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南山小院,狗剩已經完全酒醒,活動活動筋骨,能聽到咔嚓咔嚓的聲音,骨骼似乎在隱秘的生長著,全身上下如同脫胎換骨一般舒服。這時一股暖流從丹田直衝天靈蓋,感覺體內的烏煙瘴氣都被排了出去。人也變得輕飄飄的,身體似乎比往日更加靈活。
也許是這雞湯的功效?狗剩想起雞湯中除了有烏雞、枸杞之外,還有一味中藥材——天麻。
傳說,遠古時代神農氏到深山採藥,不料摔倒,爬起來時,見一奇特植物,圓圓赤褐色的莖杆上連一片葉子也沒有,恰似箭桿插地。他採回煮食,能治許多病,神農氏認為這是神箭的遺物,就命名為赤箭。
赤箭,始載於《神農草本經》,又名天麻,在我國食用和藥用的歷史有兩千年以上。天麻為多年生草本植物,沒有葉子也沒有根鬚,整株都不含葉綠素,顏色多為黃赤色。《本草圖經》中是這樣描述它的“其苗獨莖如箭桿,葉生其端,四月開花,杆葉俱赤,實似苦楝子,核作五六稜,中有肉如面,日曝則枯萎。其根大類天芋。”
據《神農本草經》記載,赤箭“久服益氣力”;《本草綱目》記載“天麻乃肝經氣分之藥.......眼黑頭眩,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治。”
一眾資訊在狗剩的大腦中顯現。這麼說,天麻不僅是一種食物,還是一種比較名貴的藥材。
這時又有一眾資訊在腦海中顯現:天麻對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還可以祛風溼、止痛、行氣活血,常用於治療肝風、驚風、驚風、破傷風;還用於治療肝陽上亢引起的頭暈、頭痛等症狀……
既然如此,種植一些天麻一定也很有意思。
狗剩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劉岫書記。兩人一拍即合。劉岫書記講:近幾年天麻的價格也是一路飆升,個別種植戶也都收穫了相當可觀的收益。但是缺少規模,縣裡正需要一位像狗剩這樣的人來帶動天麻產業的發展。
劉岫書記以前也想過種植天麻,但種植天麻的成本很高,一畝地需要菌材大概7000元,菌種60000元左右,加上人工、水電、藥物防治等,大概需要8萬元左右,高投入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但是狗剩還是想要試一試。風浪越大,魚越貴。強哥的話,準沒錯!
另外得承包一片山地才行,這件事有劉書記出面應該不難。
不過種植天麻可是個技術活,還要注意溫度、溼度管理和防治病蟲害,聽種植過的人說天麻不耐低溫,冬天需要先覆蓋一層稻草後覆膜,然後再覆蓋枝草,提高保溫能力,還要定期給天麻噴水保溼等等。
不過想想美味的天麻烏雞枸杞湯,又有什麼困難是不能克服的呢?別人能種出天麻,我也一定能。到時候送一些給劉姨,喝兩碗真正的純天然的天麻雞湯……狗剩幻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