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芳在潘美北方哈爾濱總部,可以說是風生水起了。

馬伯文離開了潘美北方總部。

李寒峰被潘美開除,趙甜也受到了潘美的處罰。

王傑輝最後調到瀋陽分公司也沒有落下好,結果在酒吧鬥毆中被打成重傷,醫院住院期間傷重不治身亡。

唯有宋芳算是善始善終了。

宋芳現在是,潘美北方哈爾濱總部的一名高管了。

主要的工作依舊在掌管人事。

人事工作也是宋芳的特長,這麼多年來,她一直乾的就是這一行。

不過現在宋莊的手中權力非常大,因為現在哈爾濱是潘美的北方總部廠房,除了原來的洗髮水和沐浴露這些生產車間之外又增加了,女性化妝用品的生產線。

車間的工作人員非常的多。

再加上宋芳現在要管理北方潘美總部屬下的很多公司,比如說蘭州分公司呼和浩特市分公司,以及瀋陽分公司等等,這些公司的人事都歸宋芳管理,宋芳手握人事大權,可以說得上是大權在握。

順宋芳的情感生活,也不算不算順利,相繼談了兩個男朋友,最後都崩了。

最後宋芳找了一個很普通的人,這個人就是機場的地勤,負責安檢的工作人員,只不過也算是個小領導,手下管理著幾十人。

宋芳給馬伯文打電話就是告訴馬伯文,他快要結婚了,讓馬伯文去參加他的婚禮。

為了讓馬伯文能去參加婚禮,宋芳故意說自己婚宴規模辦的非常小,也沒有叫潘美公司的人。

順宋芳一直聯絡馬伯文卻聯絡不上。

馬伯文一直忙著這50萬元現金的事,也跟趙甜在交流。

所以沒顧得上回復宋芳的簡訊。

想當初馬伯文來到潘美哈爾濱分公司的時候,宋芳對馬伯文非常的上心。

可是後來宋芳也想明白了,自己比馬伯文大那麼多,而且馬伯文對他一點意思也沒有,再者就是宋芳跟王傑輝的事情暴露出來之後,宋芳覺得自己跟馬伯文絕對不可能走在一起。

已經很長時間沒有見馬伯文了,宋芳也想問問馬伯文最近的工作生活情況。

最主要的是宋芳也關心馬伯文與他那個大學初戀女友何馨的事,不知道兩個人是終成眷屬,還是各奔東西。

馮璐在上海潘美總部,做著一名很普通的高管。

很奇怪的是,馮璐自從調往上海之後,並沒有聯絡馬伯文。

可能經歷了一些事情之後,他們這些人都變得更加的成熟了,知道自己的生活軌跡方向是向著哪個方面。

馮璐不聯絡馬伯文最關鍵的問題是知道馬伯文的心中一直有他的大學初戀何馨。

何馨現在已經在瀋陽找了一份工作,還租了房子,每天工作生活非常有規律。

只不過何馨心中特別恨馬伯文。

三個多月的時間馬伯文竟然不管不聞不問,也沒有給自己打電話。

何馨哪裡知道馬伯文這三個多月的時間全在拘留所裡度過的,人生自由都被限制打電話,那簡直是奢侈的事情。

宋芳對馬伯文說:“領導!來參加我的婚禮吧!”

馬伯文在潘美哈爾濱分公司的時候,職位是總經理助理,也確實算得上是宋芳的領導,而且那個時候馬伯文也分管過宋芳。

後來馬伯文榮升為潘美北方哈爾濱總部的大老總,那更是名副其實的雙方的領導了,所以宋芳將馬伯文領導一點兒都不為過。

“恭喜你啊宋芳終於修成正果了,我由衷的為你感到高興,是哪家的小夥子這麼有福氣找到了你呀!”

馬伯文笑著問道。

“什麼有福氣沒福氣的!就是結婚在一起過日子而已,到了這個年齡我也不想再瞎折騰了,找一個老老實實的人結婚生一個孩子,把自己的餘生走完就這樣了!”

宋芳非常豁達地說。

在宋芳的眼中,婚姻或許就是這樣的。

婚姻,男女隨著時間的發展,最終的情感都會變成一種親情。

或者更準確一點說,然後會變成一種生活習慣。

婚姻中,男女雙方相互適應了對方的生活節奏和性格,如果真的有一方離開對方會有長期的不適應,這可以用習慣更好的解釋。

是想婚姻中的男女。

經過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陪伴,彼此雙方相互適應,當然是一種習慣了,如果其中有一方突然離開,自然另一方會受不了。

就算是養一盆花養一缸魚,或者是養一條寵物時間長了相互之間都會有感情,這種感情更多的說也是一種習慣而已。

更何況是兩個人在一起。

馬伯文忽然覺得,宋芳說的話很有道理。

“在華人世紀國際酒店,你到時候去了就知道了!就是最近的事了,一會兒我把地點和時間發個簡訊告訴你,千萬不能忘了啊!”

