內刑訊之聲此起彼伏,眾多前科之人均被打得皮開肉綻,翻出了許多舊案。然而,這些舊案卻與這次神靈迷姦案毫無關係,讓黃通判越發感到困惑和不解。

他排除了外界採花行為的可能性,心中卻更加堅定了要揭開這起案件真相的決心。他深知,這背後必定隱藏著更深的秘密和更大的陰謀。他必須深入挖掘,才能找到真相,為民除害。

黃通判一行人匆匆趕到財主家,只見財主夫人面色慌張,手忙腳亂地呼喊著下人。原來,劉氏突然發病,情況異常。

黃通判走進屋內,只見一位美少婦正躺在床上,雙眼上翻,口中胡言亂語,時而發出相思之語,時而像白日做夢般揪扯著自己的衣衫,臉上泛起一抹詭異的紅暈。突然,她口吐白沫,四肢抽搐,彷彿犯了羊癇風一般。

令人奇怪的是,財主夫人並沒有請醫生來為劉氏診治,而是讓下人急忙去尋找財主。不久,財主神色如常地從書房走出,手中端著一杯熱氣騰騰的茶,輕輕灌入劉氏的口中。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僅僅一盞茶的功夫,劉氏的眼神便恢復了正常,滿面紅暈,在呢喃囈語中緩緩入睡,似乎還帶著一絲滿足。

看到這一神奇景象,黃通判不禁微微撫額,心中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感覺。他疑惑地問道:“不知剛才少夫人所喝何藥,竟有如此神效?”

財主被問得一時語塞,支支吾吾說不出話來。而財主夫人則大聲喝斥財主道:“這有什麼見不得人的?”然後轉身向黃通判行了個禮,笑道:“大人見笑了,真是有傷大雅。”

她解釋道:“此乃安神茶,喝了能讓人精神歡愉,迅速入夢。”

聞聽此言,財主臉色一變,匆匆拿起茶杯藉故離開,背影中透露出一種鐵青和不悅。黃通判心中疑慮更甚,這安神茶究竟是何物?為何能讓一個發病之人如此迅速恢復正常?這背後是否隱藏著更深的秘密?

黃通判微微一笑,眼中閃爍著深邃的光芒,他緩緩開口問道:“少夫人這病狀倒是奇特,不知是何緣由所致?又何以安神茶能解其症?”

財主夫人是個直性子,毫不掩飾地說道:“稟大人,少夫人自從嫁入我家,便與我兒有共同飲茶的習慣。如今白髮人送黑髮人,每每提及都令人痛心。”說到此處,她的聲音略顯微顫,眼中閃過一絲悲傷。

她繼續說道:“自從我兒離世後,少夫人便隔三差五地飲用此茶,似乎有些上癮。若是哪天心情不佳未曾飲用,便會發作此病狀。說來也奇怪,只要我家老爺配製的安神茶一入口,她便能恢復正常。”

黃通判聞言,眼中閃過一絲恍然之色,他沉思片刻後,對財主家人說道:“不必再伺候了,我需親自在少夫人閨房周圍勘察一番,以免破壞任何可能的線索。”

財主夫人連忙吩咐家奴退下,親自扶著少夫人回房休息。

不一會兒,財主大院變得靜悄悄的,只剩下黃通判一人。他獨自在少夫人閨房周圍仔細勘察,尋找著任何可能揭示真相的蛛絲馬跡。

在通往少夫人閨房的小徑上,花香四溢,沁人心脾。黃通判抬頭望去,只見幾叢奇異的花卉在微風中搖曳生姿,色彩斑斕,美得不真實。他疑惑地觀望了片刻,隨後緩緩步入少夫人的閨房。

房間內門窗緊閉,密不透風,彷彿連一絲風都難以穿透。黃通判心中疑惑更重,究竟是何人能夠悄無聲息地進入這嚴密的閨房?難道真的是那傳說中的神靈所為?

他感到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目光所及之處,梳妝檯、衣櫃、春床都整潔如初,沒有一絲塵埃。黃通判不由得嘆了口氣,難道真的是少夫人暗中與外人勾結?但轉念一想,他又推翻了自己的推斷。畢竟紙包不住火,若是真的苟且數月,又豈能不露出馬腳?

