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基礎之肉身(2)
凡人修行百科全書免費閱讀 神玄青 加書籤 章節報錯
前面我在“世界觀”一章中提到一個概念,叫“死靈”。
死靈就是一些死物中的靈,其實並不是死了,只是被封印得和死了一樣。
死靈的存在有幾種方式。
一種是被人為製造。
比如你用辣椒和肉炒了一盤“青椒肉絲”,辣椒的靈來源於天地靈氣蘊養而成,肉的靈來源於動物的靈,辣椒和肉的靈又會組合成這道“青椒肉絲”的靈。
一種是被規則製造。
比如水,在高溫狀態下會成為蒸汽,水裡的靈就會變成“蒸汽靈”,蒸汽靈又會體現出和常溫水不一樣的能力,作用等。同理低溫成冰塊也是一樣。
萬事萬物當中,都有靈的存在。
生物或者活物,比如人類,動物,甚至植物這些,裡面的靈就是“生靈”。
大到鯨魚,小到螞蟻蚊子,裡面都有生靈的存在。
死物也有靈的存在,石頭,房子,桌子等等,裡面的靈就是“死靈”。
大到一架飛機,一棟高樓,一座高山,小到一粒沙鑠,一點泥巴,一粒灰塵,裡面都有死靈的存在。
這個死靈和生靈,其實就是靈魂分化分身化身的原理,以後講道靈界基礎的時候再說。
現在大家瞭解“萬物有靈”這個概念就行。
而我們作為人,肉身也有靈。
這個靈是由三種死靈組合成的生靈。
道家講的是“三尸”,“貪嗔痴”。
其實這點道家很聰明,為什麼說三尸,而不是三身,或者三人,或者三體這些。
因為這些東西的靈,本質就是和屍體一樣,是死物,只是融合成生靈後,互相之間秉性的規則會發生碰撞,融合等。
這裡又不得不提到一個概念,就是以前《大夢幻界》中講的靈魂秉性。
生靈的秉性是由死靈的秉性互相融合轉化而成。
比如一塊石頭,他屬於死靈,他的秉性就是堅硬,厚重等等。你即使把他打成沙子,沙子也是有石頭的秉性,比如也是堅硬,厚重等等,只是大小變化了,本質並沒有變化。你覺得不重了,也是於你的肉身的這個“生靈”組成的力量而言覺得不重了。
而石頭這個死靈,你把他透過特殊手段融合在一起,比如造成一棟房子,那無數石頭的死靈就融合成新的死靈,成了房子的死靈。
房子的死靈也有石頭的秉性,但是卻多了“庇護”作用,甚至因為人的主觀思想,還多了“面子”的作用。
這些東西很玄妙,我也無法用言語表達出來我的意思,還是靠自已悟。
這章就是告訴大家,萬物都有靈,一些是死靈,一些是死靈組合成的生靈,包括我們自已的肉身也有靈。
就和我前面講的這個世界看成一個遊戲的話。
我們的肉身就是遊戲裡面的角色,這個角色也有他的“技能”,有他的血條,藍條,經驗值等等,就是肉身這個靈的秉性。
而我們的“高我”,就是這個角色的操控者,這個操控者也會有他的操控技術,手法等。
但奇怪的是,這個遊戲的操控者和這個遊戲角色是一體的,但行為準則和思維又不同。互相影響,卻又不會互相糾纏。
言歸正傳。
我們有肉身,所以基礎就得從“養身”開始。
這個養身,就是養自已肉身的這個“生靈”,並不是靈魂層面上的高我。
就是刷遊戲角色的等級,經驗,血條藍條裝備等等。
你打遊戲的時候知道,刷經驗要打怪,刷副本,買面板買裝備等等才能提升裡面遊戲角色的能力。
但自已肉身這個遊戲角色,你就不知道如何練級。這點就是我要告訴大家的“養身”。
肉身這個死靈組合成的生靈,有組合他的死靈的特性。
貪,嗔,痴。
貪就是肉身慾望的本質,又細分有情慾、食慾、色慾、滿足欲、權利慾、地位欲、財欲、懶散、執著等等。
嗔就是肉身脾氣的本質,又細分有怒氣、責怪、怨氣、恨意、仇視、多疑、心理不平衡等等。
痴就是肉身智慧的本質,又細分有呆傻、愚笨、痴情、痴心等等。
而這些“死靈”的基本特性,會提升高我操控自已這個肉身這個角色的難度。
要修行的第一步,首先就是要分得清是自已高我的操控,還是來源於肉身死靈的特性。
而這個死靈,你能做的就是不讓他“餓死”就行了。
這個不讓他餓死,就是操控他。
比如你的胃咕咕叫,你感覺餓得受不了了,那你就得吃點東西墊墊肚子。身體缺少什麼微量元素,那你就多吃來補回來。不讓肉身這個死靈組成的“生靈”餓死。
又或者,你自已精蟲上腦,又或者覺得自已情慾迷亂,感覺不排洩一下自已受不了。你也要分清一點,到底是身體覺得不排受不了,還是自已的精神不排覺得受不了。
如果是身體,那就排,或者轉化成另外一種能量。如果不是身體的,那就壓制!
