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桀驁不馴的演員看到眼前這一幕,忍不住嚥了口口水。

畢竟在他們眼裡這一幕實在是有些太過嚇人了,讓他們有些難以接受。

那如果這麼看的話,自己這些人豈不是更加不值錢?想到這,他們再也驕傲不起來了。

全都像鴕鳥一樣低著頭做人。

而沈浪也在石田各種軟磨硬泡之下答應了他參與這個電影的製作。

不過並不是以後導演的身份是以導演助理。

因為他很細心的發現其他的演員好像很怕這個老頭子。

應該是他拍電影的時候十分嚴格,給其他的人留下了一些心理陰影。

如果拍攝的時候讓他們心裡壓力不大,恐怕會對拍攝程序有一定的影響。

這樣讓石田站在自己的身邊,那些人應該就能夠自然正常的發揮了。

不過看到這一幕之後也讓沈浪有點兒詫異,沒想到這個看似和藹,而且有點兒不要臉的老頭子。

竟然在演員圈兒裡有如此高的威信。

不是讓他想不到的。

隨後電影準備開始拍攝。

這個電影最開始是由黑澤明導演進行指導,是一個對世界電影史,都有著深遠影響的電影。

甚至當年被評為島國百部電影第一名,世界100部必看電影之一。

由此可見他的地位。

其實這部電影主要內容非常的簡單。

因為在以前那個年代,電影非常的少,太複雜的內容,大家也沒有辦法接受。

甚至可能如果在那個年代拍攝出一些如同無間道一樣的電影,反而沒有什麼人喜歡觀看。

這部影片主要講述了在戰國年代,貧窮村落的百姓因為遭到了強盜的洗劫。

所以沒有辦法,只能夠湊錢,找來七位落魄武士聯手擊退強盜。

整部電影就講述了這麼一個簡單的故事。

但是其中所蘊含的內容,卻影響極大。

不僅諷刺了當時現實的殘酷,也暗含導演自己對歷史的深刻理解。

可以說簡單而不簡約。

戰國時代,一個滿目荒涼窮山惡水的山村裡,每年麥收的時候,都會遭到強盜的襲擊。

這一年,村民們決定僱傭七名武士來保衛他們的村莊和收成,七名武士分別是勘兵衛、久藏、勝四郎、五郎、七郎、平八和冒充為武士的農民菊千代。

武士勘兵衛是個步伐矯健、作戰經驗豐富的人,他負責指揮全村人進行防禦準備。

在突襲強盜老巢的行動中,武士久藏和菊千代殺死數名強盜,但武士平八為救農民利吉中彈身亡。

武士和村民們手握鐵鍬、竹矛死守村莊,巧妙擊退了強盜的一次次進攻,但在抵抗中片山五郎兵衛戰死。

決戰之日,13名強盜騎馬衝入村莊,格鬥中,強盜用火銃擊中了久藏。

菊千代懷著憤怒和仇恨殺死了最後一個敵人,自己也因中彈倒地而亡。

強盜終於被盡數殲滅,但村民們也付出了很大代價,七名武士最終陣亡四名,留下墳冢上四把武士刀刺入天穹。

大戰過後,武士們離開村落,武士中的首腦人物勘兵衛不禁感嘆:“這也是場敗仗……贏的並不是武士,而是農民.”

