遜尼派和什葉派是穆斯林社群中兩大主要宗教派別。今天,什葉派穆斯林主要分佈在伊朗、伊拉克南部和波斯灣沿岸地區,在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和其他一些國家則是主要的少數民族。這種地理分佈很大程度上是由歷史偶然事件造成的,例如在16世紀,僅在薩非王朝統治伊朗後,什葉派才佔據主導地位。

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分歧始於穆斯林歷史的早期,根源於對穆罕默德合法繼承人問題的爭論。由於穆罕默德沒有兒子,什葉派支援穆罕默德的女兒法蒂瑪的丈夫、穆罕默德的女婿阿里·伊本·阿布·塔利布的繼承權。這一爭論最終導致阿里及其女兒侯賽因在661年和680年分別被暗殺。此後,什葉派尊崇阿里和侯賽因為殉教者。什葉派認為穆斯林領袖地位應歸穆罕默德的後裔,雖然在運動的早期幾個世紀內,各個分支對於繼承世系的具體細節存在分歧,但他們一致拒絕承認早期哈里發,認為其是非法的。

在阿拔斯王朝哈里發的統治下,什葉派逐漸獲得了一些影響力。儘管阿拔斯王朝本身是遜尼派的阿拉伯統治者,但他們在什葉派社群中尋求聯盟和支持者。隨著時間的推移,遜尼派和什葉派之間出現了一些後續的分歧,特別是關於《聖訓》(穆罕默德及其同伴的早期傳統)的有效性問題。一些什葉派穆斯林對神秘主義理論和實踐的態度似乎更為開放,例如德魯茲派和巴哈伊教,它們起源於什葉派社會內部。

菲爾多西被譽為最偉大的波斯詩人,是波斯民族史詩《帝王紀》的作者。儘管他的詩歌主要以早期的散文體為基礎,但在這部詩集中,他體現出了終極且持久的詩歌形式。近一千年來,波斯人一直在閱讀並背誦他的不朽傑作……

《帝王紀》於1010年最終完成,獻給了伽色尼王朝的著名蘇丹馬赫穆德,他在此之前已成為菲爾多西家鄉呼羅珊的主人……由於友好的大臣艾哈邁德·伊本·哈桑·邁曼迪保證蘇丹能夠接受他的詩歌,菲爾多西親自前往伽色尼。不幸的是,蘇丹馬赫穆德卻與懷有敵意的大臣商議該詩歌的酬勞。他們建議只給予菲爾多西5萬第爾汗,更有甚者,由於其異端的什葉派原則,有人認為給予5萬第爾汗過多……最終,馬赫穆德只支付了2萬第爾汗。由於極度失望,他去了一趟浴室,出來後,買了一份foqa(一種啤酒),並把所有的錢都分給了浴室服務員和foqa零售商。

就在蘇丹馬赫穆德決定以6萬第納爾的靛青來補償他對菲爾多西詩歌的不公正對待時,菲爾多西不幸地去世了。

在1030年,馬赫穆德去世後,伽色尼帝國無法保持其原有的強盛。來自大草原的突厥人,其中包括塞爾柱人(他們大約在這個時候已經征服了伊拉克和伊朗),開始侵蝕帝國的北部和西部,迫使馬赫穆德的繼任者們將重心轉向確保印度的安全。在印度,一些小王國如雨後春筍般湧現。馬赫穆德的兒子馬蘇德一世是其中的一位典型君主,他雖仁慈卻無能。在1040年,他在塔盧坎戰敗後逃離伽色尼,攜帶著他父親的財寶逃往印度的馬裡卡拉。隨後,他的軍隊搶奪了財寶並殺害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