宋芳說道。

“行,到時候我一定親自去現場祝賀你!”

馬伯文笑著說。

突然間馬伯文想起了馮璐,不知道馮璐現在怎麼樣了。

馬伯文穿著羽絨服在哈爾濱的大街逛來逛去,看著琳琅滿目的商鋪,還有一些大家小巷的店。

馬伯文不知道自己真正創業的發力點在哪裡。

到底是做什麼呢?馬伯文又來到了哈爾濱一座大型的連鎖超市,他到超市裡來並不是買東西,而是透過看超市的商品激發自己的創業靈感。

超市裡面的東西很多種類非常的齊全,有三四層。

一層賣一些衣服,辦公用品,體育用品,還有就是床單,被褥,以及生活的實際用品,比如說碗筷,拖布,洗衣液,洗衣粉,還有一些內衣等等這些。

馬伯文轉來轉去,手中的車依舊是空的,他沒有什麼特別想買的東西,只是想看這些商品,會不會激發自己的一絲創業靈感。

馬伯文把目光放到了竹筷的身上。

這個竹筷子的利潤馬伯文是知道的,因為他學的是統計學的專業,大四畢業的時候有一篇論文寫的就是關於竹筷的統計學相關論證。

筷子是日用品,也是家庭的必需品。

而且大多數的筷子都是有使用年限的,在水中浸泡一段時間,或者是刷洗一段時間之後,筷子總會變形彎曲掉皮,或者是豬等等發生類似的問題。

市場調查的資料表明,大多數的家庭基本上每三年左右肯定要更換一批筷子,有不少家庭基本上在一年左右就會更換。

筷子與人們的生活健康息息相關,如果筷子使用不髒放在潮溼的地方將會產生黴菌,黴菌對人身體雖然沒有致命的危害,但是會影響人的腸胃。

這種影響是滴水石穿日久就積累非常嚴重的。

一根很普通的筷子的利潤基本上都在50%以上,而那些比較高階的筷子賣的價格高的離譜,那利潤自然也就高很多。

其實很有可能這兩種筷子的製作流程和工藝都是一樣的,不一樣的地方,只是材料確實有區別。

材料的區別並不很大,但是體現的價格上自然就高了很多。

不同社會層次的人,不同經濟狀況的人,不同生活理念的人對商品有著不同的要求,所以現在的商品即便是同一類產品,也會分出369等,甚至是十幾等的情況,都有可能為的就是*不同口味,不同階層的消費者。

其實商品最主要的是使用效能。

只要使用效能能達到要求,其他的一些效能並不是必須的,比如說商品的保值率,美觀率。

這些效能並不是商品的必要效能。

但是往往這些非必要的效能加到商品之後,商品立刻會變得高大上起來,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價格會增長的非常離譜。

商家也會利用商品的這種價格留住他們的客戶。

這也是一種商品價格促銷的策略。

一款很普通的商品,如果有一個當紅的明星去代言,在電視臺上按照事先說好的臺詞,像拍電視劇一樣演播一番,那麼這個商品似乎就變得非常好了,其實商品還是原來的商品,生產的*到原點之間,並沒有發生任何的改變,但是因為有廣告的效應,往往就會讓商品變得很高階。

而這種產品的廣告費用價格是非常高的,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羊毛出在羊身上,最終這盞產品高階的價格,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廣告費,廣告費的產品成本分攤有的時候能達到50%,最少也有20%。

這是馬伯文在大學期間學統計學,得到的很多,貼近現實生活,貼近商業的一種知識。

“不知道這筷子有沒有搞頭!”

馬伯文停在超市的購物貨架之前,看著整整的一貨架筷子。

品牌大概有十幾種。

南方的廠家居多。

但是很快馬伯文就打消了自己這個比較稚嫩的念頭,因為生產筷子不單單是一件商品,而且它的生產過程肯定需要消毒和密閉,即便是沒有嚴格的消毒過程,最起碼從原材料的採取上就很有難度,而且需要一套生產線,總不能自己拿著刀子在木頭上去刻,去削吧。

