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別墅,李顯第一時間尋找廚房,見裡面是保姆在忙活,心中不禁一鬆。

轉身上樓,在外跑了一天,他準備換身衣服,把招呼與介紹王信的事,丟給了張術。

等到李波換好衣服下樓,客廳裡,幾人已相聊甚歡。

見到李顯,張林青招手示意他過去。

“你想幫王信?”

李顯瞥了一眼張術,見到他微微點頭,馬上明白剛才已經跟張林青說過了。

“如果能幫,請您能同意。”

張林青環視幾人一眼,低頭沉思了會,抬頭道:

“老爺子那邊交給我,我會盡量說動張家能夠支援王信。”

聽張林青答應,四人臉上紛紛露出了笑容。

雖然不一定能成,但有希望,總歸是好的。

讓張林青答應,去說動老爺子,更多是看在李顯想幫的份上。

如果是張術,張林青可能不會答應得這麼痛快。

在張林青心裡,相比張術這個親兒子,李顯地位更重一些。

當晚,張家招待完王信,吃了頓家宴,便讓王信留宿在了家裡。

晚上在張林青與黃雅的臥室裡,兩人有過一場對話。

黃雅對驚動老爺子,為王家出頭,起初並不答應,龍虎山不比別處,它在七州的地位超然。

松州張家只不過一個世俗家族,不會被龍虎山瞧在眼裡。

別求丹不成,反而被落了面子,傳出去,不但老爺子那邊不好交待,對三房也不是好事。

但在張林青搬出李顯時,黃雅選擇了預設。

第二天一早,張林青跟四人說一聲,便離開家,去往老宅。

這一天,除張茹和黃雅要正常上班,李顯三人都等在別墅。

“你說老爺子,會不會答應?”

“一定會的。”李顯看了眼王信,肯定道。

天京王家李顯有所耳聞,昨天還特意找張術瞭解一番。

在秦州,天京王家算是妥妥的大家族,就算在整個秦州,也能排得上號。

這樣的家族,如果不是有求於龍虎山,靠王原的紐帶關係,顯然不足以讓王家承這個情。

王信能答應,除李顯和張術兩人,和王原的關係外,更多的,還是王信的不自信。

王信沒有信心求得大還丹,有些病急亂投醫了。

但是如果這次能成功,那王家和張家定會成為世交。

王老夫人的地位,在王家可是一言九鼎,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本是副國級退休的王老夫人,就是王家那個寶。

只要王老夫人在,許多家族都要看重王家幾分。

沒有與有王老夫人,對於張家來說,是兩個極端。

這樣的幫助,比雪中送炭甚至還要重幾分。

前提是,這次的龍虎山之行,能夠成功拿到大還丹。

聽了李波的話,張術和王信兩人,臉上同時露出了喜色。

李顯想了想,說道:“這次去龍虎山,我跟你一起去。”

李顯已經想好,如果龍虎山不給,自已找個機會,給出這粒大還丹。

大不了到龍虎山時,和龍虎山暗底下進行一番交易,不讓王信空手而歸就是。

可又一想到要花那麼多聲望值,李顯依舊覺得心疼。

聲望值可是關係到自已能不能回地球的目的,積累這麼久,才積存下這麼點,不容易啊。

對王信來說,李波願意跟著一起,心中感激之餘,不置可否。

可一想到有人陪著,就沒有出聲反對,選擇了預設。

一個人去終是有點孤單,有李信陪著,到時也有個說話的人,拿主意他根本就沒指望。

十點半時,張林青回來了,帶回松州張家的一塊木牌,給了李顯。

另外,張林青還交給李顯一封信,讓他轉交給龍虎山的張天師。

把信交給李顯時,張林青特意囑咐,一定不要拆開,且要親自交到張天師手上,中途不能假借他人之手。

這讓李顯很好奇,這信中到底寫了什麼,讓張林青如此慎重。

李顯心裡有一個猜測,難道松州張家和龍虎山,有著什麼淵源不成。

這些都只是心裡想想,李顯沒問,只是將木牌還有信,用一個小包裝好,慎重的放進懷裡。

“走吧,我們去龍虎山。”

李顯和王信兩人,告別張術,坐上王信讓人送來的車,走高速直奔龍虎山而去。

一路上,兩人輪流著開。

原本兩個多小時的車程,在兩人手中,縮減到一個半小時,就到達龍虎山腳下。

最後一段路,是王信開的。

李信沒來過,王信可不是第一次來龍虎山,他記得路。

“我們把車子,就停到山腳,接下來,我們需要走路上山。”

看著眼前直通山裡的大道,李顯不明所以。

“為什麼,這不是有路嗎?我們開上去不行嗎?”

望著眼前的龍虎山,王信搖頭道:

“不行的,如果不是龍虎山的人,不能開著車上山,也不能走這條大道,走其它道上去。”

“這條道修出來,不是給人走的,是給物資走的路。”

“這是規矩,只要到龍虎山的人,都要遵循的規矩,不管你什麼身份。”

李顯愕然。他知道一些名山大川,都會有所謂的山規,沒想到龍虎山如此嚴格。

不管你什麼身份這句話,聽在李顯耳裡,不由對龍虎山的威力,更加深幾分。

見李顯還是一副茫然的神態,王信指了指離兩人不到三百米的一處牌坊,也就是山門,說道:

“看到那裡了嗎,有人龍虎山的人駐守,就算我們想開車上去,也會被攔下來。”

李顯往山門看去,一個高達十幾米的玉砌牌坊,落入他眼簾。

之前雖有看到,卻沒太在意,像這類似於牌坊的建築,很多地方都有,甚至有些村子都會有類似的東西。

王信的指點,讓他才有心仔細打量起山門來。

待看清上面銘刻的字,臉色不禁一變。

“龍虎山”三字,後面的落款,竟是開國國首的名字。

秦州也叫秦國,於一百年前立國,只是民間習慣把自已叫州。

開國國首李傳道,只要是秦州人,都知道,且是刻在心底的名字。

正是他,才把分崩離析的秦州,重歸統一,也是他,才讓秦州擁有與其它六州相杭衡的國力。

那是一段崢嶸歲月,充滿著英雄史詩的歲月。

看到他的名字,李顯心中不由一肅,再不敢提開車上山的話。

“正好,我可以好好領略一下龍虎山山景。”

王信笑了,輕拍了拍李顯肩膀,道:

“那你這趟來得值得,不是我誇,秦州最秀麗的山水,還得是這龍虎山。”

“不只山秀水美,更兼文化底蘊深厚,等下我們要走的一路上,有不少景點供你欣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