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八千零十年,左右丞相下令在中京設立百家院。

供養百家優秀人才。

太師董仲穎改組軍隊,設西園八軍,拱衛京師。

兩派鬥爭愈發激烈。

太平八千零五十年,左丞相諸葛武侯下令在九天十地每郡皆設立城隍。

城隍由皇庭冊封,均為英魂祠中所供奉之英魂。

城隍監察天下,受萬民供奉。

城隍司由紂王之妹,故商之平原君子胥掌管,是為城隍司司長。

先秦之山神將子寅和睚呲將軍子戌從旁輔助,是為城隍司副司長。

此三人皆人族先烈,且都死於攻伐九天的伐天之戰。

後憑藉信仰之法成神復活。

數千年來的生民供奉,三人的修為早就深不可測。

此時出面為皇庭站場,大大打壓了世家大族的囂張氣焰。

火雲洞和祖地不過失去聯絡一千零五十年,哪怕世家大族之前有所藏私。

此時的歸一境強者也不超過百名,且大多為歸一境初期。

三人面對那些剛入歸一境的大能,如同降維打擊一般。

世家大族不得已選擇退步,割讓許多利益。

太平八千零五十二年,太師董仲穎因剋扣軍費,私自調動軍隊,打壓異已等多項罪名,被革去太師之位。

念其過往功勞,發配巫妖戰場,為鎮妖軍主帥。

太師之位由人族皇庭首位大帥,先秦太師易凡之十八世嫡孫易中接任。

西園八校尉中,上軍校尉,虎威將軍楊彪、

中軍校尉,虎賁中郎將袁紹、

下軍校尉,屯騎校尉鮑鴻、

典軍校尉,議郎夏侯惇、

助軍校尉,遊擊將軍董晏、

右校尉,蕩寇將軍淳于瓊。

六人被調往他處,所空之位由太師易中,左丞相諸葛武侯和右丞相曹孟德一同商議決定。

最後決定,上軍校尉由奮武將軍曹仁接任。

中軍校尉由侍郎諸葛瑾接任。

下軍校尉由折衝將軍趙雲接任。

典軍校尉由建義將軍黃忠接任。

助軍將軍由安國將軍易地接任。

右校尉由虎牙將軍典韋接任。

西園八軍終於徹底被皇庭掌握。

世家大族暫時蟄伏,隱藏在暗地之中,隨時準備反撲回來。

太平八千一百年,右丞相以阻礙學政,黨爭之由,開始了黨錮之禍。

抓捕,罷免了一大批世家大族的官員。

世家大族所構建的大網被硬生生撕破,底層百姓晉升的通道再次被打通。

太平八千二百年,大荒蠻族檀石槐聚眾造反。

北俱蘆洲漁陽人張純,張舉聯合烏桓蠻族丘力居起兵造反。

梧桐州西岐姬平起兵造反。

扶桑州屈通起兵造反。

東勝神州陳勝吳廣起義,聚眾進犯郡縣。

淵源元洞天七煌縣縣尉黃巢起兵造反。

湯谷淮陰人吳涇起兵造反。

流火天大盜竇建德聚眾為黑風盜,進犯郡縣。

上清天鵝湖人王林起兵造反,號為赤眉軍。

太清天商軍人陳禍起兵造反,號為綠林軍。

這些都只是一些規模較大的叛亂,其中都有歸一境大能參與。

還有數百起小型叛亂,波及了整個九天十地。

如此之多叛亂,在同一時期爆發,讓皇庭的統治瞬間癱瘓。

無數的城隍廟被拔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