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這章內容比較極端,容易入妄,大家可以不看,看了也不要對這個世界產生任何質疑,該幹嘛幹嘛)

上一章,我講到了祛除惰性的辦法,就是活在當下,放眼未來。

你試想,以前去什麼地方,幹什麼活,或者很久很久以前受過的傷,又或者,想一下當年自己的寒窗苦讀……

在如今看來,你感覺累嗎?

或者換句話說,你除了一些模糊的記憶外,以前做過的,當時覺得很累的事,現在還有那種讓你身心疲憊的感覺嗎?

又或者說,你現在正在做一件你覺得“很累”的事,明天的你,再來看現在的你,還有這種“累”的感覺嗎?

惰性,與其說是法則,不如說是人性,隨著不同的人,不同的環境,做著不同的事而改變著。

祛除人性,才見本性。

我認為,當今社會,包括這個世界,都是病態的。

我們都源於“一”,每個人都身懷自己的天賦,偏偏有些人,用會不會爬樹來評判一條魚的能力,導致那條魚永遠都覺得自己是愚蠢的。

而這個小世界,無論是物質世界還是靈界,人們只認可三種天賦,一是學習天賦,二是商業天賦,三是人情世故。

沒有學習天賦,你在老師家長眼中,永遠是“笨小孩”;沒有商業天賦,你在親戚朋友眼中永遠是“打工仔”;沒有人情世故的天賦,你在上司眼中永遠是“愣頭青,犟種”。

我認為,把慾望當成夢想,把處事圓滑當智慧,把自己的懦弱當成穩健,是永遠也走不上修行之路的,就算走上了修行之路,你修到的盡頭,也只是你的慾望加上所謂的智慧和穩健綜合出來的盡頭,也還在法界之中。

我觀察過這個世界99%的修行者,他們自認為無慾無求,恪守清規戒律,實則不然。

我問過幾個你們眼中的“大神”,我問他,你為什麼想修行,他說“為了永生”。

還有“為了無敵”,“為了當官”,“為了更有錢”,“為了這個世界”,“為了我的活得更輕鬆”……

我想說,為了慾望罷了。

講到這裡,就有很多人會問,我不為了這些,我為什麼要修行,我修行有什麼必要?

有這個想法的人,我覺得你很可悲。

你為了永生,其實你本就是與天地同壽的,何談永生?

你的靈魂,包括你的肉體,都是你最初的原身“一”造就的,你認為的壽命,也不過是其他的“一”造成的勢力或者規則用來迷惑你的。

為了做官,為了有錢?

這個和為了你想讓你自己變成自律的人而去自律,是一樣的。

都是因為有很多“人”,就造就了很多“集體”,也有了很多的“官職”,“金錢”。

只要追溯本源,你就會發現,所謂的規則,所謂的對錯,愛恨情仇,恨別離,求不得等等,都是你自己閒得無聊,自導自演的戲碼而已。

如果世界上只有你一個人,那你還會想要有錢嗎?

你的錢拿來買什麼?

你還想做官嗎?

你能管誰?

偏偏這個世界的真相就是,就只有你一個人,包括你們認識的所有人,包括我,都是你的意識,都是這個大夢幻界裡你的夢鏡。

你也可以想象成,我們的本源“一”,入妄了,而我們就成了他入妄之後幻想出或者造就出來的產物,包括這個世界,都是“一”自己造出來的世界。

話又說回來,既然都是自己,大家本源都是一體的,那又為什麼要修行,又有什麼勤能補拙的意義?

我的回答是,我們這個世界,包括整個法界,你都可以想象或者認為,是“一”在悟道,創造出來,等“一”悟道結束,睜開眼睛的時候,我們就是“一”,我們就是本我。

而我們修行,就是為了迴歸“本我”,歸一。

不見本我,修行無益,不“歸一”,永遠都困在自己自導自演的世界中。

時間,空間,金錢,權利,永生的誘惑,永遠困擾著你,而你。

永遠都在這個大夢幻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