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章 四個皇帝開始揍人。
一塊玉我穿越清朝的小說 姜塊子T298 加書籤 章節報錯
聽完順治帝和洪武帝的一番客道,我心中的猶豫如陰霾被狂風驟然吹散,再無半分遲疑,對著玉佩中神秘女人說道:“煩請先送吾等去永樂朝吧,就定在永樂五年。”
玉佩中神秘女人那輕柔而悠遠之聲悠悠傳出:“那好吧,吾這便送汝等去永樂五年。”
神秘女人之話語猶如悠悠鐘鳴,清晰地在朱元璋之宮殿之中迴盪開來,在場之人皆聽得真真切切。太監們個個驚得面如土色,朱元璋那原本威嚴無比之臉上此刻滿是驚愕之色,他那兩條濃密之眉毛緊緊擰在一起,猶如兩條糾結之黑蟒,雙眼瞪得滾圓,嘴唇微微顫抖著,喝道:“何方神聖,竟有如此神通?”順治帝亦露出難以置信之神情。
朱元璋連忙說道:“神仙,您可是神仙?能否大發慈悲,將此時之老四也一併帶上?”其言語之中滿含急切與殷切期待,言罷,他不自覺地向前跨出一步,雙手抱拳,身子微微前傾。
玉佩中神秘女人毫不猶豫地應道:“可以,吾這就將這個時期之朱棣帶來。”
話音剛落,一個神秘莫測之漩渦憑空乍現,洪武朝時期之朱棣瞬間出現在眾人眼前。他一臉茫然無措,目光中滿是疑惑與不解,急切地環顧四周,全然不知自已緣何會置身於父皇之宮殿之中。
朱元璋趕忙開口向他詳述了這匪夷所思之來龍去脈,朱棣這才如夢方醒,拱手正色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朱元璋神色凝重,沉聲道:“咱曾多次苦口婆心反覆叮囑,絕對不許自家人自相殘殺。可朱允炆即位之後,竟將咱之話全然拋諸腦後。削藩之舉,倒也罷了,畢竟他或許擔憂自已難以掌控諸多藩王。但此廝竟如此心狠手辣,若吾所料不錯,那自焚而死之想必是老十二。如今,咱要帶著你去尋未來之你,定要好好懲治一番大明後世那些不肖子孫。”說這話時,朱元璋額頭上之青筋暴起,右手用力地在空中揮舞著,彷彿在指責著什麼。
朱棣滿臉憤懣,怒聲道:“允炆竟如此殘忍無情,爹,兒臣一心只求為大明戍邊守土,何錯之有?他逼得兒臣日後裝瘋賣傻,最終不得不舉兵造反。”
朱元璋長嘆一聲:“標兒去了,咱妹子也走了,咱之雄英亦離咱而去,皆是咱選錯了人吶。待到了永樂朝,帶上未來之你,咱就去教訓他一番,而後這大明江山,咱順理成章地交予你了。”此刻,朱元璋之眼神中流露出深深之無奈與悲慼,他緩緩低下頭,雙手無力地垂在身體兩側。
朱元璋轉過頭對著吾說道:“姑娘,咱們即刻出發吧,就去永樂五年。”
吾微微頷首示意,剎那間,一個巨大之旋渦憑空湧現,將吾、朱元璋、洪武朝時期之朱棣、順治帝盡數捲入其中。
當吾等再次睜開雙眼,看到的是四十多歲之朱棣,他身著華麗無比之龍袍,安然坐在自已宮殿之中,邊悠然自得地喝著香茗,邊全神貫注地理政。
朱元璋瞪大了雙眼,怒目而視著永樂帝,他氣得鬍鬚都在微微顫抖,大踏步走上前,永樂帝難以置信地看著眾人,用力晃了晃腦袋,滿心狐疑:“朕莫非是太過勞累?怎會瞧見爹?還有年輕時候之自已!”
