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終於轉變了心意,決定留在北疆喬松是不知道的,他此時已經抵達了賽罕部。

小賽罕舉行了盛大的迎接儀式,當著麾下各部落首領的面,親自披著羊皮,打散頭髮,向喬松獻上了自已的黃金鷹首刀以示永遠忠誠。

這本是投降所用的儀式,可此舉也的確讓他威嚴盡喪,等於是自斷臂膀。

喬松當眾接過了小賽罕的金鷹刀,在一眾草原首領和整個賽罕部兩萬戰士的臣服聲中舉起了這把代表著賽罕部最高權力的刀。

……

大帳之中,此時已經換上了秦國風格的用品。喬松站在那裡,盯著那把放在陳列架上的金鷹刀。這把刀如果放在列國之間,恐怕也是能排上名劍譜的。

只可惜,在這茫茫草原之中,卻無人知曉。

“這位賽罕王很果斷啊。”比喬松大兩歲的陳平在他身邊低聲道。

在秦國,這樣的年紀已經可以成親了。因此,這一次喬松還將他帶在了身邊。

喬松揹著雙手,看著金鷹刀微微點頭:“他急於向我表忠心,恰恰說明他心中有異。我倒是挺好奇,這賽罕部中到底是誰在教他這些事情。”

“公子,要不要……”陳平做了個抹脖子的動作。

“不急。小賽罕的動作,也從側面說明了他對於我大秦心中是存在畏懼的。況且,他說到底是草原上的賽罕王,死的不明不白,會讓草原各部人人自危。

大戰在即,這麼做純粹是自斷臂膀。”

“是屬下冒失了。”

喬松嗯了一聲,吩咐道:“去將韓信和魏武叫來。”

“唯!”

喬松身邊的武將,已於昨日交給了韓信,一個個都安插了下去派去統領各部落的兵卒。此時身邊就剩下了夏侯嬰這個親兵隊長,以及無雙這個護衛。

沒多久,兩人便一前一後的進入了大帳。

見禮之後,玄翦很自然的站在了喬松身側,而韓信則是被喬松賜座。隨即,喬松便詢問起了韓信如今軍隊的詳細情況。

經過幾天的摸排,韓信已經搞清楚了草原各部族的情況。

除了賽罕部落的兩萬人之外,韓信還從各部落弄出了兩萬雜軍,這兩萬之中,人數最多的分別是丘林部落的六千人以及乞顏部落的四千人,單單是這兩個部落就佔據了一萬人的名額,剩下的大多都是在千人,甚至不足千人的規模。

這些人參差不齊,有些小部落連彎刀和弓箭都配不齊,唯一強一些的,便是馬很齊全,甚至還有富裕。

“如此說來,大軍需要先整合一番了?”

“末將已經將賽罕部,丘林部和乞顏部三部的人馬單獨抽調出來成軍,每軍一萬人,細分為三十個千人隊。

這些人本就是敢戰之士,只需要十日的時間稍加整訓,聽懂軍中號令便可上戰場。

剩下的一萬人各部落的零散人員,倒不必急於整編,可先作為後備部隊。

如此一來,可以錯開時間,不必特意等候大軍整頓完畢再開戰。”

這就是師從王翦的韓信,儘管是初次掌軍,卻因為之前和王翦在秦軍中學習的經歷,可以很快的上手,將幾萬人的軍隊安排的井井有條。

喬松對韓信區區幾日的成果很是讚賞,又提出了一個問題:“千長及以上軍官,有多少是我們的人?”

“總體來說可佔據一半,賽罕部的精銳之中則可佔據到七成,完全在我們的主導之下。”

“那些部落沒有異議?”

“這倒是沒有。”

“沒有?”喬松不確定的問道。

韓信搖了搖頭:“至少末將沒有發現,當然也不排除時間太短,末將來不及細查的情況。”

喬松表示明白了,隨即詢問起了韓信對於軍中諸將的安排。

三軍統帥自然毫無爭議的是喬松,自領中軍一萬五千人,韓信與拓木•賽罕為副將。

周勃,曹參,兩人被任命左右將軍,各領五千人,另有樊噲,盧綰以及兩個草原人作為此二人的副手,最後的五千人則是交由王陵率領作為後軍。

剩下的人也各有軍職,安插在了大軍中的不同位置,比如糧草軍械,斥候之類的要害。

韓信的安排可以說是沒有錯漏,將整個大軍牢牢地握在了手中。

喬松對韓信的安排十分滿意,又接著詢問了起來:“魏武給你的資料你看過了嗎?”

“末將已經看過了。”

“對於此戰有什麼想法沒有?”

“剛過了一個冬天,此時正是草原上的牲畜配種的時候。一般情況下,草原上是不會起兵戈的。

此時開戰,對於我大秦有利,對於匈奴則不利。

因此,大秦佔據天時。

而草原各部臣服於匈奴只不過是因為匈奴之強大,但我大秦不同,上下一心。縱然賽罕部有些許問題,但有李信將軍在後方壓陣,可做到無虞,此為人和。

唯一所慮者,便是匈奴佔據地利。

這就需要軍中斥候效力了。”

“地利問題,你不需要考慮。本公子手下這些年已經將地形摸透了,隨後讓人把輿圖拿給你。”

“是那種新式輿圖嗎?”

“對。”

“如此一來,在地利上我等與匈奴人之間的差距就可以縮小很大一部分了。”

“然也。具體如何打,有想法嗎?”

“我等人數太少,無法做到全殲。因此,末將以為還是以驅逐為主,儘可能的在殲滅匈奴的有生力量。

故此,末將打算將大軍分為三部分。以公子所說之策,挑選精銳干將率領數千精騎深入草原進行破壞。

剩下兩路大軍以驅趕,合圍為主,殲滅匈奴之兵力。”說到這裡,韓信頓了頓,繼續道:“具體該如何打,還要看匈奴的應對。”

喬松點了點頭,表示明白了,隨即便將自已可以呼叫九原駐軍的事情告知了韓信。畢竟,一個將軍不瞭解自已手中的力量可是十分致命的。

韓信頓時陷入了沉思,九原需要駐守長城,能抽調的力量需要把握好分寸。

二人一直商議到了深夜,形成了一個大致的方略,喬松才放韓信離開。等到他走了之後,喬松則是又詢問起了玄翦。

玄翦將一份名單呈遞給了喬松,這些是白虎旗這些年來探知的賽罕部一些不怎麼老實的人。

喬松看了看,原來教唆小賽罕的乃是他的一個弟弟。

只不過小賽罕是個聰明人,他知道賽罕部能有今天全是因為背靠大秦的緣故。因此,在部落中處處都表現的對大秦極為崇敬。而那個弟弟則是被小賽罕發配到了一個小部落之中,到現在還沒回來。

看到這裡,喬松眼中閃過了一抹冷意,看來針對草原的分裂計劃不僅要放在匈奴和東胡之間,這賽罕部也同樣如此啊。

這人吶,手裡的籌碼多了,就開始琢磨起不該有的心思了。

“其他部落有探查過嗎?”

“有的。”

喬松思索了一陣,冷聲道:“篩選一下,挑選幾個有培養價值的。”

“唯!”

“此次軍中將領呢?”

“卑職已經將不滿的將領記錄了下來,隨時可交由公子查閱。”

“幹得好,挑幾個刺兒頭,看能否在這次戰爭中讓他們合理的消失。這賽罕部,不能有第二個聲音!”

“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