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提摩太·凱勒 & 凱西·凱樂夫婦(Timothy and Kathy Keller)《婚姻的意義》是暢銷好書《諸神的面具》作者提摩太·凱勒的新書。作者以聖經為根基,結合自已與妻子凱西三十六年的婚姻經驗,為我們揭示了婚姻的意義及通往幸福婚姻的途徑。本書既適合已婚和單身的信徒,也可幫助非信徒認識幸福婚姻的福音根基。

• 一本適合已婚者的書

神,普天下婚姻的成全者,使你們的心合而為一。

莎士比亞,《亨利五世》

這本書是一棵靠三支深根滋養的大樹。第一支根是我與妻子凱西三十七年的婚姻生活。我在她的幫助下寫作這本書,第6章“擁抱‘他者’”更是由她本人所寫。第1章提請讀者注意,當代文化把“心靈伴侶”定義為“完全合得來的人”。然而,一旦開始過日子,雙方都發現對方並不稱心如意。我最早認識凱西是透過她姐姐蘇珊,當時蘇珊和我都在巴科內爾大學讀書。蘇珊常對凱西說起我的事,又常向我提起凱西。凱西很年輕的時候就接受了基督信仰,帶她信主的是C.S.路易斯(C.S.Lewis)的名著《納尼亞傳奇》(The Chronicles of Narnia)。凱西催蘇珊向我推薦這個系列作品。我讀了以後深受感動,接著又讀了路易斯的其他作品,同樣感到震撼。1972年,我和凱西考進同一所學校,就是波士頓北岸的戈登—康維爾神學院。我們很快就發現彼此有路易斯所說的“神秘之線”,就是那條讓不同的個體成為密友乃至愛人的“神秘之線”。

你可能已經發現,有一條“神秘之線”把自已特別愛讀的書串起來。你心裡知道,這些書有一種共同的特質,讓你忍不住喜歡它們,儘管很難講清楚……你終於遇見一個與你心有靈犀的人——你生來就喜歡的東西,他也頗有感觸——一生不變的友誼不正是在你們相遇之時誕生的嗎?

我們的友誼逐漸發展成愛情,然後又從弱不禁風的新婚成長為久經考驗、牢不可破的“金婚”。但這個過程並非一蹴而就,我們先後經歷了“投珠於豬”談話、“髒尿布”衝突、“砸結婚紀念瓷碟”事件,還有這本書裡所講的家庭史當中的許多糗事——這一切都是通往美滿婚姻崎嶇道路上的里程碑。和很多當代年輕夫婦一樣,我們也發現婚姻要比原先想象的困難得多。婚禮結束,當我們唱著讚美詩《穩固根基》走出教堂大門的時候,完全不知道這首歌的某些歌詞多麼切合現實生活,根本沒料到培養穩固的婚姻竟然如此艱難。

雖然有患難,經過火試煉,

我必賜給你,豐足的恩典;

患難與試煉,無法將你害,

你必成精金,必永不朽壞。

所以,這本書適合那些認清現實的夫婦:他們發現每天的婚姻生活非常艱難,並且想尋找實用的資源來幫助自已經受住婚姻中排山倒海般的艱鉅考驗並藉此成熟。我們這個社會對婚姻的看法總體上是悲觀的,所以有句俗話說,“蜜月結束了”。這本書正適合那些親身體驗到“蜜月結束了”的人,適合那些從愛情天堂“砰”地一聲摔回地球的人。

• 一本適合未婚者的書

本書的第二支根是我長期在大城市牧會的經驗:紐約有幾百萬單身成年人,僅在我們教會就有好幾千。我們教會(位於紐約曼哈頓的救贖主長老會)真是朵奇葩:我們是一間很大的教會,而且多年來,多數會眾是單身。幾年前,聚會人數快到四千的時候,我問一位著名的教會顧問:“你知道幾個像我們這麼大的教會有三千單身者?”他說:“就我所知,你們是獨一無二的。”

