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這些朝廷大員手握權柄,只要動動嘴皮,便可以讓那些商賈獲得大量利益,自然可以在交易之中佔據完全的主動權。

而如此一來,他們的利益便會大大受損!

畢竟,那些鹽商很多就是靠著他們的關係才拿到了鹽綱的資格,如今人人皆可以拿到鹽引,那他們又如何獲得利益。

此時,兵部尚書沈溍站了出來:“啟稟陛下,當初設立綱鹽法,便是因為若是由百姓閒散販糧,恐怕會以次充好,這才設立綱鹽制度。”

“那些邊軍軍需難道沒有眼睛嗎?若是其故意收購次糧,那守將也能看出,又何談以次充好?”朱元璋道。

“陛下所言甚是,是微臣考慮不周。”沈溍退了回去。

“此外,那些商賈為了牟利,在邊境開墾田地,生產糧食,就地入倉換取鹽引,以此牟利。”

“此後,降低糧食兌換鹽引之比例,不可讓那些商賈獲利過甚。”

茹太素站了出來:“啟稟陛下,若是降低比例,那那些百姓長途運糧往邊軍,那不也是無利可圖了嗎?”

朱元璋笑道:“那這比例還得你們戶部與兵部商議,既不能讓百姓沒了利益,也不能損害朝廷的利益,其中限度,便由你們商議,之後上個摺子。”

“微臣遵命。”

“陛下,微臣以為不可啊!”此時,吏部郎中虞榮站了出來。

“綱鹽法便是為了規範行鹽之制,如今大量閒散百姓恐怕會擾亂市場。而且其中難保不會有邊軍親屬夾雜其中,以權謀私,損害國利!微臣以為萬萬不可開這個口子啊!”

其他還有幾個官員準備上前符合,便看到朱皇帝眼睛一瞪。

“將這虞榮拖出去杖斃!”

朝堂諸公頓時大驚失色。

便聽朱元璋怒道:“莫非以為朕不知道你乾的腌臢事情,暗中聯合晉商陶氏,行鹽商之事!”

“那陶氏不過小心商賈,本不可能獲得綱鹽資格,便是將七成份子上繳給你,這才能夠成為綱商!”

“虞榮!你至我大明律法於何地,還敢在朝堂狂吠!”

此時,已經有兩名戴鳳翅盔,身著黃金甲,膀大腰圓的大漢將軍大步而入,將已經癱軟在地的虞榮叉了起來,拖了出去。

虞榮已經嚇得面無人色,連求饒也是不能。

李善長目睹這一切,眸光低垂。

這朱皇帝的手腕越發可怕起來了!

要施行政策之前,先將這些人的罪證都抓在手中,誰敢冒頭,直接摁死!

此時,朝堂之上已經沒人敢開口。

之前蠢蠢欲動的都是那些利益相關者,但有虞榮前車之鑑,誰又敢冒頭?

“此外,取消行鹽地界,行鹽商賈皆可在各地行鹽。”朱元璋又道。

“西南等地,交通不便,而那些鹽商卻是趁此囤鹽積糧,壟斷市場,抬高鹽價,一些百姓甚至無鹽可買,其心可誅!”

“可有人反對?”朱元璋目光掃過朝堂袞袞諸公,眾人皆是低下了頭。

“陛下心繫萬民,乃是大明之幸,百姓之福!陛下聖明!”詹徽率先道。

而百官也是齊齊山呼:“陛下心繫萬民,乃是大明之幸,百姓之福!陛下聖明!”

“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元璋很滿意:“李敦。”

李公公會意,尖著聲音喊道:“將東西呈上來。”

很快,幾個小太監捧著托盤進入了奉天殿。

“此乃新鹽,去除了舊鹽之中的雜質和苦澀,純淨無比,諸位臣工可以一試。”朱元璋道。

幾個小太監挨個從眾多大臣面前走過,而那些大臣則是捻了一點食鹽放入口中。

頓時他們便瞪大了眼睛。

這新鹽如果純淨無比,只有單純的鹹,而沒有之前那種發苦發澀的味道。

用手揉捻那鹽粒,更是精細如沙礫,潔白如雪!

真是好鹽!

“陛下,這不知是何地所制之貢鹽,竟然如此純淨。”有大臣驚歎道。

老朱看著這群大臣沒見過市面的樣子,十分得意。

“此乃鹽城之鹽。”

“這,這鹽城所產之鹽,我們也是吃過的,淮鹽雖好,但之前可也沒有這種品質啊!”大臣有些不信了。

“哈哈,此乃新法所制之鹽,你們自然沒有吃過。”朱元璋道。

工部尚書薛祥站了出來:“啟稟陛下,不知這製鹽新法,可適合推廣全國?”

“這自然是可以的,等下我便會將製鹽新法交給工部,由你親自安排鹽場改用新法制鹽。”朱元璋道。

李善長眸光一凝,朱皇帝這招厲害啊!

打一棍子,再拿出一個甜棗,而且這甜棗太甜,讓這些人都忘記了之前的疼!

李善長出列:“此法所制之鹽,潔白如雪,更勝過舊鹽百倍。”

“此乃利國利民之事,微臣以為,此鹽可以稱為洪武鹽,讓百姓記住陛下之功績。”

那些官員內心感嘆,這韓國公果然深諳馬匹之道。

要不人家怎麼是國公呢!

但他們也不能落後,雖然佔不到頭功,那也要沾上一點好處,那些官員是紛紛跟上。

“臣等以為李大人所言甚是!”

“臣等附議!”

這樣一來,這事情就在這種輕鬆的氣氛之中定下了。

但很快,朱元璋的神色卻是一肅。

“朕發行大明寶鈔,乃是便民交易,惠利萬民。但不想卻是有刁民偽造寶鈔,故才嚴懲寶鈔假案,以警後者。”

“而寶鈔雖為大明通行寶鈔,但通行卻多有不便。”

“如今坊市之間,寶鈔貶值嚴重,以至於百姓甚至不敢收寶鈔,這決計不是朕想見到的。”

“因此,朕令寶鈔提舉司發行新大明寶鈔。”

“凡持有舊鈔者皆可兌換新寶鈔,不論新舊。”

除了工部和戶部的幾個大佬,其他官員還不知道此事。

卻是沒有想到朱皇帝就這樣不聲不響地就把新寶鈔做了出來。

之前發行大明寶鈔那也是在大朝會上商議了好幾次的!

這次,是一點風聲都沒有啊!

此時,幾個小太監已經將新寶鈔端了上來,分給大臣觀看。

一眾大臣看得又是嘖嘖稱歎。

這新寶鈔太漂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