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未來公司開始慢慢的步入正軌,銷售額也逐漸攀升。經過一年左右的發展,公司也培養了一大批業務能力強,又具有團隊精神的優秀員工。

此時張蕭然計劃開始實行公司發展的第二步,計劃開設分公司,他希望在短時間內把公司的版圖擴充套件到全國,從而更好地實施他的計劃。

張蕭然的計劃是在全國範圍內,在建設五家公司,分別是華北,華南,華中和西南的分公司,和位於華東地區的總公司。如此佈局,就是為了服務全國的企業,從而佔領全國的市場。

分公司的配備,主要以銷售為主,所以只需配備必要的銷售人員以及倉庫管理人員和財務人員。每個分公司從公司總部的優秀員工中挑選出一名,作為執行經理,並給予分公司百分之十的股份作為待遇,由他全權負責分公司的各項事務。

對於張蕭然來說,希望自己的團隊永遠保持年輕,永遠充滿活力,永遠都富有創新精神。這樣必須要有新的年輕人員源源不斷的補充,再加上公司規模的不斷擴大,需要有足夠多的人才能夠來勝任各自不同的崗位。

眼下,張蕭然面臨的問題就是,人才儲備的明顯不夠,不足以實施他的第二步計劃。雖然他在組建聯合未來的時候優先考慮了這個問題,但是人才缺口確實太大了,人才儲備遠遠不夠。

想要快速而又可靠的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回到當初和孫浩財商量的事情,再做人力資源。這樣既開拓了聯合未來公司的業務範圍,也滿足了聯合未來公司對人才的需求。

於是張蕭然去找了孫浩財。

張蕭然:“孫哥,經過這近一年的工作,咱們聯合未來公司已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我覺得現在是到了再做人力資源的時候。”

孫浩才:“張總,你說的是。目前聯合未來公司的各項工作都進展順利,而且後勁十足,趁此閒暇之際,是可以考慮拓展公司的其他業務。”

張蕭然:“那我之前跟你說的,讓你多留意人力資源方面的事情,不知道情況如何?”

孫浩財:“自從張總上次叫我留意這個問題之後,我一直都有用心的去關注他們,現在S市的人力資源市場,基本上都是祝總他們的人力資源協會壟斷,其他非協會的公司發展的機會都很小,而且規模都不大。”

張蕭然:“這些事我也略有耳聞,我們如果想要重新再做人力資源,勢必要去開拓一條新的路徑,這樣才有足夠的把握去與他們競爭。不知在這一點上,孫哥是否有好的建議?”

孫浩財:“這個問題我曾思考了很久,我覺得你說的有道理。如果還和原來的經營策略一樣。勢必也會受他們的打壓,而生存不了太長時間。但是如果要開拓新的路徑,似乎又很困難,我也為此事苦惱了好久。”

張蕭然:“我這有個不太成熟的想法,孫哥,你聽聽看。既然咱們想要贏祝運發和黃韋中等人,而他們又是人與資源界的前輩,又有深厚的根基。那麼我們只有用更大的規模去和他們競爭。”

孫浩財:“你說的這個,我能明白。可是光靠規模是不能形成核心競爭力的,最後的結果可能會導致我們的付出和回報,不能成正比。”

張蕭然:“你想祝運發和黃韋中他們的主要優勢來源於用工單位,但是在求職者方面,我們是一樣的,甚至於我們還有些許優勢,如果我們把這個優勢擴到更大,勢必就能形成我們的核心競爭力,從而佔領市場。”

孫浩財:“張總,你這樣說我還是不太明白?以前做勝營帳的時候,我們也可以說在應聘者這方面佔了優勢可是結果還是……”

張蕭然:“以前做勝營帳,我們的確有優勢,但是沒有形成絕對的優勢,我們的優勢不足以撼動他們在用人單位方面的地位,所以才有了我們的失敗。”

孫浩財:“那依張總的意思,我們如何才能有絕對的優勢呢?”

張蕭然:“你想一想,每年新畢業的學生都有好幾百萬,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去努力爭取的部分,這也是我們未來工作的重點。我計劃以S市作為試點,開設就業前培訓指導學校,讓這些人成為我們學校的學生,然後再輸送給用人單位。這種培訓是短期的,所有的費用由用人單位出,不向學生收取費用,這樣就保證了生源。”

孫浩財:“張總,這樣的投資會不會太大?我們會不會得不償失?”

張蕭然:“這個我會去跟李麗再商量投入產出比的事情,這是我的一個初步構想,共你去參考,看是否可行?”

張蕭然與孫浩財聊完,便去找了李麗。告訴了她,自己的想法,以及做這些事的預算,希望她能夠從財務的角度去分析是否具有可操作性。

李麗經過好幾天的計算,最後給出的結果讓張蕭然有些失望,她的結果是投入和產出不成正比,雖然可以盈利,但是投入太多,盈利卻太少,不是一個明智的投資。

回來張蕭然又好好的考慮了這個問題,其實張蕭然之所以想做這件事情,除了出於聯合未來自身發展所需,同時還需要為勝營帳公司去掙回一口氣,最重要的是,他希望將這件事交給王曉,由王小去創造一份屬於她的事業。

最後他去和王曉商量,他把自己的全部計劃,以及李麗給出的判斷全部告訴了王曉,王曉覺得,既然李麗都不太建議做這份投資,她也持否定態度。

隨後張蕭然告訴了王曉,自己真實的想法,他不想王曉的才能埋沒在聯合未來公司的培訓中,她應該有更廣闊的舞臺去施展他的才華。相信以王曉的才華,對於在做人力資源也是胸有成竹的事情。

最後王曉也想了想,他似乎和張蕭然的關係遇到了瓶頸,想更進一步,卻似乎有所阻攔。可能是因為兩人整日工作和生活都在一起,少了那些許的新鮮感,如果這次創業可以增加二人的感情,又何嘗不是一件很不好的事情?再說,張蕭然的理由,也說服了她,的確王曉也覺得自己有渾身的勁,卻使不出來,可能是聯合未來的舞臺太小,真的不足以讓她全面的展示她的才華。

就這樣,她最後終於還是同意了,張蕭然的計劃。張蕭然負責出資和公司的業務,王曉主要負責公司的培訓以及公司的日常管理。將來,張蕭然與孫浩財的合作,王曉將是全權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