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急。”陳巖從身上拿出昨日購買的無極宗周邊地圖,上面有他的標記的圈圈點點,“昨日當值之後,我專門把一些相關資訊給摸清,在說方法之前,我先給你說明一下。”

說不急,心中燃著的儘快達到返虛境夢想的施俊峰可做不到,心中如千萬只螞蟻在爬,心煩意亂。

可他還是強迫自己鎮定下來,說道:“你說來聽聽。”

陳巖把地圖攤到桌面上,指著地圖東邊寬廣的海域,開始講道:“大約十日前,東方碧玉海中心區域兩隻島主級妖獸互相爭鬥,具體原因不知,爭鬥導致天地色變、海浪滔天,波及了很多低階別靈獸的安危,碧玉鷗就是其中一種,它們一路向西飛行了五六日,逃難來到了緊挨碧玉海域的群玉山脈。”

把手指放到了地圖上的群玉山脈,陳巖繼續道:“五日前,各有從碧玉海和群玉山脈返回的弟子發現了這個情況,沿途還捕捉了幾隻碧玉鷗。

有心思活泛的內外門和雜役弟子馬上就開始拿出積蓄購買丹藥武器符,前往群玉山脈捕獵碧玉鷗,知道此事的弟子越來越多,如此難得一遇的機會,紛紛摩拳擦掌。

截止昨日,已有近三千名弟子外出,這兩天外出捕獵的還要更多,我倆一直在閣內當值,訊息獲知緩慢也屬正常。

無極宗距離群玉山脈最近,最早知曉此事,出動的也最早,遠處的不少宗門和修行家族也已經聞風而動,有大批弟子也在往群玉山脈的路上。

這時我們必須馬上行動起來,趁著那些靈獸養殖販賣的宗門和商鋪以及需要採購靈獸丹材料的煉丹宗門仍未察覺此事,先一步把高價收購的資訊放出去。”

陳巖說完這些資訊,心中思忖許久,一旁的施俊峰心中有太多的疑問,也不敢出聲打斷陳巖的思緒和話語,恨不得撾耳撓腮,這等待的片刻對他來說實在是一種煎熬。

只見陳巖又手指地圖,說道:“趕往群玉山脈的碧玉鷗數量越來越多,前去捕獵的人也越來越多,等碧玉鷗發現群玉山脈的危險要大過碧玉海的時候,它們肯定會逃離這裡。

這次捕獵活動最多再有半個月,隨著碧玉鷗的逃離,半個月後捕獵的難度就成倍增加了,但是就這半個月時間,被捕獵的碧玉鷗數量起碼要萬隻以上,甚至更多。”

“接下來我們再說賣給誰,我們既然想要全部或者收購絕大部分碧玉鷗,就要考慮誰能一次性吃下這批碧玉鷗內丹,分賣幾家一是價格會低。

二是難度也增加,在無極宗周邊有能力大規模收購的,我都劃了圈,分別是南方的千獸門,東南方的四海堂,西南的地火宗,北方的雷氏家族以及西方的紫木宗。”

施俊峰終於忍不住插話道:“我們賣給哪家?”

陳巖繼續道:“四海堂是東部修行界最擅長最生意的組織之一了,挨著碧玉海,離群玉山脈只比無極宗稍遠一點,幾日後貨量一多,肯定會組織人手上群玉山脈收購,也是我們最大的競爭對手,即便從我們手裡收購,也會壓低價格,我們只能提防,並且速度還要比他們快一步;

千獸門專門養殖和馴養靈獸,四海堂、地火宗、紫木宗、雷氏家族是他們最大的貨主,賣給他們利潤會縮減一大部分,也不合適;

雷氏家族相對於地火宗、紫木宗實力相對較小,壓價的可能性很大,而且他們距離群玉山脈也不算太遠,知道訊息後也會來群玉山脈處收購,對我們來說既是潛在的合作伙伴又是競爭對手;

地火宗地處南疆炎熱之地,依託地火之力,是修行界有名的煉丹煉器宗門,宗門有許多珍惜礦脈和靈植藥田,但氣候原因,無法大規模蓄養靈獸,都是靠從千獸門大批次採購,不過他們最擅長煉製的是地元丹和火元丹,靈元丹的煉製並不擅長;

最後就是紫木宗,在無極宗正西方,宗門上萬人,實力比地火宗、千獸門、雷氏家族強大的多,又是專門的煉丹煉器宗派,宗內種植數量眾多的靈藥,但沒有大規模蓄養靈獸,無極宗經常會從紫木宗採購靈藥,偶爾也會用靈獸內丹去做交換,紫木宗距離群玉山脈最遠,得到訊息也最晚,弟子乘坐普通飛舟一來一回得要三日功夫,他們的弟子怕是趕不上這次的機遇了。”

施俊峰認真聽完陳巖的話語,思索道:“那依你來看,這五家我們賣給哪家最合適?”

“紫木宗。”陳巖答道。

陳巖說了這麼多,仍然沒有說道施俊峰最關注的問題上,他問道:“我們從哪兒來這麼多錢收購數萬只的碧玉鷗?”

陳巖雙手一攤,笑道:“我沒有錢,也沒有借錢的方法。”

“那我們拿什麼收購碧玉鷗?難道先收購後給錢嗎?一隻碧玉鷗就是上百顆靈石,數萬只就是幾百萬靈石,我們的面子可沒這麼大,這不會就是你想的辦法吧?不光你,我恐怕好多前去捕獵碧玉鷗的同門都這樣想過,但也只能想想罷了,根本不現實。”

施俊峰急了,以為陳巖在糊弄他。

看著施俊峰著急的都要蹦起來,陳巖面不改色道:“要是能輕鬆做到,你我也沒機會賺這一把了,沒有錢的話,想要先收再賣,別人做不到,我也做不到,但是我們還有別的辦法。”

不等施俊峰問話,陳巖又道:“今日我們就必須馬上行動,先在宗門找幾個合適的同門,在群玉山脈外設一收購點,把高價收購的資訊放出去,這個事你找人去辦。

然後你想辦法從資物堂租借出速度最快的飛舟,你來操控,我們一起出發,三個時辰就能抵達紫木宗,到達紫木宗後,由我跟他們負責收購靈獸內丹的長老親自商談,至於怎麼談,我心中已有定數,看他們提出什麼條件,再見機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