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房之內,帝乙正後卻是生產一子。

只見此子生得白白胖胖,很是可愛。

“哈哈——我帝乙第三子卻是出世了!我這三子,便取名為壽!”

帝乙看著這三子,大笑出聲,卻見少子殷壽嫩拳緊握一物,開啟其手,乃是一火紅色寶珠,頓感這少子不是凡人,剛一出世,便起了愛心將那寶珠鑲成項鍊,戴與殷壽項上。

便在此時,嬰兒殷壽雙目睜開,卻是明如秋水,黑白分明。

這殷壽出生沒有多久,便表現出了過人的天資,悟性奇高,力量奇大。

自從殷壽出生,卻是過了十七年了。

這一日,帝乙帶領文武百官,去御花園觀看牡丹花,殷壽自然也在其中。

正當眾人來到飛雲閣,看得起興,不料那房梁竟然斷塌下來,眾人大驚失色,帝乙尤其為甚。

正在這時,年方十七歲的殷壽卻是大步走到帝乙身前,紮了一個馬步,穩穩當當,雙手呈託天之勢,卻是托住了倒塌的樓閣,救了帝乙等人。

“哈哈——殷壽我兒,當年你手握寶珠而生,我便知你非常人,現如今你果然不負我望,竟然有如此神力,救了我等。”帝乙大聲笑道。

“大王,三王子驚世之才,定能夠保我成湯萬年基業,不如就此立為東宮太子!”上大夫梅伯、趙啟等人見帝乙喜愛這第三子,連忙上本奏道。

“好!我便立殷壽為太子,他日榮登大寶!”帝乙大聲說道,文武百官連連稱讚。

殷壽,便即成了太子。

帝乙在位三十年後,殷壽正式頂了他的職位,成了殷商第三十代君主,人稱紂王!

此時的大商,文有太師聞仲,武有鎮國武成王黃飛虎;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國。中宮原配皇后姜氏、西宮妃黃氏、馨慶宮妃楊氏,叄宮后妃皆德性貞靜,柔和賢淑,紂王坐享大平,萬民樂業,風調雨順,國泰民安,四夷拱手,八方賓服。八百鎮諸侯盡朝於商,有四路大諸侯,率領八百小諸侯,東伯侯姜桓楚,居於東魯;南伯侯鄂崇禹,西伯侯姬昌,北伯侯崇侯虎。每一鎮諸侯,領二百鎮小諸侯,共八百鎮諸侯屬商。大商在紂王之領導之下,好一番盛世強國,絲毫不像亡國之君。

一日,紂王在教場之上練箭。

“取寡人硬弓來!”紂王吩咐閹人道。

不一會兒,一眾閹人抬了一張硬弓過來。此弓乃是為紂王特別製造,沒有千斤之力,休想能夠拉開。

紂王紮了個馬步,單手拿起硬弓,搭上一支利箭,瞄準了靶心,拉成滿月,放手射出,卻是穿透靶心而過,眾下人交口稱讚。

“哼!”紂王卻是不滿意,竟然又命人取了一張硬弓,合在一起,再次搭上一支利箭,瞄準靶心,越拉越滿。

“嗡——”不料紂王力氣使得大了,竟然拉斷了弓弦。弓臂一張,弓弦以迅雷之勢,劃過了紂王左眼,頓時血如雨下。

“大王——”眾人驚駭,。慌忙叫御醫過來。

紂王登基不久,卻是失了左眼,戴上了眼罩。

“大王,明日乃三月十五日,女媧娘娘聖誕之辰,請陛下駕臨女媧宮降香!”一日上朝,一人出班,俯伏金階,高擎牙笏,山呼道。

“准奏!”紂王卻是答得乾脆,回宮之後,旨意傳出。

天子乘輦,隨帶兩班文武,往女媧宮進香。紂王乘輦,隨帶兩班文武,往女媧宮進香。

“哼!終於是到了關鍵時刻,就看女媧娘娘如何做了。”紂王面上不動,心裡不由得想到。

紂王徒步走入女媧宮中,見一帳幔阻步,後面首相商容啟奏道:“女媧娘娘尊貴異常,大王在帳外拜祭上香便是。”

“哦?比我這殷商大王身份還要尊貴?我卻是要見上一見,這女媧娘娘到底是何等模樣。”紂王說完,走上前去撕扯了帳幔,露出了女媧娘娘聖像。卻見女媧娘娘傾世之姿,紂王不禁看得呆了。

此舉卻是驚呆了一旁的首相商容,不知為何這一向賢明的大王,為何在關鍵時刻卻豬油蒙了心頭,說出做出此等有損女媧娘娘尊嚴之事,連忙上前跪倒道:“大王,您此舉卻是損了女媧娘娘威嚴,罪過不小,還不快快向娘娘請罪?”商容卻也是大膽,竟然直叱大王。

“這便是罪過了?我卻是不這麼覺得!只有三月十五日才為女媧娘娘上香,才真個是罪過了女媧娘娘!來人,將女媧娘娘聖像抬入我寢宮之中,日日受我上香,以表誠意!”紂王大笑道。

“大王三思啊,大王三思!”商容大驚,連連勸阻,紂王只是不聽,回了寢宮,叫來姜後、黃妃楊妃等等,竟然當著女媧娘娘聖像,開起無遮大會起來。

“砰——”女媧宮中,女媧娘娘大怒,狠狠拍了雲床一下,顫抖不已。

“來人!取我招妖幡來!”

