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購置儀器
學霸的黑科技系統好看嗎 晨星LL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金陵計算材料研究所需要的是研究型的人才,而人才不會自己從地裡長出來。
雖然透過高薪挖人能解決短期的需求,但沒有造血能力的研究所是沒有未來的。
從長遠的角度考慮,陸舟需要一批有能力的研究員,幫他做實驗。
同時也需要用買來的儀器和研究員,幫他孵化出更多的人才。
雖然不能保證這些來他這裡實習的學生,在畢業之後一定會選擇在他的研究所裡工作,但只要能留下來三分之一,就不算虧了。
對於這方面的得失,陸舟到不是特別的計較。
和一般企業家的目的不同,他做這些事情並不完全是為了錢,也不是為了什麼崇高的理由。
即便產生了那麼一點,也僅僅是反應的副產物。
他最純粹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能夠隨心所欲地進行自己的研究,揭示系統隱藏的秘密,看見更遙遠的未來。
而這,單靠他一個人的力量是很難實現的。
於是在和黎院長的談話中,陸舟提出了要人的要求,表示自己的研究所除了打算招收一批博士生參與研究之外,還打算招一批碩士生和本科生,以實習的形式參與到專案中。
黎院長將陸舟的提議反應到學校之後,許院士當即便拍板同意了。
老先生本身便屬於思想先進的“改革派”,不管金大頗具爭議的“三三制”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至少體現出學校高層對改革進行嘗試的決心還是相當大的。
根據金陵計算材料研究所與金陵大學之間的合作協議,每年會從化院招收30名本科生,10名碩士生,1-3名博士進入計算材料研究所進行實習,從事一些基礎性、輔助性的研究任務。
如果方法證明可行的話,這個數字會進一步擴大。
這些實習崗位非但不會耽誤學生的學業,反而還能讓他們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在實踐中得到強化。
尤其是本科階段的學生,能接觸到研究的機會本身就相當有限。
也正是因此,學校的檔案剛剛發下來,化院的學子們便踴躍的參與了進來。
尤其是對於打算往研究領域發展的大三大四學生,報名率相當高,以至於最後不得不透過專業課績點排序進行篩選。
至於大一大二學生,陸舟也分出了一部分名額。
雖然學弟學妹們在專業知識上還有待加強,但都是潛力股,有很大的可塑空間。
哪怕看不懂文獻,做不了實驗,只是混在實驗室裡幫著打掃下衛生,聽聽大佬們吹吹牛逼,也能多認兩個藥品,開闊下眼界。
“咱化院的尖子生們,可都在這名單上了,”拿著一份名單,找到了陸舟,黎院士用半開玩笑的語氣說道,“咱們可得先說好啊,人才培養歸人才培養,可別把咱們化院的寶貝疙瘩全拐去研究數學去了.”
陸舟笑著說道,“這個您放心,我保證借來多少人,還回去的時候還是多少人.”
計算材料學顧名思義,肯定得研究數學,但肯定還是以化學為主。
前沿領域的研究,學科與學科之間的界限本來就不是那麼的明確,以後打算往研究方向發展的話,多學點東西總沒壞處。
“這可是你說的,我可把這句話記住了,”黎院長笑著說道,將名冊鄭重地交到陸舟的手上,“那就拜託您了!”
