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阿卜杜·拉赫曼汗
阿富汗歷史 來龍去脈 夏蟲蟲語冰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埃米爾阿卜杜·拉赫曼汗在喀布林掌權,開始了長達21年的統治。在此期間,他在英國協議的框架下,靈活應對英俄兩大帝國,巧妙地保持了國土的大部分領土,並得到了廣泛認可。
同時,阿卜杜·拉赫曼確保了國內的和平,有效阻止了外部勢力以任何藉口干預阿富汗內政。他嚴格控制地方領袖和毛拉的權力,採取冷酷手段排斥異己,甚至採用拷打和大規模處決的方式來懲罰反對派,因此他被賦予“鐵血埃米爾”的稱號。個人沒有政府許可,不能在國內移居或出國旅行。結合阿卜杜·拉赫曼的文化和經濟孤立政策,這些措施可能使阿富汗比以前更加貧困和衰弱,為他的繼任者製造了麻煩。
阿卜杜·拉赫曼在接管這個國家時,面對一片無政府主義和經濟困頓的景象。城市大多被摧毀,部分地區人煙稀少。與大多數新統治者一樣,他首要任務是平定國內對手的威脅。在英國軍隊撤出坎大哈三個月後,阿卜杜·拉赫曼的堂弟穆罕默德·阿尤布從衛戍軍手中奪取了坎大哈。儘管當時“埃米爾”沒有一支龐大的軍隊,但他在坎大哈城外聯合吉爾查依部落民,成功擊敗了穆罕默德·阿尤布。與此同時,一支由忠誠的北方人組成的軍隊佔領了赫拉特,穆罕默德·阿尤布被迫流亡印度。
儘管阿卜杜·拉赫曼後來再也沒有遇到與之相媲美的威脅,但在隨後的時期爆發了約40次的叛亂。他穩健而系統地征服了各個民族地區。其中最著名的叛亂有1886年吉爾查依人的起義,1888年烏茲別克人的反叛,以及1891—1893年哈扎拉人的反抗。由英國資助和裝備的阿卜杜·拉赫曼的軍隊成功平定了這三次叛亂。1895年,他推行了“8取1”的募兵制度,該制度在村一級的行政單位實行,抽中籤的人要麼服兵役,要麼支付一個代替者的費用,而免除兵役的7個人或他們的家庭必須繳稅供養新兵。
阿卜杜·拉赫曼在軍事領域取得節節勝利後,對叛亂分子採取了無情的報復行動。他重新實行了安置反叛者的古老策略,將約一萬戶吉爾查依人家庭遷移到北部非普什圖人聚居區,這在潛在的敵對鄰居中,使他們成為“埃米爾”的忠實支持者。
對待哈扎拉人更加殘暴,當這些什葉派穆斯林拒絕放棄自治權時,阿卜杜·拉赫曼宣稱進行一場聖戰,並賦予參戰者崇高的地位。結果,哈扎拉人被作為一個政治和民族群體被鎮壓,他們的土地被劃歸其他民族,人民被迫成為他們的奴隸。成千上萬的哈扎拉人逃往波斯的馬什哈德和印度的奎達。
1885年,阿卜杜·拉赫曼再次宣佈進行聖戰,這次針對阿富汗東北山區的卡菲爾斯坦。這個地區的居民自亞歷山大大帝時代以來一直保持著強烈的獨立性。阿卜杜·拉赫曼動用武力迫使當地異教徒皈依伊斯蘭教,並將他們的家鄉重新命名為努里斯坦。至今,這些人的同胞穿越邊境進入巴基斯坦,仍然免於被迫改信伊斯蘭教。
阿卜杜·拉赫曼還延續並深化了希爾·阿里的一些行政改革,將阿富汗劃分為不同的省份、行政區和小行政區。然而,這種劃分經常忽視了民族和部落的界限。他任命非本省區出生的人擔任省區長官,這些地方大員在軍隊的支援下,只對最高首領忠誠,並負責徵收賦稅和維護社會秩序。他成立了國家武裝警察隊,透過間諜和情報員確保地方長官的忠誠。在一些情況下,地方長官和其他官員廉價出售屬於宗族或部落的共有土地,破壞了古老的部落組織——在此之前是最有效的一級政府。
在喀布林,阿卜杜·拉赫曼建立了一個由幾個部門組成的新行政機構,該機構由“埃米爾”的親屬、顯赫地方家族的質子以及來自非普什圖地區的忠誠奴隸聯合佔據。為了限制他的兒子建立地方權力基地的可能性,阿卜杜·拉赫曼將他們留在了喀布林。此外,他建立了負責財務、貿易、司法、公共工程建設、郵政、教育和醫藥的不同部門。
儘管阿卜杜·拉赫曼設立了國家支爾格會議(loya jirga),這是一個部落首領、貴族和毛拉們的集會,但他透過批准各種章程來限制這些人的權力。他還成立了最高政務會(Supreme Council),由多個部門負責人組成,定期商討政策併為“埃米爾”提供建議。
傳統上,“埃米爾”的權威依賴於支爾格會議的承認。然而,阿卜杜·拉赫曼聲稱他的統治源於神授,並自封為“王”。作為一個不信仰宗教的成功征服者,他壟斷了召集聖戰的權力。在迫使努里斯坦人皈依伊斯蘭教後,毛拉們將他稱為“民族和宗教之光”。
為了改變地方毛拉們在社會中的地位,阿卜杜·拉赫曼採取了多種措施。他設定了資格考試,按照清真寺慈善基金“瓦格夫”的產出為毛拉支付薪水,並將“瓦格夫”納入政府控制之下。此外,他建立了標準的法庭制度,依照“沙里亞”或伊斯蘭法來治理,而“沙里亞”由他自己作為“伊瑪目”來解釋。
阿卜杜·拉赫曼還成功地與地方和部落首領鬥爭,並將他們納入國家地方長官的掌控之下。在他的自傳中,他寫道:“每個牧師、毛拉以及每個部落和村莊的首領都認為自己是一個獨立的王……這些人的專制和殘暴是讓人無法忍受的。”他拆除了許多獨立的城堡,並在主要貿易通道上建立了自己的貿易站。他還利用傳統的政治手段,如政治聯姻、賄賂、抓人質以及在部落間挑撥離間。
為了維護阿富汗的獨立,阿卜杜·拉赫曼拒絕允許任何鐵路或電報線路滲透國界,並將外國官方的專家數量降至最低。他不允許英國的代理機構在喀布林與其國民會面。
阿卜杜·拉赫曼解釋說,國君必須引進一小批醫師、工程師(尤其是為了礦物開採和水利灌溉)、地質學家和印刷工。他也接受了一些來自外國的燈泡製造機械裝置。國內商業貿易因安全保障而獲益。然而,現代教育在他的統治時期可能比謝爾·阿里時期更為有限,文盲率居高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