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7月,巴基斯坦的穆罕默德·齊亞·哈克將軍奪取了權力,取代了民選總理佐勒菲卡爾·阿里·布托。齊亞曾在此前被布托任命為軍隊的參謀長。在接下來的兩年中,齊亞加緊對武裝部隊的控制,並推動巴基斯坦走向更伊斯蘭化的道路。1979年4月,齊亞下令絞死布托,引起了國際社會的廣泛批評。

首先,蘇聯接管阿富汗加重了齊亞在國際社會的孤立。巴基斯坦境內只有人煙稀少的俾路支斯坦沙漠位於裝備精良的蘇軍和俄國人一直尋求的暖水海港之間。此外,巴基斯坦的宿敵印度是國際社會中未譴責蘇聯入侵的少數國家之一。齊亞的國內政策引起了其西方盟友國內民眾的反對,而他繼續研究核武器技術成為與其傳統盟友美國的一個重要痛處。

然而,最終,齊亞能夠將蘇聯的威脅變成一次機會。根據由普什圖人將軍阿赫塔爾·阿卜杜勒·拉赫曼領導的“巴基斯坦軍情處”(Pakistan's Inter-Services Intelligence)建議,齊亞決定以其國家資源支援阿富汗抵抗組織,捍衛伊斯蘭教,同時成為全球抵抗共產主義的前線協調員。只要齊亞充當滿足美國和阿拉伯石油國的角色,他就可以指望得到對其不民主統治的實際預設。

齊亞並沒有公開承認向穆斯林游擊隊提供武器裝備。然而,民兵最初使用的大部分武器是從阿富汗軍隊逃亡者手中購買或從政府哨所搶奪而來。一些來自其他國家的武器則透過美國中介機構安排,由海灣國家付款,並最終透過迂迴路線走私而來。所有的援助都透過“巴基斯坦軍情處”進行,據說這個部門直接受齊亞控制,並由軍方和外交部門獨立運營。然而,巴基斯坦訓練穆斯林游擊隊的角色很難被隱瞞。在1984年到1987年期間,有80000名穆斯林游擊隊隊員接受了“巴基斯坦軍情處”操作的訓練營培訓。靠近邊境的巴基斯坦醫院還治療了數千名傷員。

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幾千名外國穆斯林志願者應召加入聖戰,他們都熟悉前往巴基斯坦各個訓練營的路。其中大部分是阿拉伯人,許多來自沙烏地阿拉伯的遜尼派武裝人員,但他們來自巴爾幹、高加索和東南亞等地。

美國總統吉米·卡特公開反對蘇聯的侵略行為,宣稱支援阿富汗和巴基斯坦的獨立。然而,他在提供具體援助方面表現得謹慎。

由於越南戰爭的失敗,美國公眾對亞洲事務的任何新捲入都保持謹慎。卡特政府正值陷入伊朗人質危機,不願或無法進一步捲入亞洲事務。最終,卡特政府在1980年僅提供了價值3000萬美元的武器裝備援助,透過第三方進行謹慎偽裝,運送給抵抗組織。對巴基斯坦的援助總額為4億美元,被齊亞嘲笑為“太少”。

1980年11月,民選總統羅納德·里根上臺,為了恢復美國的威望和影響力,願意在阿富汗問題上採取更果斷的行動。儘管他的顧問對穆斯林游擊隊的作戰能力表示懷疑,但里根指示中央情報局儘可能提供支援。在他的第一個任期內,直接援助一直保持在適度水平,直到1984年上升至2.5億美元。此後,美國決定忽略與齊亞的分歧,加大支援巴基斯坦。1981年9月,里根批准向巴基斯坦提供為期6年總計價值32億美元的軍事援助,並承諾向巴基斯坦出售40架F—16噴氣式戰鬥機。

這項交易使巴基斯坦軍方興奮不已,確保了齊亞繼續掌握權力。同時,這使齊亞更容易抵抗蘇聯與印度的聯盟。最重要的是,新的美國-巴基斯坦聯盟使蘇聯不可能轟炸或炮擊巴基斯坦境內的穆斯林游擊隊基地,這可能減輕了這些基地面臨的壓力。

由中央情報局領導的比爾·凱西當然能夠獲取堅固的蘇聯武器和彈藥,以武裝抵抗組織。然而,美國不準備為抵抗組織提供美國製造的武器,以避免武器來源變得眾所周知。蘇聯的前客戶,如埃及,以及在與埃及和敘利亞的戰爭中獲勝的以色列,都擁有大量的蘇聯武器,這些都成為可能的供應來源。

如果這還不夠,這些代理國透過“巴基斯坦軍情處”與其他國家簽署合同,以加工製造複製品。埃及和美國的工廠最終也加入了這條補給鏈。據稱,至少有一大批步槍來自蘇聯的盟國印度。部分資金透過渴望幫助阿富汗聖戰者的沙特中介機構籌備,而武器分發主要由“巴基斯坦軍情處”控制,在拉瓦爾品第附近的奧傑赫利基地進行。

儘管許多購買來的武器被證明是破損的或過時的,軍火商和腐敗的中間人攜鉅款潛逃。然而,抵抗組織從未嚴重地缺乏武器彈藥。

1984年,里根以“重振自信”為競選主題(“美國的黎明”),一邊倒地再次當選為美國總統。此時,美國兩院和媒體都關注阿富汗抵抗運動,並開始向政府施加壓力參與其中。作為回應,里根總統釋出了一個國家安全方針,號召動員“所有儘可能的手段”來幫助阿富汗抵抗運動。僅在1985年一年,美國為穆斯林游擊隊提供了5億多美元的資金援助,這比之前所有援助加起來還要多。到1987年,總計上升至6.7億美元。

這種“現金注入”在1985—1986年冬季顯然見到實效。蘇聯實行焦土政策並遷徙大部分農村居民,切斷了抵抗者的食物和其他基本供給,但由於美國的資金援助,這個問題很容易被解決。穩定的定量配給,如毛毯、靴子、無線電廣播、雙筒望遠鏡、幫助他們找到跨界路線的地圖,以及肩扛式對地導彈和重型鑽孔器、遠端火箭,使每一座城市和蘇聯基地都在抵抗者的襲擊範圍之內。

或許最為重要的是,1986年夏季,美國決定為穆斯林游擊隊提供肩扛式導彈,熱導毒刺防空導彈(和英國噴氣式導彈)。在1985年,穆斯林游擊隊曾擊落一架阿富汗民航飛機,明顯是利用了從黑市購買的薩姆—7型俄製防空武器,這表明戰鬥人員的作戰技術和此類武器的巨大潛能都改變著戰爭的程序。美國和巴基斯坦都曾拒絕這種想法,因為他們擔心武器可能會落入蘇聯手中,甚至被轉交給中東的恐怖主義組織,這些組織已經開始對西方的民航飛機實施爆炸、擊落或劫持。最終,扭轉戰局對抗蘇聯的誘惑是無法抗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