這個也和少陽到老陰之間的變化一樣。
身體的死靈的本質慾望,過度壓制只會憋出內傷,導致死靈徹底變“死”。
比如你這碗水已經“滿”了,你再不把他加溫搞成水蒸氣,或者把他倒掉,那就會滿出來,打溼這個碗的外表。(加溫成水蒸氣就是肉體煉炁的原理,以後也會講)
精神的慾望就是死靈融合成生靈這個整體的慾望,需要壓制。
比如你貪財,是因為你覺得有錢了才會解決很多煩惱,能買好多好多好吃的,能開豪車住別墅,能被別人誇讚等等,這個就是你肉身這個死靈組合成生靈的慾望。要發洩這種慾望,要麼就去努力學習掙錢知識,然後掙到錢來滿足自已,要麼就是壓制這種想法,別再自尋煩惱。
也不是說“財”就是不好的慾望,錢可以買東西吃,補足“死靈”的能量,所以沒有錢也不行。
所以就要分清自已是本來就需要,還是說為了慾望而追求。
包括喜歡一個人也是一樣。你要分清楚是你覺得需要對方的外表的美貌,還是對方能和你產生精神上的共鳴。
現在的很多人,都是在考慮“果”,而不去思考“因”。
比如你賴床,上班要遲到了。你不會思考為什麼自已賴床,是因為自已昨天太累了,或者玩手機玩到很晚睡得晚才賴床,導致今天遲到了。反而去想今天遲到了要受到什麼懲罰,公司要罰多少款,自已全勤又泡湯了這些。
這種就屬於“精神內耗”。要及時止損。
遇到太多無力挽回的事,你去思考造成這件事的根源在哪兒,並且改正就行。沒必要去考慮後果你接不接受得住。
每個人的“死劫”當中,都有“一線生機”,這一線生機,就在根源中。
已經發生了的事,就不要去考慮他的惡劣影響,隨波逐流就行。
還沒有發生的事,就儘量把他扼殺在搖籃之中。
人,沒必要用昨天的煩惱而懲罰今天的自已,這也屬於“精神內耗”。
就算今天也很煩,很痛苦,那就在這份痛苦當中尋找“一線生機”,忙裡偷閒來感受一下生活的寧靜與美好。
……
總結一下這章的內容。
分清楚“死靈”和“生靈”的這兩個概念,清楚認知到死靈的特性,秉性。死靈融合成生靈後的特性,秉性。並利用這個秉性來修正自身的不足。
如何讓這碗水保持平衡,或者讓它轉化成另外一種能量。(方法下一章寫)
拒絕精神內耗,享受當下的寧靜。學會“忙裡偷閒”,“苦中作樂”。
這些也算是肉身的基礎,也需要學習和掌握。
我知道看這本書的人,都想成為一個“強者”,有些甚至不明白自已為什麼想要“變強”。
但要明白,成為一個“強者”,期間忍受的孤獨和寂寞,艱辛與汗水,才能確定未來有多“強”。
一棵樹的根基不穩,是長不了太大的。
……
另外推薦一本書籍。
《易經》
裡面也有四象,八卦,六十四卦以及分化後的更多即濟,未濟等。
講述的就是物質之間的規則,規矩。
也就是寫天地之間死靈的“特性”,以及死靈融合成“生靈”後所體現的規則,衍生出來的規律等等,有興趣可以看看。
到時候你會明白,節制不等於吝嗇、福兮禍所伏、變通不等於圓滑、凡事都有個“度量”……這些道理。
……
明白了這些東西,下一章,我講講如何“練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