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親?”
劉備萬想不到,怎麼自己與三娘同宿一夜,才想著要去提親,扈家反自己上門來了?甚至說寨中自有媒人,庚貼都帶來了。
晁蓋眾人都是大喜,都覺公明哥哥配扈家三小姐,簡直是天作之合。
紛紛給劉備扈成道喜,無一不贊同此事。
“有內鬼.”
劉備第一時間料想。
他目光掃過眾人,最終落在黃文炳、薛弼兩個身上。
除了這兩個幕僚參謀,誰幹的出這事?“哪個乾的?”
劉備怒叱一聲。
黃文炳打了個激靈,訕笑著緩緩出班:“我昨夜見哥哥與那扈三小姐郎才女貌,情投意合,是以自作主張,找到扈成,作成此事,若不合哥哥的意,小弟甘願受罰.”
劉備怒叱道:“好你個黃蜂刺,祝家莊至今未破,你不想破敵之策,竟整日思量這些個彎彎繞?”
“我怎地當初偏饒了你這麼個禍害?”
……劉備訓斥黃文炳,一旁薛弼看在眼裡,心下暢快,巴不得劉備將他軍法處置。
可作為被訓斥的黃文炳,竟然顯得十分受用,且是越罵越受用。
劉備罵到最後,黃文炳幾乎可以用杏眼含春,香汗淋漓,嬌喘連連幾個詞來形容。
黃文炳始終笑而不語,待劉備罵完,才微笑著緩緩開口:“哥哥訓斥的是,不過眼下扈家兄弟既已來了,還須先定下此事,再議破敵才是。
眾人都覺有理,你一言我一語,都來附和。
劉備也是無法,昨夜犯下大錯,為堵住泱泱眾口,只得應下這樁親事,待破了祝家莊後,再擇良辰吉日。
事實上他心裡本就頗喜三娘為人爽直,只是一時不查,如今應下婚事,反覺了卻一樁心事,暢快歡喜,這才曉得自家心意究竟。
話休煩絮,眾人送走了扈成,便就帳中商議破敵之策。
劉備問道:“眾兄弟可有良策?”
武松當先出班:“如今祝家莊只剩下一個祝虎,又折損大半人馬,實是不足為慮,武松願帶千八孩兒,打破他的城子,把個祝虎生拿過來,就獻與賬下.”
劉備微微搖頭:“二郎須聽得兵法雲: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全軍為上,破軍次之。
強打城子,乃是下策,非萬不得已,便不該輕易為之.”
但見薛弼出班:“小弟以為,祝家莊士卒除祝家莊客,多為村民。
今祝家莊兩番慘敗,村中必有怨言,我等可四面圍定了祝家莊,卻不急攻,日夜使人於城外煽動民意,不出數日,城中必亂。
屆時再打他莊,易如反掌爾.”
劉備緩緩點頭:“嗯,此計甚合我意,欒教師.”
欒廷玉出班稱在。
劉備繼續道:“你久在祝家莊中,必定知他虛實,薛弼所言,你觀之如何?”
欒廷玉道:“小周郎所言甚是,我前者尚未夜襲,莊中便有人鬧將起來,只是祝虎強行發作,殺了幾個帶頭之人,才勉強壓下民怨.”
劉備點頭:“既如此,煽動民眾之事便著落在你二人身上,果真破了祝家莊,必有重賞.”
二人齊聲唱諾。
劉備當即大喝:“眾將聽令.”
眾好漢齊聲應諾。
劉備繼續號令:“林沖、歐鵬.”
“末將在!”
“令你二人引兵五百,去他祝家莊東門駐下,只圍不打,且聽向後軍令行事.”
“諾!”
“武松、馬麟.”
“在!”
“你二人亦引兵五百,於祝家莊西門圍定,也是不許攻打,須聽後續號令.”
“是!”