凱西和我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到紐約市中心牧會的時候,常常驚訝地發現西方文化對婚姻的態度可謂愛恨交加。在紐約,我們開始接觸各種反對婚姻的聲音,這些聲音如今已經成了社會主流:婚姻原本關乎社會財產分配,今天這個制度已經解體;婚姻摧毀自我身份認同,迫害婦女;婚姻扼殺激情,不適合人類心理學現實;婚姻“只是一張紙”,只會讓愛情變得複雜;諸如此類。這些說法似乎很有智慧,但它們下面隱藏著一個痛苦情緒的陷阱,而這些不良情緒來自於各種消極的婚姻生活體驗和家庭生活體驗。

1991年秋天,我們在紐約市的侍奉剛開始不久,我做了一個為期九周的婚姻系列證道。這是救贖主教會最受歡迎的系列證道。我首先得向一群多數未婚的會眾解釋為什麼要花這麼長時間講婚姻。我的理由是,今天單身的人需要正確地看待婚姻:他們既需要看到婚姻嚴酷的現實,又需要看到婚姻榮耀的未來。我當年所講的話,仍然適合今天的單身讀者。這本書也是給他們讀的。

預備寫這本書的時候,我讀了好些講婚姻的基督教書籍,這些書多是為了幫助已婚者處理具體的問題。這本書也有這個實際的用處,但這本書的主要目標是讓人有正確的婚姻觀,讓已婚者和未婚者按照聖經來認識婚姻的本質。合乎聖經的婚姻觀可以幫助已婚的人糾正各種正在損害他們婚姻生活的錯誤觀念,也可以幫助未婚者避免“過於渴望婚姻”和“過於恐懼婚姻”這兩種有害態度。同樣,一本基於聖經的講婚姻的書,也會幫助每個讀者更好地尋找將來的配偶。

• 一本合乎聖經的書

這本書的材料還有第三個來源,而且這個來源才是最根本的。儘管這本書是基於我自已的婚姻體驗和工作經歷,但它更是基於舊約和新約的教導。差不多四十年前,凱西和我身為神學生,我們學習了聖經裡關於性愛、性別和婚姻的教導。接下來十五年,我們一同把這些教導貫徹在婚姻生活中。然後,在過去的二十五年裡,我們用自已從聖經和生活經驗中所學的教訓,來引導、鼓勵、輔導和教導城市年輕人,幫助他們正確對待性和婚姻。本書將這三個階段的果實一一呈獻給您。

但所有這一切的根基都是聖經。

聖經裡有三種人類社會組織制度:家庭、教會和政治國家。聖經沒說怎麼管理學校,儘管學校對於社會穩定繁榮也很重要。聖經也沒講怎麼經營企業、博物館或醫院。實際上,很多好的組織形式和人類制度,聖經都沒有講,也沒有規定。所以我們可以自由地建立這些組織,並且按照聖經所給出的普遍人生準則,妥善加以管理。

但婚姻不一樣。正如基督教長老會《公共崇拜指導》(Book of Common Worship所言,“神設立婚姻制度,使人類蒙福。”進化論者以為人類婚姻只是進化的結果:在青銅時代,人們開始用婚姻來確立財產權。但婚姻可沒這麼簡單。在《創世記》裡,神創造的最頂峰,讓我們看到神把一個女人和一個男人帶到一起,使他們在婚姻裡連合成為一體。聖經始於一場婚禮(《創世記》里亞當和夏娃的連合),又終於一場婚禮(《啟示錄》中基督與教會的連合)。婚姻是神的美意。婚姻當然也是人的組織,並且它反映了所有人類文化的特徵。但是,人類婚姻的概念和根源,乃是神自已的作為,所以我們必須明白聖經所說神對人類婚姻的心意。