無奈之中,黃通判輕輕翻動玉枕,突然發現枕下露出一卷線裝書簡。他拿起一看,上面赫然寫著《野史遍鑑》。翻開幾頁,只見其中記載的都是神怪與凡女之間的風月之事。黃通判不禁皺了皺眉。

他心想,或許是少夫人閨中寂寞,讀了這些邪書,才會中毒至深。那所謂的與神靈交歡,恐怕只是她白日做夢、產生的幻覺罷了。

黃通判感嘆不已,但心中仍覺憋悶。他靠在牆上,忽然覺得“咚咚”作響。他細細檢視,原來是一處暗格。他輕輕開啟暗格,一陣風襲來,彷彿有風乍起之聲。

黃通判恍然大悟,心中一陣激盪,但他卻不動聲色地離開了房間。他仔細觀察著暗格所指的方向,發現那正是財主家的客廳。人來人往,熙熙攘攘,線索似乎再次中斷,又或者是有人故意混淆視聽,讓他難以捉摸。

不久之後,有差役前來通報,稱已檢查過各房,唯有財主的書房記憶體有大量野史雜記,其中不乏犯禁之書。黃通判聞言,心中一動,陷入了沉思。

就在這時,他的腳被什麼東西絆了一下,他忙穩住心神,低頭一看,只見一堆乾枯的草殼和葉莖散落在地上。他仔細一瞧,發現這些草殼和少夫人房前的奇花頗為相似。黃通判心中一動,便彎下腰,輕輕地將這些草殼攏到袖中,帶著它們回到了自己的住處。

自黃通判從財主府歸來後,他便閉門不出,彷彿與外界隔絕。這一夜,月色如水,他獨自在書房中,將那束草殼取出,緩緩泡入熱茶之中。茶香四溢,色豔味香,令人心曠神怡。

黃通判不禁心潮起伏,他端起茶杯細品,那味道彷彿有種魔力,讓他沉醉其中,妙不可言。窗外的圓月高懸,風輕雲淡,一切都顯得那麼寧靜而美好。

黃通判卻漸漸感到身體輕飄飄的,頭腦開始模糊起來。一股從未有過的愉悅和輕鬆感襲來,他彷彿置身於一個夢幻的世界中。在這個世界裡,他看到了歌舞昇平,聽到了歡聲笑語,甚至還有女人與他交歡的聲音……

恍惚中,黃通判拿起一本書簡,上面記載的都是神靈寵幸凡女的故事。他的眼前開始變得朦朧起來,一位絕色神女緩緩走來,與他纏綿悱惻,美得不真實。

正當他沉醉在這歡愉之中時,突然,一尊威嚴的神靈出現在他面前,怒喝道:“你身為一方大員,竟敢如此褻瀆神靈!你還有何面目思念神女?當誅!”

黃通判被這突如其來的怒喝聲驚醒,他尖叫一聲,從夢中跌下床來。身體的疼痛讓他意識到自己剛才只是在做夢。他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寒意,這茶……這草殼,究竟是何物?

天亮後,黃通判召集衙役,命令他們請來州城的名醫,並前往財主府採集這種奇異的花草。經過名醫的鑑定,他們得知這種花草竟是罌粟花。雖然成熟後的罌粟花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但長期使用容易讓人上癮,擾亂心神,甚至讓人玩物喪志。

而那乾枯的罌粟殼,泡成茶後食用,雖然能帶來一些奇特的體驗,但也會讓人產生強烈的依賴感,容易陷入幻想之中,任人擺佈。更可怕的是,這種上癮感會讓人樂在其中,無法自拔。

黃通判恍然大悟,原來這一切都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迷姦陷阱!有人利用罌粟花的特性,製造了一個看似是天衣無縫的神靈迷姦案,以此來轉移人們的視線。

這一日正好是初一,黃通判在府中擺好香爐,獻上貢品,焚香禱告:“願過往神靈相助,助我破這神靈迷姦案,還其清白。”

就在黃通判焚燒完畢之際,一陣旋風突然而起,徑直吹向財主家的方向。黃通判撫額相謝,認為這是神靈在指引他。於是,他立即命令三班衙役操起儀仗,擺起官威,浩浩蕩蕩地前往財主家。