朱元璋走上前,冷聲說道:“哼,咱之永樂大帝這是怎的了?竟連你老子都不認得了?”言罷,朱元璋抬手便是一記重重之巴掌揮下,那手掌帶著呼呼之風聲。
永樂帝瞬間愣住了,那臉上之表情仿若凝固了一般。
年輕之朱棣和順治帝二人經過一番詳盡且急切之解釋,永樂帝這才如夢初醒般徹悟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朱元璋說道:“咱不怪你造反,咱知曉你也是被朱允炆那個小兔崽子逼得走投無路了。咱今日得益於神仙襄助,要帶著你去建文朝,狠狠教訓那個混小子一通。”
聽朱元璋說完之後,吾緩緩說道:“永樂帝、年輕之永樂帝、順治帝、洪武帝,咱們現在要去之是康熙朝,就去康熙二十五年吧。”
公元 1686 年 7 月 6 日之夜晚,年僅 33 歲之康熙正坐在金碧輝煌、莊嚴肅穆之宮殿之中。這座宮殿高大巍峨,雕樑畫棟,燭光搖曳,將殿內照得一片通明。康熙身著繡有精美龍紋之黃袍,端坐在寬大之龍椅上,面前之桌案上堆積如山之奏摺。
他正專心致志地批閱著奏摺,眉頭緊蹙,神色嚴肅。看到諸多奏摺皆寫著“皇上吉祥”“皇上吾之摺子您看到了嗎”,批閱了好幾張皆是如此,康熙終於忍不住抓狂起來,他將手中之奏摺猛地扔在地上,衝著貼身太監憤怒地斥道:“這幫大臣是瘋了嗎!天天皇上吉祥,天天皇上吾之摺子你看到了嗎!無事就不要上奏摺了!這不給朕找麻煩嘛。”
貼身太監嚇得臉色蒼白,趕忙彎腰撿起地上之奏摺,戰戰兢兢地說道:“皇上息怒,保重龍體啊。”
康熙無奈地嘆了口氣,揉了揉眉心,說道:“把這杯茶重新滿上。”
正在這時,大殿之中突然出現了一個閃爍著奇異光點之巨大漩渦,光芒耀眼,風聲呼嘯。
朱元璋、年輕時期之朱棣、順治帝、永樂帝還有吾瞬間出現在宮殿之中。康熙之貼身太監驚恐萬分,大喊了一句“有鬼呀!”就雙眼一翻,暈倒在地。
康熙更是瞪大了眼睛,難以置信地看著眼前這幾個人。他之臉上滿是震驚和疑惑,嘴巴微張,身體不由自主地向後靠去。
他滿臉疑惑地說道:“爾等是何人?竟敢擅闖皇宮!”
順治帝不緊不慢地走上前去,神色從容,說道:“你可識得朕?”
康熙一眼看過去,發現這個年僅十歲之孩子和自已小時候頗有幾分相似,再看孩子腰間之玉佩,瞬間蒙了。他之身體開始顫抖,聲音也變得哆哆嗦嗦:“您……您……您……是皇阿瑪!”
順治帝說道:“正是朕,你站起來,朕有話與你說。”
於是,順治帝將穿越時空到洪武朝一直到康熙朝,包括後世昏君們之所作所為詳細地講述了一遍,從晚清政府之腐敗無能,到割地賠款、喪權辱國,再到八國聯軍侵華等一系列慘痛之歷史。康熙聽後怒不可遏,他猛地站起身來,雙手握拳,大聲說道:“真沒想到這後世之君竟如此窩囊。”
順治帝介紹道:“這位乃明朝開國之君朱元璋、這位乃洪武朝燕王朱棣、這位乃永樂朝永樂帝、這位乃仙女姐姐陳雪。”
康熙知道了這位陳雪要帶著大家從明朝開始直至清朝教育後世諸多昏君,也憤憤不平地說道:“朕亦去,朕倒要看看這後世之君是如何將江山斷送且毀於一旦之,到時皇阿瑪原諒朕要揍人了。”
年僅十歲之順治帝義憤填膺之樣子說道:不止你要揍人,朕也要揍人,太令人生氣了。
朱元璋說道:好,康熙帝有魄力!咱們挨個兒之揍,誰也別手軟!