……話休繁絮,劉備當下號令,教眾將官即刻率隊出兵,把那祝家莊四下圍定,只等他的將令,才好攻打。
這四門分別是:林沖、歐鵬在東,武松、馬麟在西,楊志、郭盛在南,劉唐、呂方在北。
劉備自統領大軍策應,另教薛弼、欒廷玉引五百嘍囉準備攻心諸物,以煽動祝家莊民心。
且說祝家莊中,自欒廷玉帶走了八百精壯,僅有十數人歸在莊中。
祝虎幾乎無兵可用。
他本莊上原有了得莊客兩千餘人,前番折了過半,今遭又損數百。
僅剩的區區三四百人,一面要百餘人常伴自己左右,一頭又須百餘人看顧四面守莊的鄉勇,其餘人等還要隨時防備祝家莊民變,端的好不吃緊。
這日向晚,祝家莊城頭上兩個鄉勇正倚著女牆瞌睡,忽地一枝箭射來,正插在一個漢子面前的立柱上。
漢子猛地清醒,不由一躍而起:“有敵情?”
他喝了一聲,這才發覺那箭桿上繫著一封書信。
大漢才要伸手去解那箭書,忽地旁邊一漢子一把將他拉回。
這漢子剛要發作,面前便又一枝箭射來。
急躲在城堞後頭,但見不知多少箭來,如飛蝗一般撲向莊中,頃刻間把城樓紮成了刺蝟,村坊中箭矢撒了遍地。
躲了一陣,見城外箭雨既停,鄉勇們皆狀著膽子出來,都去解那箭上書信來看,方才那個漢子仔細看了半晌,一旁的拉他的漢子輕聲問:“上邊寫些甚麼?”
那漢不耐煩道:“俺怎知寫些甚?俺又不識得字.”
眾皆暈倒。
但聽城外有人高聲喝:“梁山泊義士晁蓋佈告祝家莊村民。
我水泊梁山自破青州,誅殺狗官汙吏,廣撒銀錢糧食,高舉義旗,與各州百姓秋毫無犯,更素來與祝家莊無怨,不想祝家莊恁地拿大,屢屢以勢壓人,拿我手足,害我弟兄。
是以拔寨興兵,同心雪恨。
本欲打破城子,劫除奸詐,殄滅愚頑,玉石俱焚。
只恐殃及無辜,連累百姓。
你等皆義夫節婦,孝子順孫,好義良民。
合不該遭此大劫。
望眾鄉親三思量力,休得助紂為虐。
現梁山出銀三千貫,懸賞祝朝奉父子首級,有獻首級者,不但趁此一朝富貴,更可全祝家村全村性命,實大義也。
以上所言、皆出肺腑,諭眾知悉。
城外才讀過信,又有不知多少軍漢唱起歌來:莊客皆人子,民兵俱弟兄。
只為屠祝氏,何必累傾城。
箭弩須無眼,吾曹卻有情。
(注,吾曹:我輩,我們。
)一心全老幼,不敢負蒼生.”
……祝家莊四面城頭守備皆是村中鄉勇,他們早對祝家人敢怒而不敢言。
如今祝家人開罪了梁山,且屢戰屢敗,實力大減,卻拉著他們這些無辜村民,擺出一副不死不休的架勢,教他們平白搭上許多親朋骨肉的性命。
他們本就有趁機扳倒祝家的念頭,只是一者無人牽頭,二者決心不足。
今日偶得梁山箭書,見說的情真意切,深得人心,又都聽聞獻上祝虎首級有三千貫的賞錢,鄉勇村民哪個不動情?未及入夜,四面城樓先起事端。
祝虎手底下一位莊客頭領、因逼迫一個不願繼續守城的年輕村民產生摩擦,繼而發生口角,被守城鄉勇所殺,割下首級,掛於城樓。
隨後大開西門,要迎梁山軍進莊。
不想祝虎親自帶莊客趕到,殺散守城鄉勇,復關閉大門。
這下一石激起千層浪,祝家莊村民集體民變,東門南門北門皆大開城門,迎梁山軍入莊。
劉備得知大喜,當即下令東、南兩門進城,西門強攻,獨留北門給祝虎走脫,以防他狗急跳牆,殺傷黃信、石秀性命。
原本圍住北門的劉唐、呂方,引軍後撤埋伏。
劉備自引大軍將祝虎敗軍趕至埋伏所在。
劉備號令已畢,自以為萬無一失,不曾想千算萬算,漏了一條。
不知劉備何處疏漏,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