一時間,周圍的民眾大惑不解,紛紛圍聚在財主府外探聽訊息。黃通判的這一舉動引起了軒然大波,而真相也逐漸浮出水面……

黃通判踏入財主府邸,神情莊重。他命令手下襬設香案,將財主一家齊聚一堂。隨後,他當眾點燃香火,對著虛空朗聲道:“有人假借神靈之名,行迷姦凡女之實,今日,本官誓要還其清白!”說完,他連連對空拜揖,神情肅穆。

財主一家被這一幕唬得面面相覷,大氣都不敢出,更不敢輕易發言。一柱香的時間過去,黃通判環顧四周,緩緩開口:“神靈已向本官透露了作孽者的身份,現在招供,尚可輕判一二。”

過了半晌,眾人仍舊低頭不語,無人招認。黃通判見狀,面色一沉,說道:“既然如此,那就別怪本官先禮後兵了!”

他轉向少夫人,語氣稍微放緩了一些,低聲問道:“你可否告訴本官,閨房枕下的那本書簡,究竟是從何而來?”少夫人被他這一問,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她抬頭看向黃通判,眼中閃過一絲驚慌與不安。

少夫人臉上泛起了紅暈,她羞澀地低下頭,聲音微微顫抖:“自從奴家相公離世後,公公見奴家孤苦寂寞,便借了些書來給我解悶。”

“哦,原來是這般緣由。”黃通判故意避開了財主的視線,斜睨著財主夫人,見她咬牙切齒的模樣,心中已有幾分明瞭。他轉而看向少夫人,語氣嚴肅地問道:“你與那位神靈交往已久,可知他身上有何特殊記號?切勿編造謊言,實話告訴本官!”

少夫人遲疑了一下,似乎在回憶那些甜蜜的時光,她緩緩說道:“回大人,神尊背上確有一印記,形狀如茶杯般大小。”

話音剛落,財主夫人突然指著財主大聲罵道:“老不死的,你竟敢做出這等醜事,真是有辱門風!”

財主此刻渾身顫抖,如同篩糠一般,連連磕頭,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他心中苦澀難言,所有辛酸只有自己知道。這一切都是他一手造成的,成也蕭何,敗也蕭何,自作自受啊!

儘管所有矛頭都指向了財主,但他並沒有反駁,而是一狠心,決定坦白事情的來龍去脈。原來,財主一直覬覦兒媳婦的美色,卻苦於無從下手。後來,他從一本古籍中得知了罌粟的妙用,於是在府中悄悄種植,以便找機會迷姦兒媳婦。

誰知中途兒子染病而亡,他便起了霸佔之心。想到自己偌大的家業無人繼承,兒媳婦又年輕守寡,若直接娶她過門,又怕亂了人倫,遭人非議。於是,他心生一計,利用罌粟殼泡茶給兒媳婦喝,讓她迅速上癮。接著,又給她借書看,灌輸神靈愛情的故事,使兒媳婦沉淪其中,給自己製造了可乘之機。

“唉,人生大事,無後為大啊!”財主在交待完事情的經過後,似乎蒼老了許多。他甘願接受懲罰,只希望能早日破解這個迷案,讓一切都回歸正軌。

黃通判尚未下定論,忽聞一陣喧鬧之聲。只見財主夫人對財主破口大罵,汙言穢語不絕於耳,雙手更是又撕又打,近乎瘋狂。財主卻一臉平靜,彷彿置身事外,毫不反抗,那超然物外的態度,實非一般人所能做到。

正當黃通判猶豫不決之際,忽見少夫人身體一軟,暈厥倒地。眾人猜測,或許是得知被公公亂倫之事後,急火攻心,導致暈厥。眾人紛紛上前攙扶,唯有一年輕人,身著賬房先生打扮,似是財主家的會計,他迅速抱起少夫人,掐按其人中,眼中滿是關切之色。

過了一會兒,少夫人緩緩醒轉,她急切地辯解道:“大人,一定是弄錯了!辱我之人,年輕俊美,身穿神袍,與公公無關!”此言一出,猶如晴天霹靂,眾人驚愕不已,紛紛陷入困惑之中。

唯有財主,急切地辯解道:“是我造的孽啊,與神靈無關!”

