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歐洲人的出現與競爭
阿富汗歷史紀錄片合集 夏蟲蟲語冰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在阿富汗及其鄰國,一千年以來生活在伊斯蘭教文化環境中。隨著王朝命運的變遷、商業與藝術的發展,以及不同民族的遷徙,這個文化背景不斷演變。然而,在1800年之前,歐洲基督教文明逐漸佔據主導地位,取代了穆斯林世界的主導地位。這種變革首先在伊比利亞和俄羅斯,後來擴充套件至巴爾幹地區。歐洲國家逐漸獲得制海權,透過封鎖舊世界商業貿易並擴充套件新世界的財富,進一步鞏固了他們的力量。
歐洲在南亞的影響始於1498年,當時葡萄牙艦隊首次繞過好望角抵達印度。在接下來的百年裡,葡萄牙建立了強大的貿易帝國,透過殖民地沿岸的基地得到支援。然而,這些變化並未直接滲透到遙遠的內陸地區,阿富汗人基本上對這些發展置之不理。
葡萄牙在印度的利益吸引了西班牙、荷蘭和英國的競爭。1600年,英國女皇伊麗莎白一世頒發了東印度公司的皇家特許狀,確立了英國在東方的商業壟斷。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了重要的商站,利用當地武裝(印度士兵)來保護其利益。17世紀末,英國在孟買、馬德拉斯和加爾各答等地建立了關鍵的據點。
隨著莫臥兒王朝的衰落,英國等歐洲勢力開始擴大其在印度的影響。在莫臥兒王朝無法有效控制各勢力的時候,歐洲勢力透過與印度內部的多個獨立政權和自治政府建立聯盟,爭奪利益。
這一時期,歐洲的到來和競爭對阿富汗及其鄰國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請繼續提問或更正,如有需要。
1756至1763年的“七年戰爭”標誌著歐洲列強之間的激烈競爭,這也許是歷史上第一次被廣泛認知的全球性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大英帝國在印度戰勝法國,奪取了對印度洋的控制權。羅伯特·克萊武將軍領導下的東印度公司開始鞏固和擴張其對土地的直接控制,成為德里莫臥兒宮廷的主導力量。
在英國議會加強對印度的控制後,東印度公司在1773年透過派遣總督改善行政管理。與當地強大的馬拉地人聯盟等敵人發生的戰爭使得英國逐漸成為印度大部分地區的實際統治者。英國的軍事、醫學、行政管理和政治手段使得幾千名英國人就能夠支配整個印度大陸。
法國皇帝拿破崙一世的野心使得法國在某時似乎成為杜蘭尼王朝最緊迫的威脅。然而,法國在印度的影響受到英國的打擊,而法國與波斯的協議並未阻擋俄羅斯的南進。俄國作為亞洲的陸地力量,對阿富汗構成更大的威脅,可能進一步危及英國在印度的控制。
俄羅斯對阿富汗的威脅是持久的,並可能危及英國在印度的地位。1813年的《古里斯坦協議》割讓了裡海地區的海軍權力給俄羅斯。儘管英國試圖透過與波斯簽署的協議抵消俄羅斯的崛起,但俄羅斯對波斯的影響力不斷增強。俄羅斯在亞美尼亞和遠東地區的擴張使其成為中亞地區的主要勢力。
歐洲列強在亞洲的競爭和威脅對阿富汗和周邊地區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請隨時提問或更正,如有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