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汜水討敵一
穿越之亂世王妃全文免費閱讀 孫孝文 加書籤 章節報錯
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字公路。
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字文節。
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字公緒。
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字公山。
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字公節。
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字孟卓。
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字元偉。
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字伯業。
第九鎮,濟北相鮑信字允誠。
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字文舉。
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字孟高。
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字恭祖。
第十三鎮,聲西涼太守馬騰字壽成。
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字伯珪。
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字稚生。
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文臺。
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字本初。
諸路軍馬,多少不等,有三萬者,有一二萬者,各領文官武將,酸棗會盟,共投洛陽來。
董卓聽聞大驚,急聚眾武將商議。
聽聞十七路諸侯共同討敵,座下武將皆都面露憂色,唯有二人不但臉色不驚,反而臉上寫滿了無所謂。
左一人身長九尺虎背狼腰,豹頭猿臂,一身銅鎧,穿戴整齊。
姓華名雄,字元威。
以勇猛在董卓軍聲名遠揚。
右一人頭戴三叉束髮紫金冠,體掛西川紅錦百花袍,身披獸面吞頭連環鎧。
腰繫勒甲玲瓏獅蠻帶,一臉英氣。
正是那九原郡縣人,姓呂名布,字奉先。
李儒掃了眾將一眼,見呂布華雄二人那般臉色,心中己有了計較。
走到董卓耳旁說了些悄悄話。
聽完,原來還擔憂的董卓面露喜色,下令道:“華雄領馬步軍五萬,加封驍騎校尉,同李肅,胡軫,趙岑前去汜水關迎戰.”
華雄聽了大喜,應諾後就帶著軍隊奔赴汜水關。
呂布見華雄前去自然不滿,但此時也不好提議。
會議結束,呂布直接找到董卓。
“義父,孩兒前日己殺丁原,不知義父為何還不相信奉先呀!”
見呂布一臉迷惑董卓面露笑容,心中暗暗又對李儒這個女婿更加佩服。
而後將李儒的話重新複述了一遍。
呂布聽著臉色逐漸好轉,聽完也是大喜,說:“有李儒之計,大事定矣!”
幾天後,諸侯聯盟己到汜水關附近。
讓士兵前去偵察得到的結果都是一個:關隘難破!諸侯眾軍中營中。
袁紹站在前面,是為盟主。
旁邊則是曹操,為參謀。
而後左右各座為各路諸侯。
“諸位,此次我軍前來討敵,為國除害。
今董卓任命一個叫華雄的人守關,誰願當先鋒,拿下汜水關?”
“末將願往!”
循聲望去,只見孫堅從座位走了出來。
鮑信的眉毛一挑,似乎在構思著什麼。
袁紹點點頭,道:“孫將軍勇氣可嘉,我雖為盟主,也祝將軍大勝而歸,奪下汜水關,記將軍頭功!”
孫堅拱手作禮表示還禮。
出了營帳,便帶著自己的軍隊前往汜水關。
此時的汜水關,一將帶著三千人馬在關下叫罵。
這將即是鮑信的弟弟鮑忠。
原來鮑信早料到有人會做前鋒,不過他雖沒有做先鋒又不想將頭功讓給別人,就暗撥軍隊讓鮑忠先行一步。
此時天氣正值初夏,雖不燥熱也讓人渾渾欲睡。
鮑忠叫喊了幾聲,見華雄不出關,就在軍隊中間打起了瞌睡。
眾士兵見主帥這般如此也偷起了懶,有馬的靠在馬背睡覺,一些沒馬的人乾脆脫了鎧甲。
軍隊紀律鬆散。
守兵將情況報告給了華雄,華雄連忙帶著五百西涼鐵騎下關。
同時下令出關時城上計程車兵見鐵騎出關時,齊射三次。
關門開啟,華雄大喝一聲:“全軍突擊!”
五百鐵騎不及頃刻之間就衝向了敵陣,此時的關上守兵聽到華雄的聲音早就齊射三次,華雄到來時軍隊早己陷入混亂。
華雄突擊敵陣,見了鮑信,拍馬舞刀直取鮑信。
鮑信這時早就醒了,急待退時,華雄手起刀落,斬於馬下。
衝殺一陣,降者極多。
正當華雄清掃戰場,孫堅帶著幾千人馬浩浩蕩蕩趕來。
城上趙岑見敵兵來襲帶著五千人馬下關支援。
兩軍對陣,只見孫堅騎匹黃馬,拿五尺古錠刀,穿爛銀鎧,戴赤幘巾。
英氣逼人。
旁邊乃有四員大將:左一人姓程名普,字德謀,使一杆鐵脊蛇矛。
右一人姓韓名當,字義公,使一口大刀。
程普右邊一人姓黃名蓋,字公覆,使雙鞭。
韓當右一人姓祖名茂,字大榮,使雙刀。
兩軍衝突一陣,孫堅由於英勇過人,士卒各各奮戰向前,勢不可擋。
華雄,趙岑的部隊以至於節節敗退,程普更是與趙岑過招,刺趙岑於馬下。
華雄不得己帶敗軍退守汜水關。
初戰告捷,孫堅一邊紮營準備再戰,一邊催促袁術發糧。
訊息傳到袁術這裡,袁術自以為有才能,卻被安派一個糧官的位置,正在氣頭上。
於是袁術聽從了旁邊親信的建議,拒絕給孫堅送糧。
訊息被細作所知帶給了華雄,華雄與眾將商謀:“孫堅作戰雖勇,無糧也不過如紙老虎一般,今夜乘勢劫營,孫堅則一戰可擒。
孫堅若擒,諸侯中無人敵矣.”
眾將聽了都表示贊同。
入夜……孫堅總是擔心發生什麼,下令所有人不準卸鎧入睡。
而事實證明孫堅的擔心是對的。
“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