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章56 戰國紛爭(六〕
我是一個過客原唱完整版 淡將不言舊 加書籤 章節報錯
混亂紀九萬九千五百零二年,楚國大行人申包胥在商國宮牆外哭訴一年後,商卿鄒忌進諫商紂王,商紂王接受諫言,商國傾全國之兵相助楚國。
混亂紀九萬九千五百零四年,商楚聯軍擊退秦軍,楚共王不幸死於陣中,楚共王的幾個子嗣在過去的兩年內意外身亡。
混亂紀九萬九千五百零五年,商國援軍想要收兵回國,奈何楚國眾臣以楚國無君,害怕秦國來襲為由,
請求商軍暫時留下,一應糧草由楚國供應,並且交付鉅額的資源作為商國駐軍的軍費。
商紂王憫楚國之民,同意暫不撤兵,但不摻和楚國政事。
混亂紀九萬九千五百零六年,楚國眾臣意見不一,各自扶持一位王族旁系為王,楚國一時陷入混亂之中,共有六位君王,史稱六王奪位。
混亂紀九萬九千五百一十年,楚哀王滅掉其餘五王,統一楚國。同年商紂王提出退軍,楚哀王並無回應,態度曖昧。
混亂紀九萬九千五百一十一年,秦桓王再次率兵來襲楚國,商軍準備撤軍,避而不戰,楚哀王率楚國大軍出戰,楚哀王被秦桓王斬殺,楚國危矣。
關鍵時刻,商軍挺身而出,擊退秦國大軍。
秦國大軍轉而攻下商國中土,勢如破竹,少有抵抗。
混亂紀九萬九千五百一十二年,楚國部分公族試圖叛亂,請來商軍幫助平叛。隨後由於楚國王室已經死絕,不得已從未叛亂的公族中擇人即位,是為楚獻王。
混亂紀九萬九千五百二十年,楚獻王鑑自身能力有限,不足以掌管楚國,選擇禪位商紂王。
商紂王以不合禮制為由拒絕,楚獻王廢黜國內所有公族,昭告九天十地這些公族失去了楚國的繼承權。
楚獻王再次禪讓商紂王,商紂王再次拒絕,並將商軍撤回,但是楚國百姓自發攔住商國大軍,請求留下來救救楚國,商軍無法撤回。
商紂王無奈停止了撤軍,但仍表示拒絕。
混亂紀九萬九千五百二十一年,楚國神廟大祭司,當代圖騰流派魁首山鬼,前往商國代表楚獻王禪讓商紂王。
並告知商紂王,楚獻王已經歸隱人族祖地,按照協議,不得再插手七雄之事,楚國再次無君,並且沒有任何法理上的繼承人。
請求商紂王接受禪讓,商紂王無奈只得同意,並指天發誓,楚國宗祠絕不會斷絕。
混亂紀九萬九千五百二十三年,北俱蘆洲,扶搖州湯谷正式納入商國版圖,擁有數萬年曆史的楚國滅亡。
商國已然坐擁六洲之地,辛夷州,東勝神州,北俱蘆州,扶桑州,太清天和湯谷。
商國超過秦國成為九天十地第一強國。
混亂紀九萬九千五百三十年,為了自保趙韓魏三國宣佈聯盟,統稱三晉。
混亂紀九萬九千五百四十年,商紂王伐九黎,
同年秦桓王伐三晉,九天十地一統的程序大大加快。
混亂紀九萬九千五百五十年,秦桓王率軍攻破韓魏長城,正式打入韓魏國內,同年秦將趙奢和匡章率軍大敗趙軍,擒獲趙卿趙宵,趙國危在旦夕。
一直隱藏在幕後的伐趙統帥秦國上卿智仇,正式露面,趙國上下譁然。
部分趙國公族懷疑趙卿趙宵是有意為之,為報智氏之仇。
本已歸隱人族祖地的趙卿趙宵,得到這一訊息,來到趙國王宮外,自刎以明心意。
智仇得知這個訊息之後,面不改色,不過接下來秦軍的攻勢變得愈發猛烈,勢如破竹,
殺伐果斷,通常在正面戰場使用大殺傷力的攻勢,往往敵軍根本來不及投降,被俘者極少。
這般行事,也算是鑽了協議的漏洞吧,協議只約束了戰後的事情和對當地有不可恢復影響的手段,並沒有干涉戰爭行事。
混亂紀九萬九千五百五十五年,趙國覆滅,願降者都送往人族祖地,不願降者,智仇一律處死。
趙國成為七雄之中第二個覆滅的國家,西部加州納入秦國版圖。
混亂紀九萬九千五百六十五年,韓魏兩國連連敗退,韓魏精銳盡喪,秦軍攻至韓國都城新鄭,韓昭王與魏惠王攜手出降,以全兩國社稷。
上清天和玉清天納入秦國版圖。
混亂紀九萬九千五百八十年,四十年內商紂王曾七次擊敗九黎王刑天,七次放還,終得九黎來投。
第六次刑天被擒放歸之後,羞愧不已,斬下自已頭顱,怎料未死,反而修為更進一步。
刑天突破半步通天境,以雙乳為眼,肚臍為嘴,再次整兵與商紂王決戰。
奈何商紂王重瞳全開,力壓刑天,再次擒獲刑天,並在戰後突破通天境。
刑天心服口服,率九黎歸順大商,刑天為商國上卿。
大荒時隔五百多年再次回到大商的統治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