這部電影的歷史時間線其實並不算太過久遠,因為已經有火銃這種東西。

但是即便如此,一些邊遠的城市依舊是十分的蠻荒,甚至可以說十分的殘酷和血腥。

平民的生活極度艱苦。

在這種情況之下,十幾名的強盜就能夠帶來毀滅性的災難。

付出極大的代價將他們進行殲滅。

一直到最後,結尾說出的那句話更是讓整部電影進行了昇華。

其實在整個電影之中,這部《七武士》的名字也有著非常深刻的內容。

七武士,顧名思義,自然是七個人。

而這七個人其實也代表了七種不同的意義,這七個人每一個人性格都不相同。

代表的意義自然也不相同。

勘兵衛是武士的領袖,他是武士精神的一個標誌。

勘兵衛曾經參加過許多戰爭,武藝高強,戰術精通,但是卻無法逃脫變成浪人的命運。

勘兵衛正直,為了解救被竊賊劫持的人質,他甘願削髮扮裝和尚,且順利完成計劃。

勘兵衛誠實,農民們邀請他時,他並沒有端架子,而是實話實說地講了自己“吃了上頓沒下頓”的真實生活,並不奇貨可居談價錢。

勘兵衛真誠,看到農民請他吃白米飯自己吃稗子飯便深受感動,而答應為農民服務。

勘兵衛精明,在挑選武士時花樣百出,得到了貨真價實的武士。

勘兵衛善戰,在農民的村莊指揮若定,戰術多變,最終大破人多勢眾的山賊。

勘兵衛睿智,在擊敗山賊取得大勝之時,他並沒有得意忘形,而是清醒地說出了農民才是大地真正的主人的箴言。

勘兵衛這樣的人物,是優秀武士的集中體現,彷彿亂世中一股清新的空氣,吹拂著人們的心靈。

武士世界中的狂阿彌。

菊千代的身份最為特殊,在一群真正的武士中,菊千代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冒牌貨色。

他是一個農民的兒子,富於正義感和向上精神,卻不具備德操和武功。

菊千代以自己的蠻勇試圖獲得武士的名號,這使他遠離了武士道的精神。

菊千代總是笑話百出:強迫勘兵衛等人接受自己,拿別人的武士家譜自吹自擂。

貪戀戰功貿然出擊導致陣地幾乎失守……但是菊千代也有體現價值的另一面:敲響梆子驚出村民使眾武士擺脫尷尬處境,奮不顧身救援農民,深入敵後繳獲火銃,高樹戰旗鼓舞士氣。

捨生忘死禦敵拼殺,菊千代的行為完全象一個武士,甚至比真正的武士還要出色。

但是,為武士階級所重視的出身使菊千代不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武士,埋葬他遺骨的墳上剛開始也沒有得到應由的禮遇,這不禁使人陷入深深的思考。

真正的武士是得名於他的出身或者戰功,還是要看他是否掌握了武士道的真諦?在這一點上,菊千代以他的行為給予了世人合理的答案。

七位武士各具優長,構成了《七武士》的英雄群像。

這是武士道的思辨性的體現:它是影片所寄予的期望,也是人世永久的期待。

久藏代表了武功。

作為武士,擁有高強的武藝是安身立命之本,武士即使在武功上比不得宮本武藏(著名劍俠),也必須追尋劍道的真諦。

久藏就是一名得到劍道真諦的代表人物,他武藝高強:一擊而斃挑釁武士,單人殺賊奪銃,對戰中時時保持先機,實在令人歎服。

更為寶貴的是,久藏武藝高強卻不事炫耀,立下多麼大的功勞後也立刻躲到一旁休息,並不誇口居功。

勝四郎直面的崇拜之辭也只換得淡淡一笑,這是武士境界的極高體現。

七郎次代表了友誼和忠誠。

它是勘兵衛的老戰友和老朋友,基於此七郎次在多年的分離之後一經見面便接受了勘兵衛的邀請。

對正義事業的選擇體現了七郎次身上真正的武士精神,而對友誼的忠誠更顯示了作為武士的道德準則。

五郎兵衛代表了智慧。

他的預見能力極強,無論是被勘兵衛試探還是與山賊作戰,五郎兵衛的智慧都得到體現。

他因為對勘兵衛人品和性格的敬佩而成為七武士的一員,更因戰死沙場而成就了武士的業德。

平八代表了樂觀。

別的武士失意後會選擇各種各樣的道路,平八卻心甘情願地與普通百姓一樣,靠砍柴為生。

這樣的行為需要相當高的思想境界,而樂觀精神也是武士道中重要的方面。

沒有樂觀,經常身處困境中的武士是難以生存的。

這七種完全不同的人,組成了一個無比優秀的電影。

甚至當年在威尼斯電影節還獲得了銀獅獎。

在開始拍攝的過程當中,根據所留下的劇本和鏡頭等東西,想要拍攝起來難度確實比較大。

因為不僅僅是他,就連很多的演員這個節奏都不好掌握。

再加上臨時找的輔導員,對於這種情況弄得也非常不行,經常跟沈浪思路來回相反。

這也導致他們的拍攝進度下降。

這麼經典的影片,想要我以最快的速度拍完是不可能的。

之前他的所有電影幾乎都能在兩個月之內完畢,甚至有的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但是現在看來這部電影要超越他以往的所有極限了。

