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卷 福兮禍兮 第十六章 近水知魚性(3)

陳雨辰自從來到騰越府就喜歡上了這兒,雖然是邊關,但一點也不顯得偏僻,都市裡的文明與繁華,在這裡都有。

作為最高軍事和行政長官,陳雨辰的自尊心得到了最大的滿足,從一名低階軍官成長為一位封疆大吏,陳雨辰覺得一直在夢中。

是冥冥中的一隻命運之手在攪動乾坤,在幫助自己一步一步走上今天的地位。所謂宿命也就是這個意思了。

段滎作為這次騰越之戰的最大贏家——不僅圓滿完成了任務,而且還收穫了自己滿意的愛情。得到父王的支援,留下來從旁協助未來夫婿治理騰越,她自然是沒有任何的不滿意了。

陳雨辰要學習的地方很多,需要處理的事情也很多,段滎知道,新官上任三把火,陳雨辰如果不找到燒這三把火的時間地點和物件,任何一點錯誤都將會導致三把火燒到自己的身上來。

火,一旦燃燒起來,就不是誰能控制得了的。

陳雨辰畢竟是軍隊裡成長起來的,雖然級別不是很高,在做站長的期間,他就已經把自己當做了戰區司令官,將自己所領導的一個站,帶成了一個精明的高效的團隊……帶出了戰鬥力,也帶出了人才。因此,陳雨辰決定第一把火就從軍隊點燃——他要拿自己最熟悉的軍隊管理開啟自己的治理之途。方向走對了就等於向成功靠近了一步。下一步就是拿軍隊中的哪一級軍官作為軍隊治理的試點——陳雨辰比較分析了很久,一直下不了決心。伍長、站長、隊長都是最基層的軍官。但隊和伍卻是軍隊最基本的訓練單元——所以,又把部隊稱作隊伍。那就從站長一級試點吧,反正自己在站長崗位上乾的時間最長,經驗和教訓不少,指導起來也更有針對性。陳雨辰決定在騰越府設立一所講武堂,第一批學員就是招收全部在編在職的站長道講武堂進行能力素質的提升培訓。陳雨辰自任講武堂校長,以軍隊的細胞建設為抓手,狠抓軍隊的戰鬥力和凝聚力。

在開校的第一堂課上,陳雨辰做了《不斷提升能力素質,做一名合格的站長》的專題輔導報告。陳雨辰結合自身工作實踐,講了三個方面的內容:一是做合格站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二是做合格站長的素質要求;二是做合格站長的能力訓練。他說:“東周·戰國時期的韓非在其著作《韓非子·顯學》中言:‘故明主之吏,宰相必起於州部,猛將必發於卒伍。夫有功者必賞,則爵祿厚而愈勸;遷官襲級,則官職大而愈治。夫爵祿大而官職治,王之道也。’意思是說,宰相都是從基層州部中鍛鍊上來的,而猛將都是從軍隊卒伍中摔打出來的。這兩句用於強調國家的文臣武將,特別是高層拔的官員和將領,一定要從有基層實際工作經驗的人中選拔。否則處理政務,領兵作戰就可能是紙上談兵,耽誤國家大事。無論是文治韜略,還是蓋世武功,莫不來自基層磨礪和實踐鍛鍊。我們軍隊的幹部要到一線鍛鍊,高階的軍官人才要從基層培養。基層就是指的伍、站和隊這樣的基礎性層面,是各種問題和困難最集中的地方,對於有志做一番事業的年輕人來說,基層是馳騁的天地和事業的源泉,基層有最豐富的人情世事、最生動的教學案例、最真實的苦樂憂歡,年輕幹部在多崗位工作特別是在艱苦環境中進行磨練,經風雨、見事面,其品性修養和綜合素質、辦事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都會在基層經受錘鍊,意志得到磨練,境界實現昇華。一個幹部有沒有基層經歷,工作狀態會完全不同。只有在基層經過實踐鍛鍊,與廣大士兵在同甘共苦中產生的感情,將留在靈魂裡、融入血液中,工作中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方式方法也就完全不同,就會真正‘接地氣’。說實話,我就是一個在站長崗位上一直幹一直幹,幹了五六年的人……但我從來沒有因為我僅僅是站長就放棄了對自己能力和素質的提升,反而覺得,站長是軍官最重要的一個實驗平臺、有沒有能力治理好一支軍隊,關鍵是看他在做站長的時候,能不能愉快地勝任。我也曾經彷徨過,特別是看到和我一起做站長的同事們都提拔為副隊長了,我自己帶的伍長也都成長為站長甚至也超越我成為副隊長了,我內心肯定也反思自己,是不是自己的能力出了問題,是不是自己不適合做軍官?也曾經想到過放棄,甚至自暴自棄,不再那麼努力,不再那麼認真,不再把希望寄託在一個渺茫的未來上。但是,有一種不服氣,不服輸,不願意承認失敗的意志力,讓我堅持下來了,最終,用工作的成績,贏來了人生的輝煌。在座的每一位站長擔任站長的時間都沒有我長,你們的能力都比我強,所以,你們的未來都應該比我更走得好……”

陳雨辰在講武堂的演講,讓他贏得了基層軍官的擁護,為接下來開展的從嚴治理軍隊的五講四清活動奠定了堅實基礎。

第二把火自然就是燒在基層的行政單位裡了。這把火燃燒的方法與軍隊恰好相反,軍隊的火是讓基層的軍官集中起來培訓,透過理論學習,回到崗位上去燃燒自己,發出光和熱;而地方上的火則是讓基層的幹部深入民間,撲下身子,為民眾謀福利。採取的辦法就是督促檢查,明察暗訪,發現典型之後,或者召開現場觀摩會,或者召開現場批鬥會。總而言之,樹立正反典型,讓基層幹部學有榜樣,讓基層的人民愛有目標。

透過前面的兩把火,騰越府的軍隊和地方建設取得了全新的進步。人心齊,民意順,生產熱氣騰騰,生活蒸蒸日上,社會治理取得了間斷性成果。

第三把火,就是反腐敗。陳雨辰知道,軍隊也好,地方也好,腐敗問題的關鍵在於權力的約束。一旦權力失去約束,失去約束的權力再與個人的野心和利益結合起來,腐敗就產生了。反腐敗的關鍵環節就是監督。為什麼要抓基層,打基礎,只有基礎牢實,反腐敗工作才能進行下去。反掉一個腐敗分子,一定要有新的人才可以接替上來。陳雨辰最痛恨的是用人上的腐敗——他甚至認為,用人腐敗是導致軍隊失去戰鬥力的罪魁禍首,是亡國之害!

欲知後事,請看下集:《福兮禍兮》第十六章 近水知魚性(4)(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