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李顯醒來已是上午八點。

大比第一天的儀式,是安排在下午一點半。

李顯本來可以多睡會,但該死的生物鐘讓人根本睡不著,只能起床洗漱。

出門吃早飯,在樓梯口巧遇柳進。

“柳叔早。”

“早,你也去吃早餐?”

李顯“嗯”一聲,落後小半步,跟在柳進身後。

主辦方會每天定時安排人員送餐,早餐已送上餐廳,並被擺在桌上。

兩人來到餐廳,見桌子上已擺好早餐,環視一眼,不見其他人。

早餐是自助模式,李顯取了餐盆,夾了兩包子,盛了一碗稀飯,再取根油條,坐在桌上開吃。

柳進盛了碗粉,正在那吃著。

瞟一眼李顯的餐盤,笑道:“你早上吃得挺養生啊。”

李顯知道他指的是什麼,主辦方送來的早餐裡,有雞腿等肉食,他都沒拿。

“習慣了,早上吃得太油膩,不好。”李顯笑著說道。

柳進點點頭,“小顯,有時候看你,真不像年輕人。”

“有什麼不像,年輕人不是長得年輕就算的。我不過是吃過點苦,知道點事而已。”

柳進看了眼李顯,對李顯遇到的事,他有聽張茹講過,那可不是隻吃過點苦。

兩人這麼一邊吃一邊聊,很快吃完,把碗筷放到專門的地方,等人收去清洗,兩人相伴坐到客廳。

“小顯,你對齊州有了解嗎?”

李顯想了想,說道:“齊州是文化之鄉,有文宗祖庭之稱,算嗎?”

“那是文化上,齊州給我們的印象。我們都是圈內人,我問的是對齊州的音樂,你有怎樣的認知。”

音樂上的話,李顯還真有聽張茹給他介紹過。

“你是說國風歌曲?”

要說齊州在音樂上的特點,那就是偏科嚴重,因為文化鼎盛,偏愛小眾的國風歌曲,齊州作曲家最喜歡給古詩詞配曲,以彰顯他們齊州文化,加深文化標籤。

“沒錯,我說的就是這個。剛好這一屆的舉辦地在齊州,我猜這次一定會出國風的題。”

李顯微微一笑,對齊州流行的國風,他還真有找來聽過。

那些歌曲,太過偏古風,少了些流行元素,在李顯認知中,終落了下乘。

前世的記憶,因為系統存在被封,但大概的認知還是有的,前世的國風才是真正的國風,齊州最多和古風沾邊。

按柳進的思路,舉辦地在齊州,以國風為命題,說不定真有可能。

可想想,又覺得不可能。

“柳叔,這一屆的評審團們,應該不會出這麼明顯的命題吧。”

如果真出了,那不是偏心齊州了嗎?

柳進搖頭道:“不是沒先例,要說偏心談不上,不過是有所側重,這屬於是對東道主的一種照顧。”

李顯點點頭,如果從照顧東道主這點出發,出這種題,還真有可能。

據資料顯示,這一屆的十二位評審臺成員中,有三位來自齊州本地,佔了評審席的四分之一。

“柳叔,我們五人中,好像對國風都沒有創作過吧,那不就代表著,這個命題我們只能放棄?”

“不,我覺得你可以試試。”柳進似笑非笑地看了眼李顯,說道。

李顯指著自已,驚訝地問道:“您說我?我可沒創作過這類歌曲。”

涉及到詩文方面,李顯自認自已從未說過擅長,為何柳進會這樣認為,他不懂。

“沒創作過,不代表不懂。你詞作不錯,可以嘗試下,對你來說,應該不難。”

“柳叔,您可別給我戴高帽,我承受不起。”李顯連連擺手道。

那是流行歌曲,和古風或者國風寫詞,不是一回事,不能混為一談。

再說自已的歌曲,說到底都是拾前世的牙慧,可不是自已有那才華。

“先別拒絕,現在只是猜測,準不準還需另說,我只是希望到時你能全力以赴,幫我們贏下這一屆大比。”

涉及到大義,李顯並不反對。當即說道:“柳叔多慮了,我也是秦州的一員,當然會為秦州出力。”

柳進從沙發上起身,面對李顯,格外認真的說道:“你可能對這一屆的重要性,沒有了解。這麼說吧,這一屆大比,對秦州至關重要,可能會涉及到兩年內各州整合後的話語權,我們輸不起,更擔不起這個責任。”

“什麼話語權,什麼整合?”

李顯敏銳感覺到,這次大比背後,還存在著某種利益糾葛。

“亞洲七州之間,存在文化壁壘,這事你知道吧?”

關於文化壁壘,指的是為發展本州文娛產業,各州出臺的相關保護性政策。

各州都有,秦州也不例外。

這也是為何在每月月榜比拼中,極少會有外州的歌曲加入的原因。

“這我知道,文化壁壘不只我秦州有,其它六州都有。”

“沒錯,我得到訊息,七州的高層想在近兩年,加快七州的融合,打造一個亞洲一體的強大國家。文娛產業是最先作為試點,進行整合的首選行業。”

李顯心中一驚,“柳叔,這訊息是真的嗎?之前不是一直在搞融合,但一直失敗,沒什麼效果嗎?”

柳進點頭道:“沒錯。但這次上面是鐵了心要推進,和以往任何一次的力度都截然不同。”

李顯內心一沉,一旦七州高層大力推進融合,這種衝擊會相當大,不管是各大公司還是個人,都將逃不掉。

自已還想著在音樂上幫張茹後,後面再好好幫幫張林青,如果到時衝擊加劇,自已的步伐將要不得不加快。一旦等到融合開始,外州勢力進入秦州市場,一切未知因素將會增大,這會對自已的計劃,產生諸多不利因素,可以說是禍非福。

想到這裡,李顯問道:“柳叔,如果整合被執行,是一個州一個州的來,還是一次性全部放開壁壘?”

如果是一個州一個州的來,事情將會還有轉圜的餘地,成功機率會大一點。

“是一個州一個州的執行整合,最先開始的,是我們秦州和魏州兩地,以一年時間為限。”

李顯心頭不禁一鬆,如果是這樣,那還好。

“您是說,一年一個州,計劃用七年時間來完成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