“是!”

不一會兒,那新收的童女彩雲,卻是取來了一金色大葫蘆。女媧娘娘揭起葫蘆蓋,用手一指,葫蘆中頓時有一道白光,其大如椽,高四五丈有餘。白光之上,懸出一面來,光分五彩,瑞映千條,名曰“招妖”,便是那招妖幡了。

“金羽,取了這幡,到宮外搖上三搖。”女媧娘娘吩咐金羽仙道。

金羽仙自然領了旨意,到宮外搖幡去了。

不一會兒,宮外卻是聚集了無數妖類,皆俯首跪下。

“軒轅墳中三妖伺候,其餘諸妖各自回去吧。”

聽了此話,那千年狐狸精、九頭雉雞精與那玉石琵琶精留了下來,其餘諸妖散去。

“三妖聽吾密旨!成湯氣運黯然,當失天下;鳳鳴岐山,西周已生聖主。天意已定,氣數使然。你三妖可隱其妖形,託身宮院,惑亂君心;俟武王伐紂以助成功,不可殘害眾生。事成之後,使你等亦成正果。”女媧娘娘說完,三妖叩頭謝恩,化清風而去。

浩浩蕩蕩的封神大戰,卻是正式開始了。

金鰲島上,通天教主走到三窟山外,大呼一聲“師弟”。

眾人不解,怎麼這三窟山上還有與師尊同輩之人?

“師兄來了啊。”三窟山上,一股浩大聲音傳出,竟似那洪鐘大呂,聲波一陣陣傳出,整個金鰲島都彷彿抖了幾抖。

“我知你已經出世,但任我如何算計,都未有任何頭緒,卻不知要如何幫助與你。”通天教主大嘆一聲。

“師兄不必為此事勞心,我之一切,皆已妥當。倒是師兄近日就會有一番麻煩,卻是另師弟擔心不已。”那聲音答道。

“哦?想我聖人之尊,有何麻煩?”通天教主一奇道。

“唉!不日便會有封神大劫,到時候仙凡兩道皆在劫中,如果師兄處置不當,卻是要讓本門弟子遭了劫數。”那聲音嘆息道。

通天教主若有所思,這封神大劫,自己自然知曉,卻不知會有何麻煩之處。卻見得天邊一片雲彩飄落,到了通天教主身旁,口呼“師兄”。

“昊天師弟不在湯谷凌霄寶殿享樂,來我金鰲島作甚?”通天教主問道。

“好叫師兄知道,鴻鈞老師重開紫霄宮,要六位師兄師姐前去小聚,說有事情相商。”昊天正色道。

“唉!”三窟山再嘆一聲。

“師兄,這是?”昊天一驚,這聲音怎麼看怎麼像是三窟山自己發出的,難道這座大山自己修成了精?這真是聞所未聞了。

“此事我已明瞭,馬上就去。師弟先行回去吧。”通天教主不想多言,卻是下了逐客令。

“是。”昊天無法,駕雲飛走,也不知是去了其他聖人處,還是回了紫霄宮或者那湯谷的大雄寶殿。

“看來師弟擔憂的,便是此事了。不過師弟放心,只要弟子入了我門,必不會令他們遭了劫數。”通天教主說完,卻是直奔紫霄宮去了。

“但願如此……”

紫霄宮中,鴻鈞道祖當年欽點之六聖,卻是齊聚了,隱隱分作四個陣營,太上老君、元始天尊一營,接引道人與準提道人依舊是一條褲子,通天教主一營,女媧娘娘乃是女流,自然各自一營。

“老師聖壽!”鴻鈞道祖現身,眾生紛紛施禮。

“爾等不必多禮。”鴻鈞道祖此時,卻是與第一次講道之時,有了極大的變化,似聖人,非聖人。

“老師找我等前來,所為何事?”眾聖明知故問道。

“天地之間,存有大道億萬條,雖不能成就混元聖人,卻也足以讓修行之人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世俗凡人之因果有六道輪迴演化,由地府有司監管;而修道有成之輩,卻是不能由輪迴監管因果。修為高深之後,無了生死,卻也需有那殺劫,然而多有人隱匿不出避了殺劫,殺劫積累之下,終須歷劫方能保命!天地間眾生的因果劫難都需完結,否則多番積累之下,必然引發天地大劫之無量大劫,使天道受損,終歸不美。爾等雖為聖人,卻是虛空不破,天道不毀,方能安身無量量劫不滅,還須應了此事。”鴻鈞道祖說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