隨著一遍又一遍的重來。

沈浪的脾氣也逐漸忍耐到了極限。

其實按理論上來說,這個副導演的水平並不算差,甚至比一般人強上不少。

但是無奈神了,所要求的實在是太多了,遠遠超出了一般人的水平,甚至就算是一般的精英想要完成都很困難。

在這種情況之下,沒有辦法,只能讓石田這傢伙頂上去。

在這種情況之下,已經不能再有太多的挑選空間了。

而在換了人之後,整個電影的拍攝程序一下子就快了上來。

這些人還真的是比較怕石田。

他在副導演的位置上進行看著,可以讓他們神經更加緊繃。

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

精通各種文藝片拍攝方式的石田,在拍攝這種細節鏡頭的時候,非常能夠抓住其中的重點。

有的時候感覺不行,根本不需要沈浪開口,他直接就將其徹底否決掉。

很多想法,兩個人之間根本都不需要太多的溝通,簡單幾句話就可以完成。

這也讓沈浪這個口語二把刀感覺輕鬆一些。

在之前半個月的時間,整個進度才進行了110。

但是在石田進來幫忙之後,拍攝的進度要快上一倍。

這讓沈浪有些難受,這群傢伙還真是看人下菜碟,自己不罵他們,真是不上心啊!之後的拍攝,他也逐漸變得更加嚴厲。

這一拍攝就足足過了三個月的時間。

沈浪自從拍攝第一部電影以來,一直到現在可以說沒有任何一部電影,他付出的心血可以超過七武士。

其中有一部分是對拍攝的鏡頭比較講究。

而另一部分其實也是他的問題,因為在演員上面,他們這些演員從來都沒有拍攝過這種劇情。

在琢磨人物的時候,消耗了很多的時間。

而且在拍攝的時候,沈浪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只能一遍又一遍的重複拍攝。

雖然拍攝進度慢了許多,但是出來的成品之後卻非常的讓人欣喜。

就連石田這個拍了一輩子文藝片的導演,看到這個劇情之後也是非常的贊同。

接下來就看如何剪輯了,不過這些電影的鏡頭可以說是堪稱教科書一般的存在。

每一個鏡頭都充滿著對電影方面的理解。

而在這三個多月的時間當中,他也沒有一直拍電影,他喜歡將自己有限的時間多方面的利用起來。

在拍攝電影休息的時間,他也會去動漫公司看一看,看看遊戲王後續進行的怎麼樣了。

會指出一些問題,讓他們進行改正。

後續又上了很多的員工,同時也來了一些更加有經驗的製作公司。

處理起來各方面的事物也不需要什麼過多的指點。

只需要簡單的說明方向,他們就可以按照這個方向不斷的前進。

製作出來的質量已經逐漸趨於穩定。

雖然說其中也有一些小問題,但是沈浪覺得無傷大雅,沈浪也就沒有提出過多的意見。

畢竟後續自己大部分的時間都不會在公司當中,將要去到別的國家。

他們必須要能獨立處理一些事情才行。

所以沈浪也適當的放給他們一些自由度,讓他們在一些小的細節上可以自由發揮。

不過總體來說,大的方向還是要按照他的思維進行。

有的時候他都感覺這個總導演真的很好當,自己幾乎什麼都不需要幹,只需要動動嘴就可以了。

然後就能有無數的人幫他製作出諸多方案,從而源源不斷的賺錢。

劇組在殺青之後,沈浪直接讓他們將所有的資料全都送到石田的工作室當中。

這一次的剪輯他不用別人,打算他和石田兩個人一起完成。

最瞭解這部電影的除了他之外,那就是整部電影的監製加副導演,石田最瞭解。

他知道這件事,不但沒有絲毫的不高興,反而興奮的要命。

按照他的話來說。

能夠見證一個傳奇電影兒在自己手中誕生,這是他的榮幸。

至於說為什麼這是一個傳奇電影,沈浪也這麼問過。

然而他的回答卻讓人無語。

“直覺,問就是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