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薩多查依 · 沙
阿富汗歷史 來龍去脈 夏蟲蟲語冰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帖木兒·沙在他父親去世後成為赫拉特的統治者。他的長兄蘇萊曼·米爾扎迅速爭奪王位,但當帖木兒到達坎大哈時,蘇萊曼的追隨者消失,蘇萊曼逃脫,但他的女婿沙·瓦利汗和兩個兒子因支援蘇萊曼而被處死。
面對這些事件引起的民憤,帖木兒在1775年將都城遷至喀布林,這個地方位於普什圖尼斯坦地區的邊緣,靠近他在印度河流域的土地(他的冬都在白沙瓦)。他依靠著12000名紅頭巾騎兵掌握著對普什圖人的控制,使他贏得了親波斯和親什葉派的聲望,尤其是在他執政的後期,即1791年,他僱傭軍在壓制東部普什圖部的叛亂時拯救了他。那次叛亂的結局是,帖木兒酷刑處死了叛軍首領,甚至是在他們手按《古蘭經》宣誓效忠於他之後。這一褻瀆的行為在當時和後來大多數阿富汗人的心目中更加抹黑了帖木兒的名聲。
**阿赫邁德的愛國詩**
赫拉特充滿了一腔愛的熱血。
>為了你,
>年輕人捨棄了他們的生命。
>當我接近你時,
>心中便了無牽掛,
>遠離你時,
>我的內心顫動,
>使我如蛇一般恐懼。
雖然我把很多土地囊括進我的領域,
但我無法忘懷的是你那美麗的果園。
>當我記起你時,
>我卻忘記了德里的王座。
>我那美麗的普什圖克瓦山峰啊,
>他們可以把敵人的生命切碎填充。
>如果普什圖人揮舞著他們寶劍的時候,
>法裡德(Farid)和哈米德(Hamid)的時代將要到來,
>也是我四處征戰的時候。
如果全世界站在一邊,
而你卻站在另一邊,
我會義無反顧的選擇你那褐色貧瘠的平原。
>親愛的,
>阿赫邁德·沙絕不會棄你而去,
>即使他可能奪得全世界的土地。
帖木兒父親所征服的大部分地區開始反叛。到1781年,他已失去西部的呼羅珊和南部的信德地區。然而,在杜蘭尼部落巴拉克查依宗族首領帕伊恩達·汗的協助下,他在國內至少名義上得到了尊重。總體而言,帖木兒的國內統治是和平、公正的。與其說他喜歡軍事冒險,不如說他更熱衷於建築和園藝。根據記載,他也尊重在喀布林的外國商人的權利。然而,到了1781年,由於一系列的叛亂和喪失領土,他的國內統治變得越發困難。
阿赫邁德為帖木兒操辦了多次外交聯姻,導致帖木兒有眾多妻妾和子孫。截至1793年帖木兒去世時,他仍有23個兒子在世,這些子嗣的權力爭奪主導了接下來的25年杜蘭尼人的統治。5個兄弟先後在喀布林統治,經歷了7個不同的時期,但即使掌握了喀布林,也難以確保對阿富汗其他地區的更大影響。赫拉特和坎大哈地區有時在其他兄弟的統治下,實際上享有獨立性。由於來自巴拉克查依杜蘭尼和其他普什圖部落的支援,以及不斷變化的聯盟關係,家庭成員之間的競爭導致許多權力爭奪者被殺害、致盲或囚禁。
帖木兒的長子查曼·沙在統治期間(1793-1800年)試圖贏得帕伊恩達·汗的支援,重新統一國家。他甚至與新興強大的布哈拉烏茲別克首領簽署了和平協議,後者重申了杜蘭尼對阿姆河南部的統治權。然而,在印度,查曼在與錫克教徒的兩次戰爭中都未能取得成功。這導致沮喪的印度穆斯林尋求新的救星,使得阿富汗國庫失去了主要的稅收來源。然而,英國對於阿赫邁德·沙帝國的復興感到不安,因此在位於恆河上游中途的奧尤德赫(Oudh)部署了軍隊,以防範潛在的威脅。
由於殺害帕伊恩達·穆罕默德·汗,查曼最終與巴拉克查依宗族結仇,帕伊恩達的追隨者為復仇將扎曼弄瞎並流放。儘管如此,他們仍然沒有準備離棄阿赫邁德可汗的家族。因此,巴拉克查依人轉而支援查曼的弟弟馬茂德(1800-1803和1809-1818年在位)和舒賈(1803-1809和1839-1842年在位)。然而,面對不斷升級的地方叛亂,這兩位兄弟在維護國家內部完整性方面並不成功。
1809年,舒賈·沙成為第一個接待英國正式使團的阿富汗統治者。同年6月7日,雙方在白沙瓦簽訂了友好協議,承諾組建聯合陣線,反對法國一波斯聯盟的侵略。儘管舒賈后來被廢黜,但這次會晤對他個人來說卻是有益的。失去權力後,舒賈和查曼在英國庇護下生活在旁遮普。數年後,英國扶植舒賈作為他們在喀布林的代理人,他在第一次英阿戰爭期間短暫統治了3年。
英國對阿富汗的初次印象
1809年,芒斯圖爾特·埃爾芬斯通在他的《喀布林王國記事》中對阿富汗社會的走向表達了擔憂。他認為這個國家存在著一種排斥和分裂的原則,難以克服,除非有力量能夠統一整個社會並消除每個部分的特徵。他描述各個部落組成的國內政府回應了這一問題,皇家政府未曾擾亂社會執行,也未乾擾人民的生活。然而,他指出一大群有組織且興致勃勃的共和黨人正在準備反抗暴君,藐視政黨內戰的努力。
馬茂德時期的動盪
1818年,面對波斯人對赫拉特的侵略企圖,馬茂德派遣巴拉克查依同盟者帕伊恩達的兒子法塔赫·汗擊退入侵者。然而,法塔赫的成功卻導致了他的毀滅。由於嫉妒法塔赫的權力,馬茂德的兒子卡姆蘭以一次小的侮辱為藉口,逮捕並致法塔赫於死地。這一事件引發了以多斯特·穆罕默德為首的巴拉克查依宗族的全面暴動。馬茂德逃往赫拉特,在那裡與卡姆蘭一同在波斯人的庇護下統治,直至1842年。在此期間,喀布林的王位經歷了帖木兒的另外兩個兒子阿里(1818-1819年在位)和阿尤布(1819-1823年在位)的短暫統治,國家陷入無政府狀態,薩多查依家族也最終沒落。
此後,杜蘭尼帝國在印度沒有留下痕跡,甚至由於巴爾赫成為獨立的侯國,北部阿姆河邊境也失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