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氏安撫道:“顧二公子說了,他自己會處理好的,讓我們給他點時間。”

唐蓁神情堅定。

自從和顧思為說定,讓他來提親之後,她對他的心思,越來越堅定。

唐菀安慰道:“昨晚,我也見過顧二公子了。”

之前,她只是提了下永昌伯府。

現在,把顧思為在的事,也說了。

還提了下,顧思為怕她誤會孩子是他的,還特地說明了。

“顧二公子此人,獨立有思想,有大智慧,圓滑且有原則,能力非凡,他說能處理好,就一定會處理好的。”

她這麼一說,大家就更高興了。

唐蓁也是紅著臉,一臉笑意。

現在,她們最敬重,也最信任唐菀,連她都誇的人,自然不會有錯。

溫氏:“可惜卻遇到了那樣刻薄的嫡母,要是換個好的嫡母,早就進入仕途,有一番成就了。”

“是啊,”唐蓁接道:“顧……二公子說,他一直沒有參加會試,也是不想考取功名,讓他的這位嫡母,拿他給她的嫡長子,當墊腳石。”

顧思為還向唐蓁保證,一定要讓她當狀元夫人。

但這話,她現在不能當著大家的面說出來。

萬一以後,顧思為考不上,他在大家面前,就沒面子了。

天下優秀的讀書人那麼多,考狀元多不容易。

她只要他盡力而為,就行了。

大家都是一震。

這,她們是不知道的。

唐蓁這才意識到,自己洩露了與顧思為單獨會面,說了悄悄話的秘密,臉紅地端起水喝。

長輩們哪裡會在意這個,她們相信唐蓁,也相信顧思為。

即將婚配的男女,見見面也正常。

大家紛紛惋惜不平:“可惜了這孩子!”

也紛紛安慰董氏和唐蓁:“你們不用太擔心,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董氏心裡也寬慰了些:“嗯,也就以後,我們蓁兒年紀大點。”

唐蓁現在已經十九了,在京中,已經是待嫁的老姑娘了。

等顧思為,起碼得再過一年,有可能是兩年。

那真的就年紀大了。

唐菀出聲安慰:“大伯母,年紀不是問題。”

“女子成婚,最重要的,是養育子嗣。”

“可咱們女人,三十歲能生,三十二三歲,也能生。”

在22世紀,四十歲生孩子的女人,也不在少數,三十五歲之前結婚,就算早的了。

在大周,三十歲左右生孩子的女人,也不少。

“左右,蓁兒姐現在在家裡,也能掙一份傍身的家業。”

“成親早晚,不影響什麼。”

大家一想,也是這個理,就放心下來。

唐菀又安撫大家:“至於陸國公府那些事,沒嬸嬸們想的的這麼嚴重,你們知道下就行。”

她在陸老夫人身上立了威,他們現在都知道,想要打唐家人的主意,得過她唐菀這一關。

“你們只管放心做鋪子就行,銀子不夠了,我能給你們補上。”

她把自己收診金,收藥方錢的事,也透露給了她們。

大家知道她能賺來不少銀兩,也都鬆了一口氣。

多一份支援, 就多了一份信心。

但她們想的是, 要把商鋪做得更好,不能讓她拿銀兩來填補她們。

而是她們要賺了錢,給她,和她的孩子們傍身。

在宮裡的日子,可比在外面難多了。

“母親,嬸嬸們,賬本我看過了。”

“鋪子開張的第一批糧油貨物,可用這些。”

“不過菀兒覺得,可以去外地,再收購一批糧食。”

“米糧的種類,也可以增多。”

“肉、蛋、菜、各種吃食,只要能進入京城的,好儲存的,都可大量採購。”

“入大寒,冰雪封路,還有一個來月。”

“只要在一個月內,能把糧食,運進京來就行。”

“成本上,年前,咱們努力做不到虧損。”

她打算讓唐家的商鋪,在京中幫忙度過一個半月以後的寒災。

哪怕賺不到錢,也能賺夠民心,招牌打出去,以後不愁賺不到錢。

不過這些,她不能提前跟母親她們說。

不然,大家還會以為,她的神經出了問題。

聽唐菀這麼一說,大家也神情激奮,躍躍欲試。

大家相互看了一眼,陳氏向女兒:“之前,我們也有想過,去外地進米麵吃食進京,畢竟外地的物價,要低一些。”

“菀兒覺得,哪裡好?”

“商都是南北交通樞紐,也是各糧商的聚集之地,到京中,重糧運輸,不到十日。”

董氏和陳紙幾人相互看了看。

董氏點頭:“可行,商都這些地方,物價本就比京城便宜得多。”

“若找了從東部,或者南方,來賣糧的糧商,可以以更低的價格,拿到貨物。”

唐菀又說道:“母親,嬸嬸們,長期的貨源,需到產地去。”

“只有去產地,才能拿到最優質的米糧,價格,也可以降到最低。”

“大米,和麵粉的產地,在東部。”

“南方大部分地區也產糧,也有很多吃食,是其他地方沒有的。”

大家直點頭。

京中,有來自天南地北,各個地區,甚至還有鄰國的貨物。

他們怎麼把東西運到京中的,唐家就怎麼運。

“可以先去一趟,先去了解市場。”

“若有機會,可以找一些糧商,把明年的新糧訂一些。”

“至於運輸方面,咱們可以找鏢局。”

“商都的長安鏢局,與……我,也是舊識。”

她不想七叔和家裡有太多牽扯,他以前,畢竟是唐軍的一份子。

就沒說鏢局的背後,是唐山景。

但陳氏她們,也聽明白了,這個長安保鏢,信得過,可用。

“往後,咱們便只需要在京中,等候他們把糧食送到,付錢就行。”

大家又相互看了看,覺得這個辦法太好了。

“母親,大伯母,二伯母,我去!”唐笙手高高舉起手,鳳目發光,熱血沸騰。

少女闖蕩天南海北,經商的夢想,在心中肆意生長。

“我到商都後,訂了糧食,找鏢局運送進軍,就直接南下。”

“轉一圈之後,再直接去東部。”

“母親和伯母,嬸嬸們放心,笙兒一定會好好打探,以最低的價格,拿到最好的米糧,油鹽這些。”

“反正吃食的,好的,咱們往京中運送,放在鋪子裡賣!”

大家去看了商鋪,商鋪那麼大,都有把商鋪堆滿的想法。

溫氏嚇得一跳,一巴掌呼她身:“這多麼長輩,輪得到你?你給我安份點!”

一想到她才這麼大點,一個閨閣女兒,要去那麼遠的地方,還是拋頭露面,去經商。

溫氏就要瘋了。

唐笙:“!”

她一臉哀求地看向唐菀。

“母親,嬸嬸們,要不,我去吧?”唐蓁請求道。

她不像唐笙一樣,想出去跑。

更何況,現在還有一個顧思為。

但家裡有需要,她義不容辭。

董氏:“還是我去。”

這一出去,少則一半年載,而且,以後也要經常往外跑。

她還是想讓女兒先留下來成家。

“大嫂,我去。”陳氏說道。

董氏要留下來,操辦唐蓁的婚事。

其他的嬸嬸,孩子都還小,要留下來照顧孩子。

她去最適合。

“大伯母,母親,四嬸,讓笙兒姐去吧,她最合適。”唐菀開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