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寺人闌的恐懼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意思 誰煮浮塵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隨即鋒鏑又是“呲”的一聲,立時間,硬生生地將寺人闌腦袋上的髮髻撕碎得七零八落,冰冷的鋒鏑偏差了一分一毫,竟然緊貼著他的頭皮從髮髻中貫穿而過,立時被解開束縛的長髮立即凌亂的散落開來,讓他整個看起來像披頭散髮的乞丐一般。
寺人闌被突如其來的冰冷鋒鏑給嚇蒙逼了,當過了兩三秒,回過一點神來,見到眼前的寺人驛已經被一箭貫穿了腦袋斃命,而他的小命也是差了分毫也要被冰冷的鋒鏑收了見閻王。
此刻心有餘悸的寺人闌,臉上已經是一副駭然無血色的模樣,頭皮上因為鋒鏑擦過捲走了不少頭髮,一時間是火辣辣的一片,連胯下也是不爭氣“嘩嘩啦啦”的一大浮白。
被嚇傻了的寺人闌,頓時便抓不住手裡的嗣君令牌及裝著靈食的漆食盒,目瞪口呆地一屁股傻坐在地上,但看著正邸門縫中晃動的人影,顫抖不已。
狼狽至極的坐在地上半晌,這才從驚恐的清醒過來,一種不好的預感襲上他的心頭。
“這怎麼可能,這怎麼可能,神魂潰散修為盡失的長君子,居然還有力量握得住弓箭,難道他是裝的。”寺人闌想即此,心中立即咯噔一下,一種不好預感襲上心頭。
“完了!完了!我如此得罪他,這輩子怕是完了!”
……
而那七八個與寺人驛一同踢打寺人克的奴僕寺人,此刻也被夜未央從門縫中射出這一箭徹底嚇破了膽。
這些寺人奴僕不傻,見風使舵的他們當然知道能在後院能使用如此強弓之人,一個個驚慌失措的抱頭鼠竄,生怕自己成為下一個被射目標,哪還敢在正邸的大門前多作停留,頓時一溜煙的人鳥作散。
寺人闌作為家中老奴,隨二夫人見過一些世面,但看到寺人驛在他面前慘死不過片刻鐘,已經從嚇得靈魂出竅的狀態中回過些神來,哪還敢待在這兒,攬著溼漉漉的袍子,也顧不得丟下的令牌與食盒磕磕絆絆的扶著院牆跑路了。
但扶牆逃跑中的寺人闌,心中卻是掀起一陣狂風巨浪,想到今後夜未央成為宗君的局面,其心中已經是且驚且恐到了極點,因為他清晰的從方才的那隻箭中感到充足的陽氣,顯然那個他口中廢物的長君子,恢復了一些神魂與修為。
作為府邸中侍奉二夫人十餘年的老奴,他政治嗅覺還算敏感,當然清楚一個完好如初的嫡長君子意味著什麼,若是嫡長君子真完全恢復了神魂和修為,按照宗法制“有嫡立嫡”的原則,嫡長君子便能輕而易舉保住了他嗣君的地位,其作為嫡長子不出意外,將來一定會繼承夜氏宗君之位,成為夜氏手握生殺予奪大權之人,而自己這般欺凌羞辱於他,想必將來一定會被其秋後算賬,而到了那時他將會死無葬身之地。
一想及這般不堪設想的結局,寺人闌的內心徹底繃不住了,回想他年少時居鎮南城郊之閭左,因父母早逝而孤苦伶仃,被惡霸搶奪了微薄的家產,一年四季衣食無著落乞食閭里,過著有上頓沒下頓挨餓受凍貧賤的日子。
而看著鎮南城繁華的街道上乘著高大檀車的貴族子弟,駕車出東門驅犬放鷹打獵,在披堅執銳奴僕家兵的簇擁下威風凜凜,讓陷入困頓的他心生羨慕,幻想有一天自己也可以像貴族子弟一樣坐在高大的四驅檀車之上馭馬馳騁,像他們一樣風光無限。
那時候的他便暗自發誓,自己也要像這些貴族一般,出行逐獵有車馬奴僕相隨,居家有豪宅及千畝良田,開飯也有靈食八珍及眾多珍饈相佐。
為了遙不可及的榮華富貴夢想,年少的他一咬牙,狠心割了命根子成為寺人投效到黃氏一族為寺人,而後與黃氏千金小姐陪嫁到夜氏,勤勤懇懇幹了二十餘年,如今好不容易才混到如此大奴管家的地位,眼看就要隨二君子成為嗣君熬出頭,一人得道雞犬升天,可如今卻是棋差一著,想不到神魂潰散的長君子居然恢復得如此之好,讓他有些後悔如此欺辱於長君子。
可是這花花世界他還沒享受夠,他還不想死,想像貴族一般享受奢侈的生活,想到如此,寺人闌的眉目之間立時露出森然寒意,冷冷攥著拳頭道。
“長君子,你我之間既然已無迴旋餘地,別怪隸臣心狠手辣,你若不死,我將來還有活路嗎!”
