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祭酒看了劉督學的書信,裡面對王子銘這個學生不吝讚美,稱他是個可造之材,這科會試原本只是試水,若不幸落第,還望周大人將之收入國子監入學學習。
下面是子銘往日裡所做的文章,周祭酒讀過後,覺得確實頗有章法,但是還欠些火候,假以時日,定能有所成就。
剛好現在國子監外監有空缺出來,於是他便應下了。
就這樣,子銘進入了國子監外監學習,開始了走讀的生活。
窈娘不出意外的進入了清韻女學就讀,現在兩個孩子白天都要去上學,不過窈娘還是小,需要林慧每天接送,子銘則是自己走路去學裡。
女學開學以後,才發現他們教授的東西頗為廣闊,除了必須的傳統文化課以外,還有琴、棋、書、畫,騎馬、射箭、算術這些備選。
當然,這些不是每樣都要學,看學生的興趣,只要選其中的至少三門來學習,期末考試能過關即可。
窈娘興趣十分廣泛,除了琴和畫沒有選,其他的都選修了,尤其對騎馬和射箭感興趣.。
她從前就在母親的命令下 ,每天跟著哥哥一起鍛鍊,這幾年來身體素質也是相當不錯,幾乎沒怎麼生過病,還因此使得人活潑了不少。
隨著林慧一次次的接下訂單,然後完工交貨,她的作品越來越多的流入到市面上,被更多的人所看到,也引發了不少關注。
京城是全國有權和有錢人的集中地,只要東西真的好,就肯定有人能識貨,不怕沒人賞識。
林慧的刺繡作品也是一樣,很快就有人發現了這些作品的與眾不同。
首先繡工精湛這一點就不用多說了,其次構圖新穎,別出心裁,即便是舊的元素,也能繡出新的花樣來,這一點,非常讓那些富貴人家的女眷喜歡。
說到底,最經常和刺繡作品打交道的還是那些內宅女子們。
她們見多了市面上的花樣,就愛圖個新鮮,如果誰能入手一件新穎別緻的繡品,被親朋中的其他女眷得知,定會引來羨慕和嫉妒的。
因此,一件出色的繡品引發的反應可不是多招攬幾樁生意這麼簡單, 尤其是林慧的拿手絕活:異色雙面繡,用了這種技法繡出的作品一經在市面上流出,就立即受到了熱烈歡迎,以及引發了不少追捧。
因為異色雙面繡是前朝宮廷才有的工藝,因為戰亂和王朝交替,傳說中這個繡法早就失傳了,所以收藏有異色雙面繡作品的人家都將之當成了傳家寶一般的寶貴。
可是,現在這種繡法居然重出江湖,自然引來了不少人的關注,許多人家都希望能獲得一件異色雙面繡的作品,將來留著傳家或是給女兒作嫁妝都是好的。
很快玲瓏繡坊就被人打聽了出來,連林慧的身份也被有心人得知。
只是,此時早有人見識到了林慧刺繡技藝的不凡,接連下了許多訂單,皆是指定林娘子親自動手。
也有人想破壞規矩插隊想早點拿到繡品的,但是玲瓏繡坊是端王妃的陪嫁產業,容不得一般人造次。
端王爺是當今聖上的幼弟,聖上登基時,端王爺不過才四歲,比聖上的長子還要小兩歲,所以一直養在宮中。
由於他生母早逝,帝后多有照看,說是弟弟,其實跟多養個兒子差不多。
端王爺一直在宮裡住到了十五六歲,直到要成親了才搬出宮到王府居住。
可以說,端王爺是今上和皇后看著長大的,情分自是不比一般的兄弟。
端王妃也是皇后一手挑出的人選,家世人品自是不用說,由於她是皇后自己親自選中的人,多年來在皇后跟前甚至比一般的皇子妃還要有臉面。
因此,不管是高官還是勳貴,只要是有點腦子的,都不會去動端王妃的產業和相關的人手,敢於起心思甚至動手的,也不是什麼能上的了牌面的人。
偏偏就是有這樣的人,看不清形勢,為了給女兒弄一件雙面繡的繡品做陪嫁,到玲瓏繡坊插隊不成就拿架子、擺威風,甚至最後還讓人動手打砸了店裡的幾樣繡品來撒氣。
這個人就是新任的通議大夫柳大人的填房妻子周氏。
她剛剛隨夫進京,她的女兒先前和閔王府的一個庶子定了親,年內就要完婚,此次聽說了在京城新流行起來的雙面繡,就想給女兒定做一件,當做陪嫁。
可是,她從外地初來京城,沒有打聽清楚玲瓏繡坊的底細,仗著自家和王府結了親就趾高氣昂,覺得高人一等了,誰知道,這次卻踢到了鐵板。
當天下午端王妃就得知了此事,由於事涉閔王府,她沒有輕舉妄動,而是遞了牌子進宮。
第二天,端王妃帶著林慧最出色的一副異色雙面繡作品進宮,獻給了皇后。
在皇后對繡品讚賞有加的時候,端王妃彷彿玩笑般說出了昨日發生在店裡的事情,似乎她只是為了說雙面繡在京城如此的受歡迎一般。
皇后當時只是輕笑了一聲,面無異色,過後卻令人打聽清楚了事情的經過。
兩天後, 皇后就尋了個藉口申斥了閔王妃一番,令她閉門思過。
閔王是皇帝的兄長,一貫老實懦弱無能 ,沒有參與到與今上爭奪大位的爭端中,不然也不能安穩的活到現在。
很快,閔王妃就知道了這樁事端的來由,不由暗罵柳大人治家不嚴,連累了她受過,於是,她稟報了閔王,退了這個庶子的婚事,另尋別的人家結親。
且不提閔王妃如何氣惱,和女兒被退親的柳大人夫妻如何互相埋怨爭吵,這一樁事故對林慧來說卻是有利的,而且好處大大的。
因為她的作品被呈到了御前,入了這世上最尊貴的女人的眼。
皇后非常喜歡端王妃呈上來的那副異色雙面繡的作品,那是一副荷花圖,一面是荷葉並幾個花骨朵,另一面則是幾朵盛開的荷花。
其實宮裡也收藏的有幾幅雙面繡作品,但是因著時間久遠,上面的花樣早就不新鮮了,皇后都不是很感興趣,卻唯獨對這幅端王妃呈上來的作品偏愛有加。
因著皇后的閨名中有個“荷”字,她日常的穿戴中免不了對有荷花元素的花樣偏愛了幾分,這幅繡品更是深的她歡心,以至於生出了要見見繡出這幅作品的人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