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璇璣和司鳳在制定計劃時,面臨的最大的兩個問題。

一是如何才能見到褚皇?

二是,如何才能讓誠王開啟宮門?

誠王的人把守著宮門,他們的救兵再多,開不了城門也是無濟於事。

可是,按照誠王的謹慎,一般的理由肯定不行。

當時誠王來的太快,璇璣只想到了‘用玉璽換取見褚皇一面’的辦法,還沒想到讓誠王開啟宮門的辦法。

所以她才和司鳳約定說,隨機應變。

可璇璣知道,計劃趕不上變化。

璇璣擔心司鳳會有危險,所以將‘假死之法’告訴了司鳳,就是為了讓司鳳在危急時刻保命的。

而她也是被禁軍統領帶著去見父皇的路上,才想到用自已的‘性命’來換取誠王開宮門的辦法的。

作為嫡長公主,按照皇室規矩,她的靈柩定然是要送往皇陵安置的,享有從宮門正門出去的資格。

屆時宮門大開,便是皇陵中這些親衛入宮的最佳時機。

事急從權,她當時根本來不及告訴司鳳,以至於司鳳在看到她‘自盡’時,一副萬念俱灰,恨不得跟自已去了的模樣。

要不是自已給了司鳳一個眼神,提示了他一下,那個傻瓜怕是要心痛死了。

果然,她家司鳳就是聰明,看到自已傷到的位置,頓時明白了自已的計劃。

司鳳本也是準備勸說褚皇用‘禪位詔書’換取璇璣風光大葬,進而出宮門的機會的。

卻沒想到褚皇率先跟誠王談了條件,所以司鳳也就繼續裝自已的‘萬念俱灰’了。

璇璣跳下靈柩,來到了誠王和司鳳的身邊,誠王看著璇璣,壓著怒意道。

“本王明白了,這都是你們的計劃,你詐死就是為了讓本王開啟宮門,好讓那些兵馬順利進宮”

“你說無親無情便沒有軟肋,你錯了,人只要有慾望,有所求,有在意之物,就必定有軟肋,你一心想要得到皇位,皇位,就是你的軟肋”

“是本王太心急了,竟中了你們的奸計”

“是你低估了這世間的感情,親情和愛既是軟肋,也是盔甲,為了守護在意之人,可以付出一切的勇氣,你對感情嗤之以鼻,不屑一顧,自然理解不了這種感情”

“你少拿那套情深義重的感情來教訓本王,說到感情,你別忘了,皇兄可還在我手中呢!你不顧及自已的性命,難道就不顧及你父皇的性命嘛?”

璇璣聞言,嗤笑一聲,開口道。

“是麼,那你轉頭看看,身後站著的人是誰?”

聽到璇璣的話,誠王顧不得司鳳還架在他脖子上的劍,當即轉頭望去。

看到來人時,誠王的瞳孔一縮,眼中的震撼不比看到璇璣‘死而復生’少半分。

此刻,褚皇被人扶著一步一步朝著璇璣他們走來,而扶著他的,正是禁衛副統領。

見到褚皇,除了誠王的手下,其他人都下跪向褚皇行禮。

誠王看著走近的誠王,又瞅到一旁的副統領,開口問道。

“你,你怎麼會在這兒?禁衛統領呢?”

“為虎作倀之人,下場自然是死路一條”

這句話是副統領回答的。

禁軍統領是被禁軍副統領解決的,褚皇也是他帶人救出來的。

副統領好歹也當了那麼多年的副統領,也是有幾個值得信任的手下的。

副統領是昨晚才知道璇璣和司鳳的計劃的,自然也知道了璇璣並非真的逝世。

當然,是司鳳告訴他的,畢竟璇璣還在棺材裡躺著呢!

在得知璇璣的死訊後,副統領徑直跑到璇璣的靈堂前,想要為璇璣上香。

璇璣‘自盡’後,司鳳遣走了所有的人,只他一人在靈堂裡陪著璇璣。

誠王看著司鳳那副‘生不如死’的模樣,便也同意了。

而副統領是唯一一個被司鳳允許進入靈堂,為璇璣燒香的人。

誠王知道副統領是璇璣身邊的人,上炷香也在情理之中。

不過為了以防萬一,誠王還派了手下去秘密監聽他和司鳳的對話。

據手下人稟報,副統領一進去就詢問公主的死因,司鳳也如實告訴了他。

副統領聽後,沉默了片刻,為璇璣上了香後就離開了。

跟宮裡要了好幾壇酒後,回了自已的住處,接著就一罈一罈地開始灌酒,嘴裡還在責怪自已,沒有保護好公主,最後就醉過去了。

喝了那麼些酒,起碼要睡上一整天,所以他們並沒有再把精力放在副統領的身上,卻不想,竟留下了禍患。

副統領跟司鳳的對話是確確實實的,只是在副統領在給璇璣上香時,司鳳趁機塞給他一張紙條。

憑司鳳的武功,瞞著誠王的耳目,做到這一點並不難。

副統領雖然因璇璣的死而自責和悲傷,但好歹做了多年的副統領,當即就意識到了什麼,不動聲色地將紙條藏了起來。

副統領很清楚誠王會派人跟蹤他,便故意演了一出‘醉酒’的戲給那些人看,果然,他們上當了。

副統領在確定沒有人在監視之後,這才拿出了司鳳遞給他的紙條,準備看上面的內容。

看完紙條上所寫的內容後,副統領忍不住吞嚥了一口唾沫,著實消化了好一陣。

敢情,從頭到尾,公主和將軍他們倆都是在演戲啊?

怪不得,公主之前說,只要她在一天,誠王就別想登上皇位。

如今看來,公主所言非虛了。

跟他們比起來,自已這場醉酒的戲,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了。

更讓副統領歡喜的是,公主並沒有真的離世,這才是最好的訊息。

除此之外,紙條上還交代了他的任務,就是趁著靈柩出宮之際,誠王的大多數手下都佈置在宮門口時,帶人救出褚皇。

副統領按照紙條上的地址,帶人找到了被禁衛統領看守的褚皇,一番打鬥之後,將禁軍統領斬於劍下。

副統領的武功,其實從來不在禁衛統領之下。

只是因為禁衛統領一慣心眼狹小,毫無容人之量。

為了不讓別人動搖自已的地位,只要底下人的武功比他高,能力比他出眾,便會遭到他的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