……
夜未央看著寺人闌惶恐扶牆的樣子,終究還是心慈手軟,沒有射出第二發索命箭,因為自前世以來,他還是頭一次親手剝奪了他人的性命,雖然是為了救寺人克而不得已為之,但他的心中一時半會也邁過不了這個坎,要知道他前世是屬於“君子遠庖廚,見其生,而不忍見其死。”的存在,單是為了煲湯殺只雞都猶豫了許久。
夜未央面對一隻雞都是如此婦人之仁,何況是面對活生生的人,要不是自己方才“怒從心頭起,惡從膽邊生”為了救危在旦夕的寺人克,他哪會有膽量張弓搭箭取人性命,不過也是這空氣中的血腥味道,也漸漸啟用夜未央心中的沉寂已久的野性。
此刻又看著倒在地上傷痕累累的寺人克,夜未央心急火燎的推開大門跑了出來,一把將被打得鼻青臉腫、渾身鮮血的寺人克背了起來,當然自己的嗣君烏木令牌不能落下,但看著倒斃在地上寺人驛以及打翻的食盒,他也是不由的搖了搖頭,這寺人驛這廝得志便猖狂,自己作死以恩將仇報,如此下場怨不得誰。
揹著寺人克回到臥房,夜未央便將他放在自己的臥榻上,然後給寺人克服下一顆通感期藍階化傷丹,休息了一個時辰,隨著活血化瘀的藥效發揮作用,那被揍得鼻青臉腫寺人克才慢慢的清醒過來。
當寺人克迷迷糊糊的抬頭一看,發現長君子夜未央居然斜靠在臥榻邊上為他處理身上的傷口,尤其長君子臉上那一絲不苟認真的神色,顯然是沒有把他當作僕奴,讓受委屈的寺人克大受感動的哭了出來,連忙要從夜未央的臥榻上爬下來跪謝。
“長君子,這使不得,怎能讓您千金之軀來服侍卑賤若螻蟻的隸臣。”
“克,你也是為了我的口腹之慾才捱了毒打,我怎麼能把你棄之不顧,別和我見外,你就放心養傷吧。”
寺人克聽夜未央這麼一說,頓時眸子中湧出淚水,回想起方才被寺人驛及寺人闌等人毆打,是長君子出手把自己給救了回來,還給自己服用了珍貴的丹藥。
“長君子,寺人驛那些人呢,他沒有為難您吧……”
夜未央搖了搖頭,用沒有任何表情的口氣說道:“他沒有為難我……”
寺人克見夜未央漸漸冰冷且嚴肅的表情,又看見了床榻邊上漆案上擺放著的犀首黑弓,和夜未央右手拇指上醒目的銅扳指,以及方才自己昏厥之時,好似聽到的箭矢破空聲,如此種種寺人克便猜到了大概,長君子居然為了卑賤的他動了弓矢。
夜未央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漬,花了一個時辰來清理完寺人克身上的內外創傷,而到現在午後十分,也還未吃到一口飯食,尤其是他涅槃之體如狼似虎的消耗,讓腹中空空如野的夜未央實在是坐不住了,便要起身去庖廚為自己及寺人克尋些飯食果腹。
然而夜未央才推門而出,走到大廳的屋簷下,便聽到正邸大門外又傳來一陣喧囂聲,當然聽此聲他也熟悉,不用懷疑便是昨日被自己吐了一臉的二弟夜洸。
“夜未央!給我滾出來!”
“殺死了我的僕奴,難道就不給我一個交代嗎!”