吾說道:既然人都到齊了,那咱們就去建文朝吧,就去朱棣造反時間段。
眾人聞我之言,遂一同穿越至建文朝。旋渦將眾人傳送至建文朝甫一落地,便見建文帝正於殿中愁眉緊鎖,似在籌謀何事。
朱元璋一見建文帝,怒不可遏,大喝一聲:“逆子,你乾的好事!”
建文帝驚惶轉身,見眾人來勢洶洶,頓時面如土色,囁嚅道:“皇祖父,此乃何意?”
永樂帝冷哼一聲:“你削藩之舉,逼得諸王惶惶不可終日,我裝瘋賣傻亦不能逃此劫難,你之過錯,罄竹難書!”
建文帝強自鎮定,辯解道:“諸位叔伯擁兵自重,威脅朝廷,我若不削藩,這大明江山如何穩固?我之所為,皆是為了祖宗基業著想。”
康熙帝亦怒目而視:“你這無能之輩,因一已之私,亂了朝綱,致使天下大亂。削藩之事,豈能用如此粗暴急切之法?”
年僅十歲的順治帝雖年幼,卻也氣鼓鼓地指責道:“你這糊塗君主,壞了祖宗基業。”
朱元璋更是氣得渾身發抖,指著建文帝罵道:“朕將皇位傳予你,你卻如此胡作非為。削藩之事,操之過急,不謀定而後動,實乃大錯!你口口聲聲為了祖宗基業,卻險些將這大好江山斷送!”
建文帝仍欲狡辯:“皇祖父,孫兒一心為國,只是方法有誤,還望皇祖父寬恕。”
朱元璋怒極,吼道:“休要狡辯!你看看你把這朝廷弄成了什麼樣子?”
言罷,眾人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怒火,一擁而上,對建文帝拳腳相加。建文帝被打得抱頭鼠竄,哀嚎連連,身上的龍袍也變得凌亂不堪。他原本白淨的臉上佈滿了青紫的瘀痕,嘴角滲出血絲,眼中滿是驚恐與絕望。
然而,建文帝仍不死心,喊道:“我乃名正言順之君,你們如此對我,是大逆不道!”
眾人聽聞此言,更加憤怒,再次對他一頓暴打。
永樂帝邊打邊斥道:“你這不知悔改的東西,還敢自稱名正言順?你逼得我走投無路,今日便是你的報應!”
建文帝被打得在地上翻滾,求饒道:“饒了我吧,我知錯了,我知錯了!”
朱元璋喝道:“此時知錯,已晚矣!”
毆打許久,朱元璋終於喝止眾人,厲聲道:“即日起,廢除你這昏君之位,將皇權交予老四朱棣,若有違抗,定不輕饒!”
建文帝癱倒在地,如喪家之犬,再無半分帝王之氣,只得乖乖交出皇權。
年輕的朱棣接過皇權,跪地謝恩,發誓定當重振朝綱,開創盛世。
我看教育建文帝也差不多了,也廢除他的皇位了便說道:諸位皇上,事情已經解決完了,咱們就去下一個時空吧,就去正統朝吧。
朱元璋眉頭緊皺,問道:“這正統朝皇帝又有何不妥之處?”
永樂帝也面露疑惑:“莫不是又幹了什麼荒唐事?”
陳雪微微嘆氣,說道:“朱祁鎮啊,他輕信宦官王振,草率親征瓦剌,導致土木堡之變,明軍精銳盡喪,自已也被瓦剌所俘。國家陷入危局,朝綱混亂。後來雖被迎回,卻又發動奪門之變,復位後殺害忠臣于謙,實乃昏庸之舉。”
朱元璋聽後,怒目圓睜,大罵道:“如此糊塗君主,置江山社稷於不顧,簡直是大逆不道!”
永樂帝也是滿臉怒容:“我大明怎會出此不肖子孫,真乃家門不幸!”
康熙氣憤地說道:“如此昏君,當狠狠教訓!”
順治帝攥緊拳頭:“朕也忍不了,定要讓他知曉過錯!”
眾人皆表示下一個要揍的就是朱祁鎮。
我說道:“那咱們這就出發,去正統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