所以,美國長老教會主持婚禮的時候,牧師要宣告婚姻是“由神設立的,受神誡命規範的,蒙主耶穌基督祝福的”。凡是神所設立的,他必規範。既然婚姻是神發明的,那麼進入婚姻的人必須竭力理解並順服神對婚姻的心意。我們在生活中許多其他方面都是如此。想想你是怎麼買車的:你買車的時候,這個機器不是你所造的,你肯定要拿起說明手冊來仔細學習,聽設計者的話,按照手冊來正確使用和維護車輛。不聽話就是自尋死路。

很多人不承認神,也不承認聖經的權威,但是,凡是婚姻幸福的人,其實都是遵行神心意的人,不管他們自已是否意識到這點。但是,有的放矢總好過盲人摸象,知道神的心意總比不知道好得多。而要知道神的心意,就得讀聖經。

但是,如果你想讀我這本書卻不相信聖經是神權威的啟示,怎麼辦?也許你認為聖經在某些方面是好的,但是,在性、愛和婚姻這些問題上,你不相信聖經。你認為,在這些問題上,古代智慧與當代西方思想有很大差異,所以聖經在這些問題上是非常“落後”的。如果你這樣想,我和我妻子還是勸你讀讀這本書。多年來,我們給很多人作過婚姻輔導,我本人在數不清的婚禮上講過婚姻之道。我們發現,很多人雖然不承認聖經權威,甚至根本不信基督,但他們常常驚訝地發現聖經的婚姻觀是多麼深刻,多麼切合他們的實際處境。這是我們的親身體驗。很多人常常在婚禮之後對我說:“我一點也不信教,但你對婚姻的解釋,是我聽過最有益、最實事求是的解釋。”

人很難正確認識婚姻。我們都透過一副眼鏡去看待婚姻,這副眼鏡就是自已的人生經歷,而這副眼鏡必定是扭曲的。如果你來自一個穩定的家庭,父母婚姻美滿,你就會覺得婚姻並非難事。於是,等你自已結婚的時候,會發現培養持久的關係是非常困難的,你會覺得非常意外,非常沮喪。反過來,如果你父母關係糟糕,或經歷過離婚的痛苦,你的婚姻觀就可能過於謹慎或過於悲觀。你可能過於擔心各種關係問題,並且一旦出現這些問題,你就會迫不及待地說,“看吧,我早就知道……”,然後就放棄努力。換句話說,任何一種成長背景,都可能給你錯誤的眼光裝備,讓你無法正確面對自已婚姻中的問題。

所以,我們應該如何綜合而平衡地看待婚姻呢?今天有許多心理輔導師寫的好書,這些書可能非常實用。然而,幾年以後,這種實用的婚姻手冊就會顯得過時。而聖經有許多寶貴的教訓,千百年來,在各種文化中,聖經的教訓經受住了無數人的考驗。論到婚姻,有什麼資源比聖經更值得信賴呢?

• 本書的結構

這本書的內容主要依據聖保羅在《以弗所書》5章關於婚姻的著名經文,因為這段經文不僅本身既豐富又完整,而且聯絡並解釋了聖經關於婚姻的另一段經文:《創世記》2章。在本書第1章,我們把保羅的話置於今天的文化處境中,並列舉聖經關於婚姻的兩個最基本教導:婚姻是神設立的;婚姻的目的是為了反映神在耶穌基督裡的救贖之愛。所以說,福音幫我們理解婚姻,婚姻又幫我們理解福音。在第2章,我們提出保羅的論點:所有夫妻都需要聖靈作工。聖靈讓我們認識基督救贖的工作,以超自然的方式幫助我們抵擋婚姻的大敵:罪惡的自我中心。我們需要被聖靈充滿,才能各盡其責,彼此服侍。

第3章讓我們進入婚姻的核心:愛。但愛是什麼?第3章討論愛的感覺與愛的行為的關係,以及浪漫的激情與盟約的獻身的關係。第4章講的是婚姻的目的:婚姻是為了讓兩位屬靈的朋友彼此扶持,同走天路,變成合神心意的樣式。這裡,我們會看到一種嶄新的、深刻的幸福位於基督徒聖潔生活的遠端。第5章提出三套彼此服侍的基本技巧,我們可以用這些技巧來彼此扶持,走完這條愛的旅程。