寺人克也聽此音,便知道是寺人闌到二君子夜洸那惡人先告狀,見夜未央仍要出去,連忙從臥榻上起身追了出去,便一把拉住夜未央的衣袖。
“長君子,此事由隸臣而起,讓隸臣出去,給他們一個交代吧。”
夜未央搖了搖頭,看著對自己忠心耿耿的寺人克,寬慰的道:“克,一人做事一人當,既然是我射殺那背主惡奴,便由我出去好了,何況我現在還是夜氏嗣君,量二弟也不敢真的對我動手。”
“克,你回去榻上休息就好了,不過他們都打到院裡了,我還能躲哪裡,若那王八蛋再進一步,我豈不是要獻出項上人頭!”
夜未央知道現在表面是爭一口氣,實際上是權力之爭,二弟夜洸如此上門挑釁,不光是為了教訓他,而是讓整個夜府上下看看誰才是真正的主人。
所以夜未央已經是無路可退,以嫡長子嗣君的身份向庶子退卻,這是不成體統的,如此他在夜氏如何能服眾,他前世就知道“以鬥爭求和平,則和平存,以妥協求和平,則和平亡。”,以前世為鑑,綏靖妥協從來換不來和平,躲避從來只能讓敵人越發的得寸進尺,所以他已經沒有退路,哪怕是捱了毒打他都的勇敢面對,這才是人生的涅槃!無怨無悔的向死而生。
夜未央沒有選擇躲避,而開啟正邸大門,大大方方的走了出去,站在門前臺階上微微低頭一看,見到的來者便是昨日被自己噴得一臉的二弟夜洸,不過觀其臉色比昨日還難看上一分。
夜洸見到夜未央親自來開門,倒是有些意外,若按他所想現在這廢物兄長哪敢與他相提並論,也是很不客氣,在眾奴僕的簇擁下大搖大擺的走入庭院內。
此刻站在夜洸身側最近的人是寺人闌,那肥胖的圓臉上的一雙小眼睛,像一條毒蛇一般陰惻惻的盯著夜未央看,那肥厚的嘴唇之下,也是一副咬牙切齒。
夜未央見狀也有些愕然,著實沒料到夜洸興師問罪來的如此之急,不過他也知道方才自己差點一箭要了寺人闌的小命,與寺人闌這傢伙顯然已經是結了不死不休的樑子,現在夜洸這般氣勢洶洶而來,想來他在背後沒少添油加醋的煽風點火。
而在夜洸一行人身後的四名下人正抬著一條擔架,用一張破席子蓋住了方才被自己射死的寺人驛。
夜洸見夜未央從容不迫的給自己開門,很是意外的打量了現在還赤著胳膊的兄長,昨日這傢伙還躺在臥榻噴了他一臉,讓自己狼狽之極還發作不得,可怎麼僅僅半天就能恢復到這般行動自如。
夜洸原本還不相信寺人闌所說,但現在一看,兄長果真如寺人闌所說,短短一日恢復到行動自如的狀態,這讓他有些不淡定,難道兄長真的是裝病,但用神識法一探,發現兄長的修為如假包換的通感期六階,便讓他也有些微微緊張。
但轉念一想,神魂潰散並非是不能修煉,而是修行的速度極為緩慢,他兄長這般,想來一輩子也無法突破築基期,如此便是對自己毫無威脅,現在看來寺人闌是多慮了,他這廢物兄長還翻不了天,對他最有威脅的還是三弟夜滔。
夜洸微微皺著眉頭的打量著夜未央,對這兩日發生的事情十分不滿,雖然這廢物兄長已經對他構不成威脅,但昨日膽敢把髒東西噴在自己臉上,以及今日射殺了自己奴僕,顯然是沒把他放在眼裡,若不好好教訓一番,挫挫這廢物的銳氣,作為未來宗君的顏面何在。
打量片刻之後,夜洸又發現廢物兄長的右手拇指上竟然還帶著銅扳指,這傢伙居然連裝都不裝了,這讓夜洸很不爽,便不屑的冷哼道:“原來真是你這廢物射的啊!一天不見能耐了,見本君子連袍子都不穿,不成體統,我還以為哪來的叫花子,住進我夜氏的正室之院。”
夜未央聽夜洸如此說,反倒是自嘲的一笑道:“洸弟,兄長我若是嫡出叫花子,那你豈不是叫花子庶出的臭弟弟,這麼說來你連我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