到位的不只是名單,還有一棟閒置的實驗樓。
這棟新實驗樓原本是打算作為材料力學實驗室,用來放置新購置的動態力學分析儀、電子拉力試驗機、石英晶體微天平等等這些新購置裝置的。
結果樓蓋好了,儀器暫時還沒有到位,便被陸舟借了過去。
借到了實驗場地之後,陸舟緊接著便拜託教務的人,讓他們替自己收拾出來一間辦公室,作為自己臨時的辦公地點。
這些天來,他基本都是待在金大。
辦公在學校的實驗室,吃飯在學校的食堂,至於住,則是在金大附近的酒店。
雖然他有在大學城這邊租了房子,但裡面亂的根本沒法住人,收拾起來也太麻煩,滿屋子還都是小艾的機箱味兒。
甚至於每次他打電話請電腦店那邊的人幫忙做硬體維護,電腦店那邊的人都向他吐槽,那屋子多久沒有住人了。
為了金陵計算材料研究所的事情,陸舟甚至特地給自己的學生兼助教薇拉發了郵件,讓她幫自己去普林斯頓大學的教務寫份申請,將假期延長了半個月。
雖然教授的薪水他已經不是很在意了,但教授的工作可以為他帶來研究上的靈感,同時也能讓他時常去反思那些“顯而易見”的問題,是否真的像它看起來那樣顯而易見。
就這一點而言,他和費米老先生的觀點是一致的,做學問和培養學生並不衝突。
與此同時,看著自己的學生成長成了頂尖學者,本身也是一件相當有成就感的事情。
好在他的數論課得到的二月底才開始,秋季入學的面試可以影片進行,並不會產生什麼影響。
……人招到了,下一步就是給這些人安排工作了。
實習生們可以暫且不管,等專案正式開始之後再坐安排。
不過為了不耽誤研究進度,招收的正式研究員,還是得儘快安排的。
在實驗樓的辦公室裡,陸舟久違地見到了錢師兄和劉師兄兩人。
一見面,他第一句話便問道。
“李教授沒有罵我吧.”
劉波表情無奈地道:“沒有,只是友好地讓我倆滾.”
聽到這話,陸舟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
從李教授那兒挖人也是迫不得已,矽谷那邊的實驗室才剛剛整備完畢,分不出人手空降過來。
而華國這邊,在他認識的人裡面,能拜託的也只有兩位師兄了。
尤其是錢忠明,雖然只是碩士,但他在材料學領域展現出來的專業素養,毫無疑問已經達到了博士的水準。
尤其是在研究方面的經驗,多次參與研發專案的他,即便是一些博士也無法與之相比。
而事實上,李教授對他的器重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
“師兄還是別叫了吧,我也是來拜師學藝的,以後怕是還得叫你一聲師傅了.”
可能是因為沒穿白大褂的原因,錢忠明罕見地開了句玩笑。
“師傅不敢當,我也從你那學了不少東西,咱們算是互相學習吧.”
陸舟笑著說道。
錢忠明搖了搖頭,認真地說道:“我教你的那點東西只是一些皮毛,你跟著任何老師做專案都能學到。
但計算材料學上的學問,我只能向你請教,還望以後不嗇賜教.”
見錢師兄如此認真,陸舟也只能無奈地笑了笑。
清了清嗓子,他將話題轉到了正事兒上。
“這次我們的專案屬於國家新能源發展計劃中的重點科研專案,說得具體點,就是解決鋰硫電池中的穿梭效應,相信你應該已經聽說過了.”
錢師兄點了點頭,表示自己已經瞭解這個專案的重要性:“怎麼樣,有想法了嗎?”
“有一點兒,但還很模糊.”
陸舟搖了搖頭,繼續說道,“不過現在需要我們解決的問題不是這個,而是儀器.”
錢忠明和劉波兩人不約而同地點了點頭。
儀器是一切實驗的關鍵,沒有裝置什麼實驗都做不了。
哪怕是透過數學方法推算材料的模型,最終也是要透過實驗才能檢驗理論的正確性。
停頓了片刻,陸舟繼續說道。
“我已經聯絡優美科那邊,找他們的合作廠商,訂購了一批儀器。
雖然我讓星空科技那邊僱了幾個專家去歐洲那邊驗收,但還得有個信得過的人去那邊簽字才行。
所以,只能麻煩你上崗的第一天,就往歐洲出差跑一趟了.”
“沒事.”
錢忠明淡淡笑了笑說,“以前李教授買儀器也是我著去的,這種貴重的東西確實不能馬虎,不單是錢的問題,還關係到測得的資料是否可靠.”
陸舟點頭道:“嗯,那就拜託你了.”
見自己的師兄已經有了安排,而自己還沒任務,劉波有些坐不住了,舉手問道。
“那我呢?”
“你的話,我希望你陪錢師兄一起去,”看著一臉期待的劉師兄,陸舟笑了笑說道,“他一個人去,我也不太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