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古裡王朝和花拉子模以及蒙古人
阿富汗歷史紀錄片合集 夏蟲蟲語冰 加書籤 章節報錯
伽色尼王朝一直堅守加伽色城直到12世紀中葉。然而,在1151年,另一個阿富汗突厥王朝,即廓爾王朝的領袖阿拉一烏德·丁襲擊了伽色尼城。他屠殺平民,焚燒城市著名的建築和圖書館。阿拉丁因此贏得了“亞罕蘇孜”(世界火爐)的稱號。儘管如此,倖存的人們努力重建了這個城鎮。自此之後,伽色尼王朝的統治者撤退到印度,一直持續到1186年,當時加茲尼王朝的最後一位皇帝在拉合爾被古裡軍隊殺害。
廓爾王朝位於阿富汗北部中心地帶山區,是一個古老的王國,可能由貴霜人或匈奴人建立。在伽色尼王朝時期,該地區臣服並皈依了伊斯蘭教。在12世紀初,他們在突厥穆斯林酋長的領導下從山區遷徙出來,並首次將首都設在赫拉特。在一次行動中,他們逐漸取代了伽色尼王朝在阿富汗和印度的統治。
這個新建的廓爾王朝雖然沒有像前任那樣在歷史和文學作品中留下輝煌的痕跡,但卻留下了一些具有紀念價值的實物遺存,包括赫拉特的賈米清真寺和兩座大的勝利紀念塔。這兩座塔可能是基於早期伽色尼王朝的風格建造的。其中著名的砂岩顧特卜塔位於賈姆河谷,是世界上最高的尖塔之一,高達238英尺(72.5米)。另一座塔高20英尺(6米),矗立於興都庫什山荒涼的賈姆河谷。
約在1200年,花拉子模·沙領導的突厥人侵入阿富汗和伊朗,並於1215年擊敗了廓爾王朝。在推翻西部的塞爾柱王朝後,花拉子模人在土耳其至印度的廣大地區確立了短暫的宗主國地位。在“絲綢之路”利潤的財政支援下,他們像之前的突厥王朝一樣,從征服者演變為文明的統治者。然而,他們的統治很快被蒙古人的侵略所打斷,蒙古人的出現在很多方面改變了歷史的面貌。
受到來自波斯臣民和巴格達哈里發的抵制,花拉子模政權是脆弱的。然而,沒有力量能夠抵擋得住成吉思汗領導下的蒙古鐵蹄。成吉思汗軍隊的規模之大(大約有200多萬人),以及他們的速度、靈活性和紀律,使得所有的抵抗都顯得無濟於事。
蒙古人給阿富汗帶來了廣泛、殘酷和系統的破壞,這可能永久地改變了這個國家的特性。阿富汗北部、南部和西南地區著名的城市、大規模的城鎮、鄉村和農田都被徹底摧毀,其中一些至今未能恢復。曾經世世代代建設的灌溉系統被征服者精心毀壞,懂得修復水利的人也都被殘忍地殺害。城市如巴爾赫和伽色尼失去了它們作為伊斯蘭文化有創造力的中心的地位。曾經與巴格達媲美的大規模貿易城市和更遠的綠洲地帶也相繼沒落。在這個過程中,受過教育的精英被屠殺,使阿富汗與世界文明中心漸行漸遠。
然而,在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遊牧部落發現,撤退到山區是避免徵服者的最佳方式。根據當時的史料記載,在山區,蒙古人擅長騎射和組織,但這些優勢在山區無法有效發揮,而部落居民可以藏匿於山洞和灌溉渠道中。阿富汗人引以為傲的分權的部落或氏族規則以及尚武價值觀,並未被普世性的哲學所緩和,使其在對抗蒙古人的侵略中取得了一些優勢。然而,這也意味著向城市文明的進步邁進的步伐倒退了數百年。
成吉思汗,或稱“終極首領”,一個出身卑賤的孤兒,在早期生涯中進行了無止境的戰爭,使中國北部的蒙古和突厥遊牧民全體結成一種統一的力量。在1206年被選為這個巨大聯盟的首領後,他強加給各個部落統一的法律和宗教體系,為蒙古語制定了字母表,重組軍隊並將之置於殘酷的紀律之下。成吉思汗的這些改革在他去世後仍然持續執行。在他領導下,許多偉大的將領得以嶄露頭角。
