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皇后所言,張穆林也是深以為然。

今日早朝的時,他已經有所感覺,因為九皇子汙衊太子被貶一事。

朝堂上風向似乎發生微妙的轉變。

原本有許多的世家臣子以前見到他都是上趕著湊上來,可如今見到他卻有意無意的避開。

而且,張穆林還發現有好些個出生不高的低階官員竟然主動向太子問好。

這樣的變化讓他心中不禁升起來一絲危機感……

“娘娘所言甚是,實不相瞞,臣的想法也和娘娘一樣。”

“只不過……如今剛出了誣陷太子一事,張家到底還是受到了牽連。”

“就連現在朝中局勢也十分微妙,老夫的處境頗為被動。”

說道這裡,張穆林不由嘆了一口氣。

“這個時候我們張家即便是恨極了楚越,也萬萬不能再對他出手了!”

“就算是想要動手……也要等這一陣子過去!”

聞言張皇后咬咬牙,神情有些激動道。

“所以相爺的意思是,我們現在就這樣……坐以待斃?”

張皇后不是不知道大局為重。

可是她一想到就是因為楚越,自己唯一的兒子才落得發配陵州的下場,她就沒有辦法保持冷靜。

瑜兒將來要在陵州生活受苦。

可她這個做母親的不僅不能手刃敵人,甚至要看著那人繼續春風得意。

她咽不下這口氣啊。

知子莫若父,皇后的心情,張穆林有怎麼會不理解。

九皇子楚瑜,也是他的外孫。

楚越不僅害了他的外孫,還讓張家多年的籌謀毀於一旦。

他怎能不恨?

“哎,娘娘,九皇子的事,臣也很是痛心。”

“可當下的局勢如此,更何況眼下陛下、以及各方的眼睛都盯著張家!”

“越是這個時候,我們越要沉住氣啊。”

張穆林語重心長的安慰著,隨即眼中飛快閃過了一道精光。

“不過,娘娘也莫急。”

“張家不能出手,可是並不代表其他人不能啊!”

“相爺的意思是……”

“眼下朝中楚越仗著軍功脫穎而出,其他皇子又太過稚嫩……長此以往他的太子之位自然會越發穩固。”

“但此刻,要是忽然出現一個強勁的對手呢?”

“咱們這位陛下……可是最會權衡利弊了。”

聽完張穆林的一番話,張皇后先是一愣,隨後像是想到了什麼,眼神微微一閃。

“你是說……四皇子楚蕭?”

張穆林微微頷首。

“不錯!”

“雖然四皇子楚蕭不是娘娘的親子,但是他生母去世後也曾經在娘娘的膝下教養過。”

“本相聽說他前年遊歷大陸,不僅得到了梧桐書院孔院長的賞識,還成為了書院的弟子!”

“就這一點,此子一旦迴歸,定能狠狠壓制楚越一頭!”

提到‘梧桐書院,’四個字,即便是身為一國丞相的張穆林也不由心生敬仰。

原因無他,只因為梧桐書院是天下世家文人嚮往的文壇聖地。

而院長孔千流,更是聖名享譽七國無雙聖人。

他寫的著作、國策更是被七國的君主奉為經典。

他所做的詩辭,更是受到天下世家文人的追捧。

最難得的是,這樣的高人謝絕名利,一生都在秉持著初心,一心傳道天下。

如此氣度格局令人歎服。

張皇后聞言也是一驚,面上更是閃過一絲複雜。

她自然也知曉梧桐書院在七國舉足輕重的地位。

而且,想要進入梧桐書院絕非易事。

說實話,當初乍一聽聞楚蕭竟進入了梧桐書院的事情,她還驚詫了好久。

甚至,她一度對楚蕭產生了深深的忌憚。

因為楚蕭越優秀,就會顯得她的瑜兒越平庸,這是她不願意看到的。

可如今……

“……相爺這個提議極好!”

張皇后深深吸了一口氣,心中一定,緩緩抹去了眼角的淚水。

“我們不能讓楚越在朝堂上獨佔風頭!得給他找點不痛快!”

“平定嘉峪關,要回失地又如何?這功勞再重,比的過聞名天下的文壇聖地嗎?”

“楚蕭進入梧桐書院這一點,就足以給大唐帝國帶來無上榮光!令全天下人對大唐側目!”

說到這裡,張皇后眼底流露出一絲冷意。

這太子之位既然她的瑜兒得不到,那楚越也別想做的長久。

她寧可最後坐上去的是楚蕭,也絕不便宜了楚越。

“本宮這就派人傳書給四皇子,讓他儘快趕回大唐。”

“想來……看在本宮曾經撫養過他的情分上,他應該會回來幫本宮這個忙。”

對於這點,張穆林是一點也不懷疑。

“娘娘放心,楚蕭既然能夠得到孔千流的賞識進入梧桐書院,自是不凡。”

“自古不凡之人又,怎甘心屈居人下?”

“只要你和他說明情況,言明張家會鼎力相助,他一定不會拒絕!”

說著,張穆林的眼神不由深邃了幾分,眼底更是透露出幾分算計。

“而且,借用他梧桐書院弟子的名號,說不定還可以重新將各個世家聚攏起來……”

張穆林和張皇后經過一番密謀,很快就定下了計策。

次日,一封書信就被悄然送出了京城,向著大夏帝國境內的梧桐書院而去。

……

幾日後,大夏帝國,梧桐書院內。

只見一位身穿白色長袍儒雅青年正拿著一卷書籍專注的看著。

突然,一個書童打扮的下人從遠處急匆匆的跑來,將手中的信雙手奉到青年面前。

“四殿下,您瞧!大唐帝國京都來信了,竟然還是加急的呢!”

聞言,正在看書的儒雅青年微微一頓,抬眼輕瞥了一眼書童手中的書信,眉毛微挑。

“呵,倒是稀奇。”

楚蕭生母早死,教養過他的張皇后早年間對他還算上心。

但自從九弟出生後,他這個便宜兒子基本就可有可無了。

他出來幾年都不曾收到過大唐的信件。

如今一來就是一份加急信,可不稀奇?

楚蕭拿過信件,漫不經心的開啟閱覽起來。

結果當他看到信上的內容時,眉心不由一跳,面露驚詫。

“太子嘉峪關擊殺八千白羽軍?收復失地?楚瑜也因太子被髮配陵州?”

這……這都是什麼跟什麼啊?

信上的內容怎一個離譜了得?

上面提到的太子,真的是他認識的那個太子嗎?

楚蕭拿著信件,靜默了良久。

罷了……不管真假,都說明了一個問題。

那就大唐京都發生了變動。

是時候回去一趟了!

想到這裡,楚蕭當即收起手中的書信,看向書童,沉聲道。

“馬上備車!我們即刻啟程回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