這突如其來的轉折,讓黃通判也始料未及,一時愣在當場。時間彷彿在這一刻定格,空氣也凝固了。周圍數十人,面面相覷,啞口無聲,整個場景靜得可怕……

過了半晌,財主突然跪倒在黃通判面前,聲音顫抖地懇求道:“望大人顧全吾家顏面,只抓我一人受罰,我感激不盡!”

黃通判審視著財主,心中已有了定論。所有的線索和推斷,都指向了財主,他無論如何也逃脫不了干係。黃通判點頭示意,命令手下將財主收監。

“等等……”就在這時,賬房青年放下了懷中的少夫人,閃身而出,他的目光堅定而坦然。

“你,你出來做什麼?快退下!”財主見賬房先生上前,又驚又氣,連聲呼喝,語氣中透露出深深的關切。

黃通判似乎看出了些許端倪,他並未言語,只是靜靜地觀察著。賬房青年不慌不忙地扶起財主,然後轉身向堂上一拜,沉聲道:“因為,此事因我而起,也就因我而終吧。”

此言一出,少夫人緊咬嘴唇,似乎這種結局能讓她心中無憾。至少,她沒有和公公亂倫,死也能瞑目了。

當賬房青年緩緩道出事情的原委時,眾人驚得瞠目結舌,無言以對。這起迷姦案離奇得出奇,卻又讓人恨不起來。真相逐漸浮出水面,而背後的動機和原因,更是讓人歎為觀止。

原來,這賬房青年竟是財主深藏的私生子。多年前,財主在外結識了一名女子,兩人情投意合,共育一子。然而,財主畏妻如虎,始終不敢提及迎娶之事,只能偷偷將母子二人養在外面。

歲月荏苒,財主始終無法給予那女子名分,為了彌補虧欠,便將這私生子帶回了府中,安排他做了管賬先生。

誰料,命運弄人,財主自己的親生兒子竟因病早逝。悲痛之餘,財主想到了這個私生子,但名分不正,他無法公開承認這個兒子的身份。於是,財主心生一計,利用這私生子暗戀兒媳婦的心理,精心策劃了一出大戲。

他暗中在兒媳婦的閨房隔牆安裝了暗門,又借罌粟顆粒迷亂其心志,讓這私生子與兒媳婦暗中相會。財主的目的明確,一旦兩人有了孩子,那便是他家的骨血,等到時機成熟,再將此事公之於眾,那時大夫人也無可奈何。

原本,財主藉故神靈寵幸兒媳婦,不過是為了唬哄大夫人,迷惑外人耳目。一旦有了後代,他便可以宣稱是神賜之子,佑他家福脈綿延,這樣一來,外面的人也就不敢再議論此事了。

當這轟動一時的神靈迷姦案終於撥雲見日之時,揭露出的真相卻是如此出人意料。黃通判對此始料未及,他深知此案牽涉甚廣,不宜輕易了結。於是,他果斷下令封鎖訊息,對外宣稱此案疑點重重,需擇日再審。

儘管此案荒誕至極,悖逆人倫,但細細想來,其背後的動機卻並非喪盡天良。它更多的是引發了百姓的恐慌,擾亂了人心的寧靜。

此刻,黃通判心中湧起一股惻隱之情。他望著眼前這位青年,才貌雙全,顯然是個可造之材。又得知少夫人願與他生死與共,黃通判心中已有了對策。

他思索片刻,決定讓財主捐出一半家財,用於救濟苦難百姓。這樣一來,既能消除財主的罪孽,又能博得好名聲,同時掩蓋家中的醜事,可謂兩全其美。

接著,黃通判向上司呈報此案。他寫道,兩有情人因不得恩愛,情急之下才出此下策。只因事敗,才編造了神靈迷姦之事,以保全青名。如今並未造成傷生害命之事,應從輕發落。

最終,黃通判判決兩人充工雜役兩年,之後便可自行婚配。

半月有餘,上司的批覆傳來:如此結案,既體現了主上的寬宏大量,又彰顯了我朝的聖恩。恩准!

接到批覆後,黃通判大喜過望,隨即張貼告示闢謠。一時間,這起轟動一時的神靈迷姦案在愉快、祥和的氛圍中告破。

財主一家對黃通判感激涕零,柳州百姓也對他讚不絕口,上司更是對他器重有加。最終,黃通判被調到別州擔任主官,皆大歡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