在征服中原並獲得大量財富和奴隸軍人之後,成吉思汗將目光轉向西方。戰爭始於強大的花拉子模·沙貿然拒絕了成吉思汗建立聯盟的邀請,反而殺害了成吉思汗派來的使節。成吉思汗趁此機會展開了報復行動。1219年,當花拉子模·沙派遣軍隊征服巴格達時,多達20萬的重灌蒙古騎兵湧入花拉子模的領土。他們將布哈拉化為灰燼,精選有用的工匠和奴隸,然後轉向南下掃蕩戰敗的敵人的臣民。
阿富汗在1221年被征服,成為這次征服運動的第一站。波斯歷史學家約瓦伊尼寫道:“世界上一塊肥沃的土地荒蕪凋敝,該地區因此變成一片沙漠,還有大量的生靈被茶毒,他們的面板和骨頭被碾成塵土。”
當另一支蒙古軍隊席捲伊朗北部並透過高加索地區進入烏克蘭大草原時,在阿富汗,成吉思汗的將軍們在花拉子模與阿富汗人部落聯軍手中遭遇到了他們的第一次戰敗。作為報復,成吉思汗將巴米揚河谷的所有人畜消滅殆盡,使這片土地永遠變得荒蕪。伽色尼城剛從古裡王朝破壞中艱難地恢復過來,但再次被夷為平地。
儘管有了這些慘痛的教訓,但成吉思汗挺進印度時,阿富汗的城鎮仍然紛紛叛亂。由於炎熱的氣候不利於蒙古騎兵,成吉思汗撤軍返回,並迅速地消滅了赫拉特和巴爾赫的居民。在赫拉特,蒙古人在七天內屠城,有兩千名藏匿的居民也被後來返回的蒙古軍隊殺害。然而,叛亂和不斷的劫掠襲擊可能已達到目的,對印度失去興趣的蒙古人最終也認識到,在阿富汗長期進行戰爭是得不償失的。
1227年,成吉思汗去世後,蒙古帝國分成4個領地,其中兩個領地的界限剛好將阿富汗一分為二,餘下的巴爾赫、喀布林和伽色尼都劃歸給了中亞的察合臺汗國。蒙古衛戍部隊駐紮在山區,他們可能是今天阿富汗哈扎拉人的祖先,大部分哈扎拉人呈現出東亞血統。赫拉特和阿富汗西部劃歸給伊朗和伊拉克的伊爾汗國。1245年,伊爾汗國將其作為領地分賞給了能幹的塔吉克庫爾特王朝。庫爾特王朝恢復了城鎮,並逐漸佔領了呼羅珊全部和坎大哈南部地區,最終於1232年宣佈其汗國獨立。至今,阿富汗赫拉特地區和西部零星地區居住著一個重要的塔吉克族群。庫爾特王朝維持了50年,在帖木兒領導的新一輪蒙古人征服中被擊敗。
儘管蒙古軍隊早已有許多穆斯林成員,但成吉思汗的軍隊最初並非穆斯林。1258年,巴格達的阿拔斯王朝的最後一位哈里發因拒絕投降,被蒙古汗王旭烈兀(1217—1265)殺害,自此,一個歷時500年的王朝覆滅。旭烈兀的基督教妻子和姐妹們說服他與基督教十字軍的國王聯盟,以共同奪取敘利亞。然而,直至世紀末,伊斯蘭教再次得到宣揚。1260年,虔誠的穆斯林埃及馬木留克奴隸王朝在敘利亞擊敗蒙古軍隊。漸漸地,與其他野蠻征服者一樣,新來的侵略者都向他們所征服的文明屈服。在中國,他們成為佛教徒;在西方,他們接納了伊斯蘭教。
1295年,新的伊爾汗馬哈茂德·加贊(1271—1304)宣稱他成為穆斯林,並迫使他的宮廷也皈依伊斯蘭教。他成為穆斯林學問和藝術的偉大資助者,在這些方面後來表現出強烈的東亞影響。到下一個世紀,蒙古人成為伊斯蘭教的捍衛者,並幫助其向邊疆地區傳播。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在東方穆斯林世界裡,各個汗王失去了他們的大部分野蠻活力和政治敏銳性,而這為一個新的競爭者的登場作好了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