這根本是不現實的一種事情。

只要是一套筷子的生產線,小的十幾萬大的幾十萬。

馬伯文哪有這個錢去投資呢?現在的馬伯文不能說是身無分文,兜裡的錢也不多了,只能勉強維持生活,房租還有一些日常開銷。

馬伯文又在超市轉了轉,看了看女士的內衣。

馬伯文知道女士的內衣和男士的內衣利潤也是很高的。

內衣的布料與普通的外衣,材質有著本質的不同。

內衣似乎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馬伯文可以自己不生產,但是可以當二道販子。

二道販子也是馬伯文在看守所的這一段時間給自己重新命名的一個名稱,其實這個名稱早已經司空見慣了,所謂二道販子就是倒賣的商人從中賺取二手差價。

現在馬伯文缺乏相關行業的工作經驗,手中更沒有足夠的經濟二道販子,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馬伯文想找一個利潤還看得過去,風險比較低,但是起步資金一定要非常低的這種行業。

內衣或許是不錯的選擇。

“小夥子,買套內衣吧!?是自己買呀,還是給別人買?”

超市賣男士女士內衣和保暖衣的女服務生笑眯眯的對馬伯文說。

這個售貨員是一個阿姨了,看樣子應該有40多歲不到50歲的樣子,笑起來笑容可掬,很有親和力。

“我想買一套女士內衣!”

馬伯文說出了自己心中想要做的事情,其實馬伯文並不想買內衣,只是如果馬伯文不買,就不可能跟超市的這名售貨員阿姨交談的更多。

售貨員阿姨一聽臉上立刻浮浮現出了笑容,因為他們除了基本工資之外,還跟每天的銷售額有關,雖然說這內衣店並不是他自己開的,但是這種工作方式和工資的發放模式很能激勵售貨員的工作熱情。

“這是一套內衣,還有這一套!”

“你們年輕人啊,都喜歡追求時尚和個性,還有這一套也不錯!”

“這個這個,這一套是今年賣的最好的!”

售貨員阿姨也非常熱情的給馬伯文,介紹的內衣的款式和價格。

馬伯文看了看,發現男士女女和女士的內衣有本質的不同。

男士的內衣普遍賣的比女士的要便宜,但是女士的內衣成套的一般是兩件,而男士的內衣只有一件。

即便是同一廠家同一材質的男士和女士內衣價格竟然也相差的離譜。

同樣的材料,同樣的生產方式和模式,而且女士的內衣要比男士的內衣用才更多。

但是折算下來,馬伯文卻覺得男士的內衣要比女士的賣的貴很多。

馬伯文跟超市的這名,售貨阿姨交談了很多,也瞭解了內衣的一些價格和市場上的走向,最後馬伯文還從超市售貨員阿姨那裡得到了內衣的供貨廠家電話。

其實這些內衣的價格並不是特別高,但是放到超市裡來,加上店面的水電暖公攤費用,還有人員成本,這些費用一加上去之後成本自然變高,那價格也就會高得離譜。

有的成套內衣竟然賣到了幾百元。

馬伯文最終還是挑選了,一套女士的內衣。

不過馬伯文並沒有買超市的證明,收烏鴉阿姨說的賣的最好的那一套。

馬伯文有這樣的習慣,越是售貨員說賣的最好的馬伯文往往不買,其實馬伯文是這麼想的。

既然這麼多人都買了,那他自己就不買了。

售貨員阿姨看馬伯文出手還挺闊綽,又給馬伯文推薦了一個店內打折促銷活動的女士,睡衣。

這套女士睡衣比較簡單,朦朦朧朧的感覺,蕾絲的布料摸上去手感特別的好,穿著應該也挺舒服。

這種女士睡衣根本上不能在家中,除了臥室以外其他的地方穿。

原價是199元的打折促銷之後只賣99元。

而且馬伯文買了一套女士內衣,又花了30多元。

這套女士的內衣加上這個漂亮的蕾絲女士睡衣,正好還可以打一個促銷活動的價格,趕上店面的裝開店慶典還能在原價的基礎上再打88折。

馬伯文一開始還有理智,被這個阿姨巧舌如簧的嘴說了10多分鐘之後,最終也掏出自己的錢包,又把這件女士性感的蕾絲睡衣給買下了。

走出了,超市的內衣專賣店馬伯文才知道剛才的自己已經是一名消費者了,完全進入了商家的一種銷售策略中。

反正不管怎麼說吧,肯定賣家是跟買家不站在同一個線上的。

馬伯文想著一會兒可以給內衣的廠家打電話問一問,看看有沒有中間的差價利潤可以做。

馬伯文又在超市轉了很長時間,購物車內也沒有買其他的東西,只有這一套女士的內衣和一件睡衣。

滴滴……馬伯文的手機響了,是一條簡訊。

很可能是,宋芳給自己發簡訊,告訴她結婚的時間和地點。

馬伯文開啟了簡訊,發簡訊的人是何馨。

簡訊的內容讓馬伯文很驚訝。

馬伯文,咱們分手吧,我永遠也不想再見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