第6章的內容是兩種不同的性別如何在婚姻裡彼此接納,互相學習,共同成長。第7章幫助單身者利用這本書的建議來過好單身生活,並且用正確的心態來尋求婚姻。最後,第8章討論性愛的主題:為什麼聖經把性愛限於婚姻之內,以及如果我們接受聖經的觀點,那麼我們應當如何過單身生活和婚姻生活。

這本書理清了基督徒的婚姻觀。前面說過,基督徒的婚姻觀基於對聖經文字的忠實解讀。這意味著,我們把婚姻定義為一男一女、一生一世、一夫一妻的關係。根據聖經,神對婚姻的心意是:婚姻要反映神的救贖之愛,就是他在基督裡對我們的救贖之愛;婚姻是為了塑造品格;為了生育兒女、創造穩定的人類社會共同體;並且要透過兩性之間彼此互補、牢固持久的連合來成就這一切。因此,必須強調一點:基督徒的婚姻願景不可能透過兩個同性實現。這是聖經所有作者完全一致的觀點,也是這本書始終堅持的觀點,儘管我們不直接討論同性結合這個話題。

聖經關於婚姻的教導不僅反映某個文化或某個時代的觀點。聖經的教導挑戰當代西方文化的個人主義敘事——當代西方文化認為個人自由是實現幸福的唯一道路。與此同時,聖經也挑戰傳統文化的觀點——傳統文化認為不結婚的成年人是不完整的。《創世記》徹底批判了古代社會中的一夫多妻制,儘管這種制度在古代社會得到普遍接受;聖經生動地描述了一夫多妻在家庭關係中所造成的悲劇和混亂,以及一夫多妻所導致的痛苦,尤其是對婦女的傷害。新約作者讚美長期單身是一種合宜的生活方式,這種說法讓當時的異教社會深感震驚。總之,聖經作者的教導總是反對所在文化的主流信仰:聖經的教導絕非古代倫理和古代人社會行為的衍生品。因此,我們不能嗤之以鼻地說聖經的婚姻觀徹底落後,只是過時的文化。正好相反,聖經充滿了非常實用且高度現實主義的論述,以及許多激動人心的應許。而且,聖經提出這些論述和應許,不是透過死板的系統神學命題,而是透過精彩的故事和感人的詩歌。因此,如果你透過自已的恐懼、自已的浪漫想法、自已的經歷,或自已所在文化的狹隘觀點來認識婚姻,你的婚姻觀必定是扭曲的。你必須透過聖經這副眼鏡來認識婚姻,才能做出明智的選擇。

《以弗所書》5:18—33

不要醉酒,醉酒能使人放蕩亂性,卻要讓聖靈充滿。應當用詩章、聖詩、靈歌,彼此呼應,口唱心和地讚美主。凡事要奉我們主耶穌基督的名,常常感謝父神。還要存敬畏基督的心,彼此順服。你們作妻子的,要順服自已的丈夫,好像順服主一樣。因為丈夫是妻子的頭,好像基督是教會的頭。基督又是教會全體的救主。教會怎樣順服基督,妻子也要照樣凡事順服丈夫。你們作丈夫的,要愛妻子,好像基督愛教會,為教會舍已,為的是要用水藉著道把教會洗淨,成為聖潔,可以作榮耀的教會歸給自已,什麼汙點皺紋等也沒有,而是聖潔沒有瑕疵的。丈夫也應當這樣愛妻子,好像愛自已的身子一樣。愛妻子的,就是愛自已了。從來沒有人恨惡自已的身體,總是保養顧惜,好像基督對教會一樣,因為我們是他身上的肢體。為了這緣故,人要離開父母,與妻子結合,二人成為一體。這是極大的奧秘,但我是指著基督和教會說的。無論怎樣,你們各人都要愛自已的妻子,好像愛自已一樣。妻子也應當敬重丈夫。

(本書引用的聖經經文,採用聖經新譯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