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太子的提議
絕代皇太子 免費小說 一十七張牌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聽了高松的話,唐帝並沒有立刻回答,而是不動聲色的與楚越相視一眼。
而楚越在聽完高松的話後,眉頭則是微微一皺。
這高松……說的這是什麼狗屁歪理。
“高大人此話差矣!”
楚越也當即出列道。
“因為出身低微貧苦,所以就應該去邊遠的地方繼續受苦?”
“那按照這個理論,諸位一般出身世族之人,就該一直貪圖享樂不成?”
聞言,高松下巴微揚,一副理所當然的模樣。
“太子殿下,這自古就是士農工商階級地位分明!”
“士族地位高,有些東西從出生那一刻開始,就是註定了的。”
“說句不好聽的,這次那些科舉考生們能夠有幸為官,那已經是天上掉餡餅了!”
“要是按之前的選官制度,他們在那窮兇偏遠地區當官的機會都不會有!”
此話一出,立了引來的在場不少世家臣子的贊同。
呵,笑話,容忍那些出身微賤的平民去偏遠地區做官已經是他們的極限了。
還想要留在京城?
那不可能!
楚越聽罷,眉頭皺的更深了。
他第一次直面的感覺到古代地位階級有多麼深入人心。
但他很快定了定神,看向高松,厲聲道。
“可科舉考試並不講究門第,而是看重才學賢能!”
“換句話說,他們之所以能夠經過重重考試,在才學這一發絕不遜色與在座的諸位!”
“這些人都是熱血男兒,亦是朝廷未來的棟樑!”
“若是但凡是科舉入朝的人才,最終都被放到各州偏遠的地區,形同放逐,那將來誰還敢參加科舉?”
“還有,將來國家再遇到危機的時候,又有誰敢站出來?”
“哪怕是為國家說上一句話?”
楚越每一句話都鏗鏘有力,其目光更是直直的看向下方的高松。
“高大人,你能嗎?”
“那、那是自然……”
“是嗎?”
不等高松說完,楚越就當即打斷了對方的話,語氣一厲。
“那敢問當初大永帝國來大唐挑釁的時候,不見您挺身而出,反駁那大永使臣一句話?”
高松聽到這話,頓時一噎。
然,楚越卻不不打算放過他。
“哦,還有當嘉峪關之變,將士們在外禦敵,拼死廝殺。”
“可孤卻聽聞戰局未定,爾等自持身份世族臣子,竟就火急火燎勸說父皇向敵軍投降?”
聽到這話,在場那些世家出身的臣子一個個都有些心虛的移開視線。
見到眾人這副樣子,楚越重重冷哼一聲。
“孤記得,如今的禹州州牧嶽思遠就是寒門出身。”
“當初禹州饑荒暴亂,嶽大人為了禹州百姓,一路跋山涉水,隻身來到京城。”
“只為向朝廷告知禹州災荒,揭發貪官陰謀,請求朝廷出手相助,就禹州於水火之中。”
“那麼,孤請問,高大人還有在場的諸位,你們能為了百姓做到這一步嗎?”
說道這裡楚越眼神一冷,語氣也是一沉。
而在場的世家大臣們已經徹底安靜了。
“哼!身居高位,身為朝廷的官員,在國家遭遇危機的時候,一個個跟個縮頭烏龜一樣,唯恐避之不及。”
“可國家安寧的時候,一個個倒是能言善辯,蹦躂的比誰都歡快!”
“就這,也敢說別人?也不嫌老臉騷的荒!”
“依孤看,諸位才該去那邊遠地區感受一下什麼叫做人間疾苦!”
在楚越一聲又一聲的話語炮仗下,此刻在場的世家臣子們臉色都跟吞了個蒼蠅似的,簡直無地自容。
尤其是剛才說話的高松,他的臉上更是青一陣白一陣的,看著那是相當的精彩。
而一旁的寒門臣子們聽著楚越的話,嘴角都不由微微勾起。
不得不說,楚越剛才那一番話,說的真是大快人心。
唐帝聞言,面上雖然不變,但是眼中卻浮起一絲笑意。
顯然,對於剛剛楚越的表現,他很是滿意。
與此同時,下方一直沉默許久的張穆林張丞相看向楚越的眼神一冷。
下一刻,他理了理衣領,緩緩走出。
“太子殿下,剛才說了這樣許多,卻句句偏袒那些出身微賤的科舉考生……”
“莫不是想要那些科舉考生們,直接留在京城入朝堂吧?”
“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老臣可就要提醒一下殿下了。”
“要知道,從前即便是世家子弟入朝,也是要到地方地區先歷練一番,做出政績,由此才有機會入京為官。”
“要是今後每每科舉的人才都被留在京城,那對於我們世族也不算公平吧?”
“更何況,那些科舉考生們哪裡懂官場上事?”
說著,張穆林的目光又轉而看向上位山一言不發的唐帝,語重心長道。
“陛下,這年輕人啊,一朝有幸入了朝廷,要是起點過高,難免會被權勢迷了眼睛。”
“故,微臣認為還是高大人說的有理啊!”
“就該讓那些科舉人才遠離京城,到最偏遠的地方好好歷練一番才是啊~”
張穆林說這一番話的時候,那說的叫一個真誠。
要不是楚越和這老狐狸打交道時間不久了。
他還真會以為,這張丞相是真心替那些出身低微的科舉人才們處處著想呢。
哼,說的冠冕堂皇的,話裡話外的意思不就是不同意他們留在京城?
世家子弟是要歷練做出政績再入京,這套流程沒什麼問題。
但是,也沒聽說過,哪個世家子弟出去歷練,去的是什麼窮兇極惡的偏遠地帶啊。
世家下去那叫鍍金。
科舉的那些人士要是真去了窮兇極惡的偏遠,那還不得去半條命?!
唐帝聽了張穆林的話,定定的看了後者好一會兒,忽然連笑三聲。
“張愛卿啊,你多慮了。”
“即便朕想要留下那些科舉的人才,也不會冒然封賞一個沒有功績的白衣為朝廷要官。”
“但丞相,你說一上來就要讓那些年輕人去窮兇極惡之地歷練,這也有些過了。”
“這些地方都是硬茬,就算是頗有手段的老臣去了,短時間也無法全都改善。”
“更不要說初入官場的年輕人了。”
“至於……這如何安置科舉人才,朕倒是覺得昨日太子的一個提議不錯!”
嗯?太子的提議?什麼提議?
張穆林神色一頓,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緊接著,就又聽唐帝說道。
“朕打算設立翰林院,作為養才儲望之所。”
“科舉中才學能力出挑著,均可入內!雖無正式官職,但可享有上朝聽政的權力。”
“朕相信,今後他們在朝上經過耳濡目染,定會大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