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自由化的嘗試
阿富汗歷史紀錄片合集 夏蟲蟲語冰 加書籤 章節報錯
首相雜湊姆·汗透過獨裁統治和個人魅力,成功使阿富汗在努拉時期的混亂之後逐漸穩定,並在二戰期間安全地保持了中立。然而,在1946年,皇室決定以更加年輕且更自由的形象,由雜湊姆的弟弟沙·馬哈茂德取代他,這可能是試圖實現真正自治願望的一次嘗試,因為在戰後的世界,這種願望變得非常流行。
沙·馬哈茂德上任後,立即釋放了政治犯,放鬆了對新聞出版的管制,並開始政治化新軍隊的程序。在1949年選舉產生的“自由議會”中,有四五十位改革者,他們開始行使憲法賦予的權力,向政府部長們提出質詢,儘管大部分部長都不習慣這種詳細審查,擔心遭到腐敗指控而設法逃避。
改革者透過法律確保了新聞出版自由,出現了幾份用波斯語和普什圖語書寫的反對派報紙。然而,這些報紙的發行量有限,未超過1500份。改革者透過這些報紙無情地批評保守的宗教領袖和皇室成員,同時要求將政府置於真正的議會控制之下。一些特別好戰的作者因寫信給報社編輯而被逮捕。
持不同政見者和改革者開始組成政治團體,如人民民主黨,這是一個由喀布林大學學生組成的組織。1947年,坎大哈的“覺醒青年”運動湧現,吸引了來自各種不同政見者團體的成員,提倡女性權利、議會政府、政黨自由等改革措施。
政府也試圖組建自己的政黨,但進展有限,成功阻止了大多數公務人員參加自由主義團體。政府對公眾要求的抵制似乎激發了這個小規模的自由氛圍,使其發展成更大規模的鬥爭。與此同時,報紙上和大學生中更加尖酸刻薄的言論使一些中間派感到恐懼,紛紛投靠政府。
1951年,政府強制關閉了學生組織,導致幾個學生領袖逃往巴基斯坦。第二年,為了準備1952年的大選活動,政府禁止所有非政府報紙的發行,數十名“覺醒青年”運動領袖被逮捕,這一運動的活動被有效地中止。很多被關押的自由分子最終放棄了立場,進入政府服務。直到1963年,扎希爾王開始自己的改革運動時,那些曾被關押的自由分子才獲釋。
1952年新組建的議會更傾向於代表佔農村人口多數的傳統精英階層,標誌著另一次改革運動的失敗。然而,這次短暫的嘗試對後來的阿富汗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後來激進運動和1978年後的共產主義政權的核心人物所在。努爾·穆罕默德·塔拉基、巴布拉克·卡爾邁勒以及哈菲祖拉·阿明都曾參與20世紀40年代末50年代初的改革運動。
在馬哈茂德政府的傲慢態度推動下,經濟發展和社會改革幾乎沒有進展。外交政策的成功也讓人感到困惑,尤其是阿富汗領導人在近六年的時間裡專注於普什圖尼斯坦問題。
自1893年以來,阿富汗被迫接受“杜蘭德邊界線”作為南部和東部的有效邊界。然而,由於這條線將大多數普什圖人排除在阿富汗控制之外,沒有一屆阿富汗政府願意承認其為與英屬印度的永久國界。印度獨立的臨近被阿富汗視為修正歷史上的不公,甚至可能是最終的機會。
英屬印度所統治的普什圖地區構成其西北邊境省,並被劃分為“定居區域”,在20世紀30年代實現自治,並設有幾個山地部落機構。每個山地部落機構都有一名英國代理人,在軍隊的支援下試圖維持全面和平,同時使部落在實際上自治。在20世紀20年代和30年代,由於印度即將劃分為穆斯林國家(巴基斯坦)和以印度教徒為主導的國家(印度),印度國民大會的莫漢達斯·甘地在西北邊境省非常活躍。西北邊境省的立法機關事實上透過投票決定加入印度,這可能是以自治為交換的結果。英國將屬地問題交給全體居民投票,1947年7月,最終投票結果顯示“定居區域”加入巴基斯坦,部落機構的支爾格會議也做出了相同的決定。
在這個政治程序中,阿富汗試圖向英屬印度政府施加壓力,以便為普什圖人提供其他選擇,如加入阿富汗、成為獨立國家(普什圖尼斯坦)或推遲決定(類似於印度的王公邦)。當1947年巴基斯坦成為獨立國家並控制西北邊境省時,阿富汗是唯一投票反對巴基斯坦加入聯合國的國家,而此前一年,阿富汗已成為聯合國會員國。阿富汗人以獨立自主為他們的基石,但一些反對者擔心他們的真正目的是吞併西北邊境省,甚至可能還有俾路支斯坦地區。如果是這樣,將為阿富汗提供一個接近海洋的機會。
到了1947年,一個支援獨立的“紅衫”運動在西北邊境省嶄露頭角,這兩個穆斯林國家的關係持續惡化。巴基斯坦有意拖延向阿富汗運送貨物(這可能給“赫爾曼德河谷工程”帶來更多問題)。1949年7月,當一架巴基斯坦飛機轟炸了阿富汗境內一英里遠的村莊後,喀布林政府召開支爾格會議,否認了與英國簽署的所有歷史條約,並承認普什圖尼斯坦為一個獨立國家。在邊界的另一側,一個部落集會宣佈好戰的修士米爾扎·阿里·汗為新政府的總統。1950年和1951年,好戰的阿富汗部落越境援助叛亂,導致巴基斯坦斷絕了與阿富汗的外交聯絡數月,並拒絕向阿富汗航運石油。
蘇聯迅速捲入衝突。1950年,蘇聯與阿富汗簽署了一項重要的貿易協定,同意以羊毛和棉花交換石油,並允許阿富汗透過其領土轉運貨物,貿易額迅速翻了一番。根據協議,蘇聯在阿富汗北部修建了儲油設施,並開始勘探石油和天然氣。他們在喀布林設立了一個永久的貿易辦事處。
阿富汗領導人私下裡關注著蘇聯在歐洲的擴張,斯大林對中亞地區的壓迫,以及二戰期間和之後,大量俄羅斯人湧入中亞地區的災難性遷徙,以及與之相關的當地穆斯林的外逃。在20世紀40年代,蘇聯甚至向阿富汗派遣了間諜。這些間諜是由反共產主義的烏茲別克人、塔吉克人和土庫曼人向阿富汗政府舉報的。然而,在沒有其他合適的物件的情況下,這些關切並不能阻止阿富汗接受來自蘇聯的提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