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辦案!”沈五高舉繡春刀,冰寒的刀刃上有點點殷紅墜落,令其氣質凜然。

“大膽!你不過一個小旗,有何權利對我等侯爵之子出手?”華服青年依然色厲內荏地喊道。

徐允恭冷笑一聲,上前就是一個大耳刮子抽在他臉上。

“你——”

“啪啪啪!”

徐允恭一連十多個耳光打在他臉上,絲毫沒有留力,直接將其打成了豬頭,絲絲血液從他嘴角滑落。

華服青年捂住臉,連話都不利索了:“你,你給我等著!”

他放了個反派固定的狠話,也不管地上的家丁,踉蹌著跑了。

眾人見到那個紈絝子弟被教訓,紛紛拍手叫好。

那些家丁也不敢躺著裝死了,連忙爬起來連滾帶爬地跑了。

“他孃的,真丟了公候子弟的臉!”一個聲音從人群中傳來,陸淵一看,竟然是李景隆。

李景隆啐了一口,走出人群:“徐允恭你這狗一樣的東西,沒想到還挺能打,沒給我丟臉!”

“呸,你給我滾!”徐允恭頓時勃然大怒,“有種來一場,輸了叫爺爺!”

李景隆並非獨自一人,身邊依然跟著一群勳貴子弟。眾人一見,這麼多的紈絝子弟,那可不是自己能夠招惹的,紛紛退遠了。

而李景隆兩人罵罵咧咧推搡著,就是不直接動手。

跟著李景隆的那個勳貴子弟也是看不下去了:“咳咳,景隆你忙著,我們先走了啊!”

李景隆頓時借坡下驢,惡狠狠地道:“徐允恭今天小爺有事沒空陪你玩,下次定要打爆你的狗頭!”

“嘿,有種倒是別走啊!”徐允恭也就是喊上兩嗓子,也沒真的要打的意思,

很快,他轉過頭來,露出自認為溫和的神色看向旁邊的兩名女子。

“兩位姑娘可曾受到了驚嚇?”陸淵卻是早已經來到兩人面前,親切關懷著。

“還要多謝公子的兩個護衛,否則我們定要遭了那賊人毒手!”成熟女子語調柔和,聲音婉轉。

“沒事就好,以二人的出眾相貌,難免會出一些意外。”

成熟女子微微低頭:“多謝公子提醒,今後公子若是需要幫助可到朱雀大街沈宅,我們定然會鼎立相助。”

陸淵略微一拱手,盡顯儒雅隨和的氣度。

“那請恕奴家先行告退了。”說著,那女子將一個香囊塞進了陸淵手中。

陸淵感受到手中還帶著溫度的香囊也是微微一愣。

但那兩人攜手而回,不時還回頭看上一眼,緩緩消失在人海之中。

“哎,長得太帥就是麻煩!”

“淮之!你自己不要,但也別把人往外推啊!”徐允恭十分不滿地按住陸淵的肩膀。

“允恭,你可知道姑娘對待美醜救命恩人有什麼差別?”陸淵問道。

“有什麼差別?”徐允恭十分好奇。

“姑娘看你長得醜,那便會說小女子無以為報,只能來世做牛做馬報答恩公!”

“那長得俊呢?”就連沈五也是好奇了。

“姑娘看你長得俊,那便會說小女子多謝恩公,唯有以身相許以報救命之恩!”

沈五一下忍不住,笑出了聲。隨即他馬上繃著臉,一副受過訓練多好笑都不會笑的樣子。

徐允恭愣了一下,勒住了陸淵的脖子:“好你個陸淮之,看打!”

不過兩人也只是打鬧。

徐允恭其實生得濃眉大眼,身材魁梧,絕對是不醜的,甚至可以說是英俊。

但和陸淵走在一起,那就像是一個護衛了。

陸淵沒有辦法,只能答應請一桌酒菜,這才讓徐允恭放開了自己。

回到了酒樓,酒菜已經上來了。

旁邊客人有的還目睹了他們見義勇為的經過,遙遙向他們敬酒,徐允恭來者不拒,紛紛回應。

酒足飯飽,兩人沿著街道散步消食。

“那邊是何處?”陸淵突然問道。

“那邊是棚屋區,去年廬州府發生洪澇,好一些百姓流離失所,一些流民便湧到了應天。只是朝廷一時間也無法安置這麼多人。”徐允恭嘆息一聲。

“過去看看吧。”陸淵道。

徐允恭點點頭,在前面引路。

徐允恭走到外圍的一個攤販:“掌櫃的,煮五桶稀粥。”

說著,他便排出半貫銅板。

“這位爺,真是不好意思,小人的粥今日都被那位小娘給包圓了,還請您多擔待一二。”掌櫃放下攪拌粥的勺子,連連作揖。

兩人順著他的目光看去,果然在路口看到了一個俏麗的小姐,身邊還跟著一個丫鬟。

“要說這位周小姐,那真的是大善人啊,每週都會來兩次,給這些窮苦百姓施粥,否則啊,這裡的人不知道要餓死多少呢!”掌櫃嘆了一口氣。

“這事情朝廷不管麼?”陸淵問道。

“去年的時候是管的,一天一頓的施粥。但接濟了三個月,那些吏員來得就少了,到最後直接不來了,說什麼朝廷也沒有錢,讓他們自己想辦法。”

“但裡面很多都是老頭孩子,能有什麼辦法,年輕的也只能混口飯吃,餓不死就是萬幸了,哎,這世道。”掌櫃又是長嘆了一口氣。

“兩位爺,小人還有事情。”

“掌櫃,你忙就是。”

陸淵微微頷首,看著掌櫃提著兩桶稀到幾乎看不清米粒的粥,往路口那邊而去。

兩人離開攤子,陸淵也是有些感嘆。

“這洪武盛世,卻依然有人餓死路邊........”

“但這光景比起韃靼統治的時候已經好太多了。”徐允恭搖搖頭。

陸淵也知道,封建王朝便是如此。

多數人能不餓死,有口飯吃,那便是盛世了。想要吃飽,那是千難萬難。

更多的光景則是戰火紛飛,天災連綿,流離失所。

王朝更替,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在朱元璋的推動之下,明田制很快已經修訂完成,推向了全國,果然引發了各地士族的抗議,一些人甚至聚集到衙門鬧事。

但軍權完全掌握在朱皇帝的手中,多數地方也就是喊喊口號。

不反抗還能有土地的使用權,要是反抗,那就是全家滅族!

但各地雖然沒有發生暴動,但底下卻是暗流湧動。

而這些日子,萬靈散的供應開始變得穩定,為皇帝的內帑源源不斷地輸送著銀兩。

加上大蒜素的產量飛速提升,已經開始在應天周圍幾個州府鋪開。

大量銀兩飛向內帑。

老朱每天都是笑眯眯地,他已經很久沒有這種有錢人的感覺了。

而老朱那個躁動的心便已經是再也忍耐不住了。

.......

翌日。

奉天殿,文武百官分列左右。

朱元璋處理完今日的要務,卻是並沒有宣佈退朝。

眾多老臣便明白了,皇帝這是有要事要說啊。

“諸位臣工,近日,咱得到一件寶物,欲要與諸位一同品鑑一番。”

底下的李善長微微皺起了眉頭,不明白皇帝這是要做什麼,莫非又得到了什麼稀世珍寶。

很快,幾名侍衛捧著一卷巨大的卷軸來到了丹陛側面,將其立起徐徐展開。

那圖卷長五米有餘,寬達三米,上面線條清晰,有山川河流,汪洋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