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李光義帶著他的主力大軍眼看就要追上劉安他們,卻發現劉安原本已經停下的大軍,又突然繼續往東。李光義不由地皺眉。

“怎麼回事?

李甲他們五百重灌騎兵,都沒能攔住劉安的幾千步卒嗎?”

副將們眼見李光義要發怒,趕緊替李甲解釋。

“將軍,劉安手下還有一千多騎兵。這些騎兵都是劉安最精銳的近衛親兵。李甲雖然帶的是重灌騎兵,但他們畢竟人少。想堵住劉安的大軍,怕還是有難度。

不過,就算劉安他們衝出去了,必然也損失不小。

咱們的重灌騎兵衝鋒起來,非常可怕。

我估計,目前劉安這些兵馬,至少已經損失過半。

只要將軍再加把勁,將劉安包圍在黑龍鎮,那劉安這次必然無法再脫身。”

李光義想想副將們的話,覺得也有道理,便沒有再多說,下令全軍儘快追趕。務必要在黑龍鎮,將劉安的大軍包圍。

當天晚上,李光義成功又一次將劉安包圍在黑龍鎮。

由於他們趕到黑龍鎮時,天色已晚,加上馬遠他們將挖好的戰壕做了掩飾。李光義他們並沒有發現,這個黑龍鎮,是劉安為他這兩萬大軍準備的墳場。

此時李光義的手裡還有兩萬步兵,他餘下的三千多鐵騎也已經跟了上來。

雙方合兵一處,李光義信心更足。

當天晚上,李光義雖然沒有下令對包圍圈裡的劉安大軍發起總攻,但他卻親自到下面的幾處軍營檢查。

上次在程河西面被劉安突破,李光義一直認為是劉安趁他大意,才能成功突破。

這一次,李光義要做好萬全的準備,爭取明天一戰,便將劉安活捉。

李光義對明天的決戰,非常有信心。

李光義相信,有他李家三千多重灌騎兵助陣,一定可以將劉安輕鬆打垮。

李光義檢查完幾處營地,發現大家都沒有懈怠,李光義才放心地回去睡覺。

次日一早,李光義便早早下令,對包圍圈中的劉安發起總攻。

此時的劉安,被李光義的大軍包圍在一個黑龍鎮東邊的小山上。

李光義早就觀察過了,這個小山地勢並不陡峭,如果用重灌騎兵衝鋒,仍然可以很輕鬆地衝上去。

不過,李光義不可能一開始便派他的重灌騎兵上場。

李光義仍然是首先派出五千禁軍步兵,對劉安他們發起猛攻。

李光義知道,光靠這五千禁軍步卒,應該很難攻得下這個山頭。不過,李光義並不著急。他先派這五千禁軍步卒,主要目的是為了消耗劉安他們的火油彈、手雷,還有箭矢。

等劉安打退這些禁軍步卒,李光義估計,劉安的彈藥和箭矢,應該也消耗得差不多了。

這時候,他再派他的三千重騎兵衝鋒,便可以一舉將劉安的主力全殲,將劉安活捉。

果然,李光義的這五千步卒在劉安面前折戟沉沙,五千兵卒回來不足千人。

李光義也不著急,又派出五千步卒,繼續攻打劉安。

按李光義的推測,這第二批的五千步卒,應該能堅持更久。

這一次,李光義的判斷依然正確。這五千步卒一直打到天黑,雖然仍沒能打下劉安他們守的這個山頭,但是堅持的時間比前一批更長兩個時辰。

另外,這五千人的傷亡也小得多。只是前一批的一半。

兩次的判斷都對了,李光義對自己的判斷更加自信。他估計,劉安現在手下的彈藥和箭矢,應該消耗得差不多了。

於是李光義決定,次日一早便派他的三千鐵騎,對劉安發起最後總攻。

李光義做出這個決定後,美美地睡了一個好覺。

早上起床,李光義親自來到山下,指揮李家餘下的三千多鐵騎,向劉安他們把守的山坡發起衝鋒。

李光義原以為,他這次定可以一戰全殲劉安的大軍,將劉安活捉。

可是李光義很快便發現,他太低估了劉安。

他這些鐵騎衝上去不遠,便發現前面居然有深溝。他們的重灌騎兵根本衝不過去,只能在深溝前停下。

可是劉安他們的防禦設計得非常雞賊。

劉安他們的步卒,就藏在這道深溝後面不到二十米的另一道深溝中。而且,劉安他們的深溝還是挖的幾字形。

李光義的三千鐵騎不得不在第一道深溝前停下,劉安他們的步卒便在第二道深溝裡用手雷、火油彈招呼他們的重灌騎兵。

重弩更是從四面八方瘋狂齊射。

短短片刻,李光義的三千多重灌騎兵便損失了上千人。

李光義怎麼也沒想到,會是這個結果。

“撤,快撤下來!”

李光義站在山下大喊。

但是已經晚了。

等李光義的重灌騎兵撤下山,已經損失大半,只餘下一千多人馬。

李光義的眼睛都紅了。

這可是他們李家三代人的積蓄呀!

可是現在,只剩下不到兩成了!

“劉安,等我李光義抓到你,一定要將你碎屍萬段!”

李光義雖然嘴上這樣說,但他也知道,眼下的形勢已經逆轉,對他非常不利。他手下的步卒已經不足一萬。而他最為倚重的邊軍鐵騎,也損失了七八成。

這時候,如果劉安調動南陽城的守軍,與他在此決戰,那他必敗無疑。

李光義馬上下令撤軍。

可是等李光義下令撤軍後,他們才發現,周圍已經出現大量劉安的南陽軍。

他們已經被劉安的大軍包圍。

此時李光義手裡最精銳的五千邊軍鐵騎,已經只餘下一千多人,而且大多都還帶傷。禁軍方面還有戰鬥力的人數,最多也只有八千。

而且因為進攻接連受挫,這些禁軍本就已經士氣低落。現在看到劉安居然還有伏兵,這些禁軍再無鬥志,紛紛主動投降。

李光義本來還不甘心,想再組織禁軍,跟劉安最後來一場決戰。可是他還沒下令,便看到周圍的禁軍已經成批地放下武器。

李光義知道,自己大勢已去,再也無力迴天。

李光義趕緊帶著他的一千鐵騎,匆匆往襄陽撤退。

李光義帶著這一千多鐵騎撤出黑龍鎮不久,天色便已經黑了下來。但是李光義生怕劉安追趕,一刻也不敢停。

好不容易逃到襄陽的地盤,李光義才算鬆了口氣。

眼見手下又累又餓,很多人的傷口還一直在流血,都沒來得及包紮。李光義下令原地休息,等次日天亮再回襄陽。

可是他們才剛下馬,便聽到旁邊的林子裡傳來一陣腳步聲。

李光義大驚,趕緊又提刀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