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網上。
今天一天。
先是周健等幾位大佬,一起發歌。
接著。
吳一韜,海浪影視,又爆出驚天大瓜!
明明是工作日。
網上的各種議論,卻始終沒有停止。
熱鬧的很。
直至。
晚上。
新一期《時代的歌聲》播出。
人們突然想起來一件事。
是啊,陳白已經退出節目了。
這讓他們心裡頭,突然有些空虛。
主要是自從陳白迴歸以來,幾乎沒有消停過。
別看他沒怎麼公開露面。
節目,也僅僅是參加了一個《時代的歌聲》而已。
但始終沒有停止發歌。
可現在仔細算算。
距離陳白上次發歌,居然已經過了一週了!
離譜!
一個歌手,沒有發歌,名字卻還一直呆在熱搜榜上……
而今天。
幾位大佬發的新專,雖然是陳白寫的歌。
但畢竟不是他親自唱的。
哪怕,那些歌的成績都很好。
哪怕,新歌甚至屠榜了!
對一些網友,尤其是陳白的粉絲而言,仍舊有種隔靴撓癢的感覺。
可就在這時。
總檯。
節目組官媒:
“節目後天開始錄製。
敬請期待!
PS:附上陳大才子提供的節目宣傳曲:《但願人長久》。”
當即。
許多網友笑了。
總不愧是總檯。
釋出的訊息,永遠只有兩種風格。
要麼樸素的過分。
要麼,沒有足夠高的文字功底,你都不知道到底在講什麼。
好在。
網友們的注意力,本來也不在訊息上。
許多人順手,就點開了那首陳白的新歌。
《但願人長久》。
有一說一。
點開之前。
其實網友們,並沒有抱著太大的期待。
主要是近些年,經常推出一些弘揚傳統文化的節目,奈何效果始終有限。
這已經是人盡皆知的事情。
即便如此。
節目組還是經常邀請一些,當下熱度最高的藝人,去參加節目。
反正,節目組,不差錢!
在眾多網友看來。
陳白估計也是因為最近比較火,才被找過去了。
這首《明月幾時有》。
八成,是被節目組逼著,才創作出來的。
畢竟。
古代詩詞。
現代音樂。
眾人如何想,都不覺得,兩者可以結合在一起。
哪怕是陳白,也不可能做到!
所以,大部分人點開這首所謂的宣傳曲時,純粹,只是抱著好奇的心裡,另外,彌補一下陳白這周沒有發歌,給他們內心造成的空虛。
然而。
等網友們點開新歌。
悵然的前奏響起。
只是聽著。
忽然,就讓他們的心裡,有種淡淡的哀傷情緒,擴散開來。
很快。
前奏過去,歌聲響起:
“明月幾時有
把酒問青天
不知天上宮闕
今夕是何年
……”
《水調歌頭》!
這首詞,可以說,是大部分人,接觸最早,同時也是記憶最深刻的幾首詞之一。
哪怕,一些網友,已經畢業多年。
可只要念一個開頭,所有人仍舊可以習慣性的背出來。
這種肌肉記憶。
已經不可能忘記。
而且。
比起大多數詩詞,還需要結合寫詩人當時的背景、經歷等等才能理解。
《水調歌頭》。
就容易理解多了。
就是蘇仙在思念兄弟而已。
家人!
親情!
永遠是人類無法割捨的情感之一!
於是乎,許多網友,忽然就明白,自己為什麼,從聽到這首歌開始,心裡就覺得很不是滋味了。
他們,想家了!
一時間,無論是許多在外漂泊的遊子們。
還是因為年紀大了,或者已經成家的年輕人們,忽然都升起一種,回家看看的衝動。
父母。
兄弟。
朋友。
你們,可還安好?
僅僅一個開頭之後。
無數電腦前的網友,已經拿起手機,點開了幾個或許已經很久沒聯絡的頭像。
他們並非故意不聯絡。
但,正因為是家人。
所以,才經常下意識的忽略了。
而就在這時。
歌聲接著響起: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
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
忽然。
人們都呆住了。
下意識的,他們心裡,都冒出了一個形容詞。
餘音繞樑。
三日不絕!
妙啊!
一直以來,網友們關注的,都是陳白的寫歌能力,寫歌速度,但直到今天,他們突然發現。
原來,陳白的唱功,也如此優秀。
太絕了!
那幾個轉音,自然,和諧。
讓人不自覺,立馬沉浸在歌聲裡。
甚至,歌詞是什麼,都不重要了。
只憑這一點,足以證明,陳白的唱功,完全不比那些以唱功出名的歌壇大佬差!
且。
人們漸漸意識到了,真正恐怖的地方。
誰說。
現代音樂,和古代詩詞,沒有辦法結合了。
陳白,就做到了!
而且,曲子和歌詞結合的無比完美!
就彷如,《水調歌頭》,本來就應該是一首歌!
此刻。
他們忽然意識道。
節目組為何非要請陳白來參加節目。
此曲一出。
陳白要是都不參加節目。
還有誰有資格參加?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蘇仙不愧是蘇仙,妙啊!”
評論內,有網友評價道。
如果只是一味的哀嘆。
或許,聽完了,只會讓人覺得,哪怕詞曲再好,都不想讓人聽第二遍了。
因為讓他們心情不好。
但這句人有悲歡離合,卻不一樣。
好似在說,正因為有悲傷,有離別,所以才是人生。
說的通俗一些。
那就是正因為惋惜,所以內心的一些記憶,才顯得彌足珍貴,所以,才會更期盼和家人相聚的時刻!
而且,最後一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充滿了豁達。
讓人的心情,一下子有了反轉。
再度開朗、看開了許多!
此刻。
一首歌聽完,很多網友,都迫不及待的開始播放第二遍。
只能說,詞好。
曲好。
忽然間,竟然分不出,兩者哪個更優秀些。
另外。
許多人隱約發覺,當年需要被老師逼著,才願意背下來的詞。
現在看來,竟然通俗易懂了許多,且朗朗上口。
於是乎,許多網友開始嘆息,倘若他們當時就有這首歌的話,恐怕,都不需要老師逼著,自己就已經主動將這首詞背熟了。
可惜呀。
陳白出生的,太晚了!
……
與此同時。
許多網友還沒注意到的是。
國風。
這種嶄新的音樂風格,已經開始迅速進入了他們的視野中,並且被他們接受。
而就是在這種情況下。
節目組的宣告,點選量開始不斷暴漲!
十萬。
百萬。
……
直至,僅僅兩個小時後,已經突破五百萬!
京都。
某辦公室裡。
看著官媒那瘋漲著的點選量,電腦後,郭生激動的漲紅著臉。
此刻,他只知道一件事。
那就是,華國的傳統文化,終於,有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