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玉聽封!”

明朝的將領在平時是沒有實權的,只有遇到戰事,老朱才會封將軍職位,賜予虎符,擁有調兵之權。

這也是防止將領叛亂的一種手段。

“臣在!”藍玉立即上前行禮。

“朕封你為徵蠻將軍,周德興為副將,徵調武昌、寶慶、嶽州、長沙、辰州、沅州諸衛官軍。”

“與楚王匯合一同征討賊亂!”

“務必一舉平定西南賊亂!”朱元璋沉聲道。

“臣等遵命!”藍玉與周德興連忙行禮。

“陛下,那蠻夷雖然號稱二十萬,但不過虛張聲勢,而且都是一些烏合之眾,西平侯便能一立鎮壓,從朝廷徵調重兵,實在是勞民傷財啊!”沈溍站了出來說道。

“西平侯必須坐鎮雲南,以防止其他土司響應叛亂,增大亂賊聲勢。此事不必再議了。”朱元璋皺眉說道。

“退朝!”

朱元璋當先坐著龍輦離開,而百官也是紛紛退出大殿。

幾個淮西官員紛紛找上了李善長。

“這次還要多虧韓國公提醒,否則我們也要吃不了兜著走!”一個官員感嘆道。

“哼,趙瑁那些傢伙以為聯合起來便可以向陛下施壓,但卻是不知道陛下最恨被人威脅,他這次要完蛋了!”李善長冷笑道。

“正是如此,他趙家依仗著他的關係,可是沒少欺壓百姓!”

“就是不知道其他兩個尚書是否也會被扳倒,若是出現三個空缺,那我們淮西黨的實力又能提升一截了。”

“越是這種時候,越不要輕舉妄動。”李善長說道。

“而且,這次陛下興師動眾攻伐西南,我懷疑後面還有著算計。”

“這次,陛下決心空前,看來是難以阻止明田制的施行了,那些傢伙繼續出手,反而可能引火燒身!”

“我們作壁上觀即可!”

“笑到最後,才是勝利者!”

“韓國公所言極是!”

“我等定然以李大人馬首是瞻!”

.......

另外一邊,藍玉正打算回去準備,卻是受到太子朱標的召見。

“不知殿下召微臣所為何事?”藍玉開門見山地問道。

“你我之間,又何須如此客套。”朱標笑道。

藍玉為常遇春的妻弟,而常遇春是太子朱標岳父,所以作為太子妃舅父,藍玉極力維護太子的儲君地位。

藍玉在外囂張,但在朱標面前,卻是恪守君臣之禮。

“殿下,君臣之禮不可廢。”藍玉嚴肅道。

“好吧,我就知道你會這麼說。”朱標笑道,“來試試這個,保證你沒有吃過。”

朱標左右看了看,像是做賊一般的取出一個盤子。

藍玉便看到精緻的青花瓷盤上面擺著一些肉串,散發著誘人的香氣。

“殿下,我可是聽說了上位要求殿下不得吃肉的。”

“哎呀,這人不吃肉,哪裡有力氣幹活,我一天天處理那麼多政務,不吃肉身體怎麼熬得住。”朱標大咧咧地說道,一邊說著一邊還拿起肉串擼了起來。

“我和你說啊,這串我可是好不容易弄到的,普通人想吃那還沒有呢!”朱標神秘兮兮地說道。

藍玉也是拿起一個肉串,雖然行軍打仗之時,有時候也會打獵打打牙祭。

但那些烤肉都是十分粗獷。

而這肉串上面均勻地撒上了調料,一股濃郁的香味直衝鼻腔,只是聞著便讓人食指大動。

藍玉咬下一口,只感覺肉串在口中咔嚓做響,又脆又韌,完全分辨不出是什麼肉。

“這是何肉?”藍玉又咬下一口,那濃郁的滋味讓他欲罷不能。

“哈哈,這乃是雞胗。在那小子眼中什麼都能拿來燒烤!”朱標吃得滿嘴流油,隨口說道。

“我還真沒吃過雞胗,沒想到這雞胗經過燒烤,竟然如此美味。”藍玉道,“不過,殿下口中的那小子是何人?”

“哈哈,沒什麼,就是宮中一位廚子而已,不值得掛念。”朱標笑道。

藍玉也是點點頭,沒有再說。他明白是太子不想談論這個話題。

不過,他心中暗自記下了。

就算是藍玉也是感覺朱元璋最近一系列的政策明顯不正常,這背後似乎有什麼人在推動。

藍玉哈哈一笑,也是繼續開始對燒烤下手。

一盤烤肉很快都進了兩人的肚子,朱標不顧形象地嗦著手指,看得藍玉都有些發愣。

朱標擦擦手,掏出一個信封和一個盒子推到了藍玉面前。

藍玉開啟那錦盒一看,頓時露出訝異之色。

那裡面是個圓筒,一頭寬,一頭窄,兩側還鑲嵌著琉璃,頗為怪異。

“殿下,這是何物?”

“哈哈,這是一位先生送來的,名為千里鏡。”朱標說道。

“千里鏡?難道還能當千里眼使?哈哈。”藍玉隨手拿起把玩。

但眼睛從一側望去,面前的物體卻是被放得極大,纖毫畢現。

藍玉頓時吃了一驚。

“哈哈,此鏡能令人見目不能見之物,其為用甚博,此次西征或許能用得上。”朱標說道。

“殿下,有此千里鏡,我定然能平定西南亂局。”

藍玉見獵心喜,竟然像個孩子一般不捨得放下,拿著那望遠鏡左看右看。

在鏡中,朱標的臉放得極大,連一點毛孔都看得清清楚楚。

而望向遠處,也是能看到遠處高山樹木,十分神奇。

藍玉作為統帥,自然清楚若是用於軍事,能發揮出多麼大的作用來。

這乃是神物啊!

朱標十分滿意他的表現,昨天陸淵拿過來的時候,朱標也是這個反應。

不能只有自己丟臉。

朱標還記得陸淵只是說,這是他隨手讓琉璃工坊的匠人制作的。

但就這麼隨手之作,卻是軍國利器,實在令人歎服!

藍玉拿著望遠鏡左看右看,突然見到院子外面出現一個孩童,正是年僅七歲的朱允熥。

朱允熥抱著一本書邊走邊看,似乎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藍玉內心微微嘆氣,自從太子長子朱雄英英年早逝之後,太子妃常氏的嫡子便只剩下朱允熥一人了。

而藍玉這些淮西勳貴所有的希望也落到了朱允熥的身上。

但可惜,朱允熥性子懦弱少言,藍玉幾番教導下來,卻是難以改變朱允熥這性子。

這讓藍玉與一眾淮西勳貴都在暗暗擔心。

而更讓他們擔心的是呂氏被扶正成為太子妃,朱允炆也因此成為皇長孫,甚至因為其聰明好學而得到陛下的青睞。

相反,朱允熥甚至不敢直面陛下,因而受到輕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