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就是隨便問問。

“行,你沒有。”趙承稷勾起唇角。手輕拍了拍她的腰,“又在亂想什麼,兩輩子,朕只對你上過心。”

於瀾聽後,嗯了一聲,伸手環住他脖子,湊近他臉頰吧唧一口,“才沒亂想。”

他對自己的感情,於瀾還是知道的。

趙承稷淡淡一笑,攬過她的腰,繼續躺在草地上。

微風吹拂。

滿山野花,在這一刻那麼生動……

晚些的時候,趙承稷和於瀾去了榮國公府,吃了晚飯以後,他就先行回宮了,而於瀾見到自己父母,就捨不得跟著回去了,準備多住兩日。

晚上,於瀾準備睡下的時候,就見母親江氏來了她房間。

看到江氏,於瀾笑著道:“娘,你怎麼過來了。”

“過來看看,娘煮了蓮子湯,要不要喝點?”

“嗯,好啊。”

走到桌前坐下,江氏把端著的托盤放到了桌上,把裡面的碗端起放到了於瀾面前。

“來,喝點。”

於瀾坐下,拿起勺子就喝了一口,“好吃,娘,你也坐。”

看著女兒,江氏疼愛的伸手摸了摸她的頭。

“多吃點,不夠還有。”

“好的娘。”

“你有好些日子沒回來了,在宮裡過的好嗎?皇上對你怎麼樣。”

於瀾點頭,“娘,和以前一樣,他對我很好。”這是大實話,她家爺,對她那是極好的。

江氏點頭,臉上露出了笑容。“這樣娘就放心了。”

看到女兒女婿恩愛,她自是高興。可做母親的,還是忍不住擔心。自古以來,男人三妻四妾左擁右抱,就是普通百姓家裡,稍微有點錢的,也會娶個二房。所以,江氏那點擔心,也不是沒有道理。

“說起來,這都過去兩年了,你肚子怎麼還沒動靜,這可不是好事。皇上子嗣單薄,你得抓緊多生兩個。”

於瀾聽後哭笑不得,“娘,你好操心,孩子是要講緣分的,也不是說有就能有的。”

江氏應了一聲,“也是,不過還是多生兩個的好。”

“娘我知道了,我也覺得兩個孩子太少了,我也想在生一個。不過不急,一切順其自然,該有的時候肯定就來了。”

就是生孩子,好痛。

不過,看到孩子的時候,感覺都是值得的,這就是做母親的。

“對了,小無再國子監那邊還習慣嗎?”

“嗯,挺好的,之前娘還去看過他,先生也說他文章做的好。”

“小弟讀書確實厲害。”

她家小弟已經從童生變成秀才了,還是頭名。十一歲的秀才,這放到哪兒都是值得誇的。以他的天賦,說不定,真能整出個三元及第。

“今年科舉已經過了,下一次是三年後,讓小弟好好準備。”

“嗯,娘會的。”

“對了,和你說一聲,瀟兒現在改名了,現在叫於淺。”

於瀾一愣,下意識問了一句,“啥,怎麼好好的改名了?”她都叫習慣了。

江氏道:“我和你爹都覺得你弟名字裡瀟,和咱們小皇子的霄諧音相似。經過我們一致商量,就改名了,免得衝撞了小皇子。”

這,於瀾倒是沒想這麼多,皇兒叫趙凌霄,弟弟叫於瀟,雖然聽著相同,字總是不同的。

“弟弟叫了十幾年的名字,這忽然改名,他能適應嗎?”

“這怎麼不能,到時候,多叫叫就好了。”

於瀾點頭,“那等弟回來,代我和他說聲抱歉。”

江氏聽後開口說道:“都是一家人,說這個幹什麼。說起來,咱們鄉下人也沒什麼見識,還是上次去看你小弟,你小弟提醒,娘這才明白其中道道。”

“娘,其實也沒什麼,我兒子又不是皇……”帝,話說到這裡,於瀾沉默了。

爺他不打算納妃,後宮也只有自己一個妃子。整個北域國現在也只有一個皇子和公主,所以,不出意外,她兒子還真的就是未來儲君。

兒子當皇帝。

於瀾還真沒想這麼遠。

爺好像,也是那樣想的。

於瀾笑了笑,不打算在這個話題上多說什麼。若是霄兒有那個能力,也有那個命,那於瀾自然是支援的。她可不會覺得自己兒子不配當儲君。

子承父業,不是很正常嗎?

見於瀾發愣,江氏輕拍了拍她手臂,“發什麼愣。”

於瀾回神,淡淡一笑,“沒有。”就是覺得有些感慨,於瀾想到了一句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最近弟他地種的咋樣。”

於瀾問的自然就是已經改名的於淺了。

於瀾有兩個弟弟,小弟在國子監讀書,大的弟弟,前段時間在戶部領了個差事,去皇莊那邊,研究種地去了。

是的,就是用最少的地重出最多的糧食,她弟弟正在研究這個。

對於種地這件事,這帝都上下,沒有人比榮國公府更瞭解了。

提到大兒子,江氏擺手,“他這段時間都在皇莊那邊,基本上看不到人影。聽你爹說,你弟他亂七八糟種了一些,好些都是從番邦商人手裡買來的,都叫不上名字。對了,近來,他好像正在種什麼馬鈴鼠的東西,算了,那個不成器的不說他了。聽名字就挺奇怪,娘就聽過老鼠,還沒聽過什麼馬鈴鼠能吃。”(土豆,又名馬鈴薯,洋山芋)

馬鈴鼠?什麼鬼。

於瀾表示也沒聽過。

“娘,你就讓弟他自己去折騰吧!民以食為天,對於百姓來說糧食是很重要的,要是弟弟真能種植出高產的糧食,那可就要留名青史了。”

此時的於瀾自然不會想到,將來的某一天,她弟弟真的種出了高產的糧食,養活了千千萬萬的百姓。所以說,有些東西,不嘗試怎麼會知道不可能。

……

兩日後,宮裡派了人過來接於瀾。來的不是別人,正是趙承稷身邊的紀溫,紀大總管。

和父母親告別以後,於瀾就乘坐馬車回宮了。

於瀾回宮以後,第一時間去了紫宸殿書房。

因為,她家爺在這裡。

於瀾到的時候,就見那人坐得端正,手裡正拿著一本書在看。

看到他於瀾臉上忍不住露出笑容。還真是一日不見如隔三秋,這才分開了兩天,就想的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