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謝爾 · 阿里汗和國家統一
阿富汗歷史 來龍去脈 夏蟲蟲語冰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多斯特·穆罕默德指定了他的較年輕兒子,希爾·阿里(1825—1879;在位:1863—1866年和1868—1879年),作為他的繼任者。這可能是因為希爾·阿里在擔任加茲尼長官期間曾經成功地平定過六次分離加茲尼的暴動。然而,一旦他的父親去世,希爾·阿里就陷入了與多斯特·穆罕默德第一次執政時期相似的境地——家族內部的敵對和內訌。
這一次的戰爭持續了大約5年。起初,希爾·阿里成功地擊退了他的同胞兄弟,但最終他被兩個年長的同父異母兄弟聯合擊敗。其中一個是穆罕默德·阿夫扎勒(於1867年去世),他在1866年奪取了喀布林的王位。然而,希爾·阿里從未放棄“埃米爾”(首領)的頭銜,他藉助意外的運氣很快重奪了權力。在穆罕默德·阿夫扎勒去世後,他的強有力的兒子阿卜杜·拉赫曼與他的親弟弟、比他長壽的阿扎姆·汗產生了矛盾。
這個時期正值時代變遷,這在阿富汗也有所體現,希爾·阿里開始展現出像個現代統治者的特徵。他建立了由5萬職業和徵募計程車兵組成的常備軍隊,這支軍隊還穿著統一的制服,對於當時的阿富汗而言是一種新奇的現象。一旦希爾·阿里的王位得到鞏固,1869年,當英國為他提供武器和定期的津貼時,他的執政變得相對容易。1876年,一支土耳其使團到達喀布林,試圖說服阿富汗加入反俄的聯合陣線,但未獲成功,此後土耳其的支援也逐漸具體化。在奧斯曼帝國和後來的土耳其共和國的主導下,土耳其對阿富汗的援助一直持續到20世紀。在某種程度上,正規軍使得喀布林不再依賴於反覆無常的部落首領。
希爾·阿里還為阿富汗的現代行政管理體系奠定了基礎。他設立了一個由長老組成的顧問團(Council of Elders),建立了幾個政府部門,創立了郵政服務以及基礎的貨幣系統。他對土地稅進行了改革,農民過去以現金或實物的方式納稅,而現在全部以現金形式納稅(儘管這仍然不足以支撐雄心勃勃的政府)。在政府的資助下,阿富汗歷史上第一所現代學校也在這一時期建立,該學校主要教授英語和軍事課程。與此同時,這位“埃米爾”還創辦了阿富汗語報紙《晨曦》;建立了幾座電燈廠,其中一些為軍方提供供電。
儘管在希爾·阿里的第二次執政期間,他仍然不得不在國內進行戰爭(主要反對叛亂的長子雅各布·汗),但他最大的挑戰來自於英俄之間持續的敵對狀態。他巧妙地在這兩個大國以及其他參與方如波斯和土耳其之間周旋,試圖確保阿富汗能夠在獨立自主的條件下度過十年。
隨著英屬印度向北方擴張,俄國則向南推進,佔領中亞地區。1864年,俄國吞併了裡海和鹹海之間的土地,佔領了鹹海東部,並將邊界推進至錫爾河。次年,俄國奪取了塔什干地區,到1868年,撒馬爾罕也併入俄國。與此同時,布哈拉汗接受沙皇為其領主,使俄帝國的控制範圍延伸至阿姆河流域,與阿富汗接壤。
在這一時期,英國內部對於如何理解和應對俄國的挺進產生了分歧,英國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哪個政黨執政。而對於希爾·阿里來說,他的立場一直如一。1869年3月,總督梅奧伯爵召集印度王公在安巴拉參加會議,討論與其他緊急問題,希爾·阿里在會上闡述了自己的立場。這位阿富汗統治者願意與英國結盟,共同抵抗來自俄國的侵略。然而,他拒絕接受任何在英國出生的使節進入喀布林,以尊重民眾對於第一次英阿戰爭帶來的痛苦的看法。他還希望英國正式道歉,並接受他的兒子阿卜杜拉·賈恩作為繼承者。
由於堅持不干涉主義政策,英國在安巴拉未就希爾·阿里的皇室繼承問題作出任何承諾,也未提供任何形式的軍事保證。相反,1872年,英國與俄國簽署協議,共同承認阿富汗是兩大勢力之間的“中間地帶”,並以阿姆河為阿富汗的北部邊界。英國宣稱,這份協議使他們無需對希爾·阿里作出任何正式承諾。此後,希爾·阿里與梅奧伯爵建立了私人關係,並滿足於非正式的諒解。然而,到1872年梅奧伯爵遭暗殺後,英國在解決阿富汗與波斯邊界糾紛時的調停受到了阿富汗人的不滿,波斯方面也感到不滿,隨後不久,英國與阿富汗政府的相互信任破裂。
1873年,希爾·阿里的長老賽義德·努爾·穆罕默德·沙參加了西姆拉會議,標誌著英一阿兩國關係正式惡化。英國重新提出在阿富汗北部邊界設定軍事觀察員的要求,同時拒絕為“埃米爾”本人或其國家提供任何形式的保障。
到1874年,當本傑明·迪斯累利成為英國首相時,這一狀況未見改善。英國決定在阿富汗恢復“積極的政策”,旨在透過在阿富汗凸顯英國力量,而不是依賴緩衝國概念。自由主義的總督瑙思布洛克伯爵因抗議辭職,使希爾·阿里陷於兩面夾擊且缺乏強大盟友。南部普什圖城市圭達於1876年被英國正式佔領,成為軍事基地。
新總督萊頓伯爵再次提出長期以來的要求,即讓希爾·阿里接受在喀布林設定常駐英國代理機構。從希爾·阿里對這一要求的回應的暗示來看,當時的政治氛圍似乎使阿富汗成為保護國的一種途徑。希爾·阿里告知英國,他已經拒絕了俄國駐中亞司令官考夫曼將軍的類似要求(1875年,俄國透過駐阿富汗的穆斯林使節與希爾·阿里保持聯絡)。儘管希爾·阿里勉強與俄國保持一定距離,但在接下來的兩年中,他在英國的抗議聲中與俄國保持了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