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縣令在永寧縣待了三年期滿,於去年連任,不過因為前年林家進獻“活字印刷術”的原因,算是他“教化有功”,因此考評是優等,沒晉升不過是資歷不夠罷了,如無意外,等這任期滿,屆時便可升轉。
因為林老爺獻上印刷術有功,於自己的政績有益,又加上林家一貫在縣裡行善樂施,實在經商,黃縣令對林家和林老爺的感官一向不錯,除了林家近兩年好像是讓女子當家這一點他略微不贊同,但這不過是人家的家事,與大局無關,因此,接到林老爺的帖子後他便應然應允。
這日恰逢天晴,黃縣令來到莊子上的時候正值紅薯收穫,田間地頭上堆滿了從地裡挖出來的大大小小的紅薯。
黃縣令不是個不通農事的,但對此種作物卻從未見過,不免好奇的詢問林老爺此為何物,但他卻笑而不答,言稱且等宴後再說。
見林老爺如此故弄玄虛,黃縣令還以為席上會有什麼山珍海味等著自己,沒想到呈上來的卻全是自己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菜品。
林老爺一 一為他報菜名,什麼“拔絲紅薯”、“土豆雞塊”、“油炸薯餅”、“清炒土豆絲”、“松仁玉米”,另還有兩樣主食,林老爺說是叫玉米麵饅頭和紅薯窩頭。
黃縣令不禁來了興趣,將這些菜色逐一品嚐,發覺些菜品並無太過人的地方,只是口味尚可,
但令他好奇的是用來做這些菜的原料,估計這才是林老爺請他來的原因吧。
等到飯後,林老爺讓人這三種作物拿來,呈在桌上,向黃縣令逐一介紹,彙報產量。
黃縣令聽完先是不可置信,等他明白了林老爺不是在說笑,而是呈現的事實的時候,不由面露喜色,“騰”的一下從座位上起身,問道“此話當真?”
林老爺也隨之起身,欠身道,“草民所說全是事實,實不敢有所欺瞞。”
黃縣令不由的拿起桌上的三個物品仔細端詳,拿起其中的紅薯道:“外面莊子里正在收穫的可是此物?”
“正是,還請大人移步一觀。”林老爺說道。
黃縣令正有此意,因此到了田間,不止細細的問了其中種植的要點,甚至還讓人洗淨生吃了一塊,發覺竟也生脆甘甜。
雖然只是看到了紅薯的收穫,但是關於土豆和玉米,黃縣令也基本能肯定,與林老爺所說必定所差無幾,此時,他不由的心頭狂喜起來。
要知道,按林老爺所說,這三種作物都是前所未有的高產,最高的紅薯一畝能有將近五千斤的產量,土豆三千斤,玉米一千兩百斤。
這可都是亙古未有的啊,一旦經由自己的手,獻給皇上,在天下推廣開來,那自己何止是升遷有望,說不得還能史書留名吶!
但是黃縣令畢竟年紀不輕,經驗老到,很快就按捺住了一顆火熱的心,沒有當場做任何決定,不過是令人拿走了幾筐樣品,和整理好的種植手冊,就回了城。
但林氏父女都皆知,他是不會放過這個天大的機遇的,此番回去不過是要親自驗證一番,紅薯、土豆、玉米這三樣作物很快就會上達天聽,剩下的不過是時間問題,因此,二人只管在家等候黃縣令的下一步命令。
果然,三日後,黃縣令便招林老爺進了縣衙,告訴林老爺他已經將三種作物和奏摺一起加急呈上去了,向聖上稟報了此事,最晚一個月內必有結果,讓林老爺回去好生準備,到時或許需要進京面聖也說不定。
這也讓林老爺添了一樁心事,他平生見過的最大的官是知府老爺,那還是在宴席上遠遠的看了一眼,並沒有近身,這下在忽然知道自己有可能會見到皇帝老爺,不由得就先開始激動起來。
林老爺回到家裡便開始吃不下睡不好,開始擔心自己面聖時的事情。
林慧不禁失笑,言道即便是皇帝老爺,也是一樣一個鼻子兩隻眼,也是一樣要吃飯睡覺的,沒什麼好怕的,林老爺忙讓她住口,連呼不可造次,但是想著女兒的話,原本激動的心卻神奇的平復了不少。
於是,等到一個月後,京城派來的天使傳來旨意讓林老爺進京的時候,眾人看到的就是一個寵辱不驚的林老爺。
林老爺臨走前和林慧說道,他此番前去,必會給林慧求個保障回來,保他們母子三人後半生無憂。
這兩年來,林老爺已是看的明白,林慧確實毫無再嫁的意思,況且這兩年來,林慧治家有方,經營有道,林家家風清明,林家的生意在她的管理下蒸蒸日上,比自己掌管時更勝一籌,除了女子的身份,竟不比頂門立戶的男子差什麼。
林慧既然能撐得起家業,林老爺也就歇了讓她嫁人的心思,其實他也希望女兒能活的舒心自在,再加上孫子、孫女都聰穎可愛,眼下既有這個機會,定要為他們母子求個護身符回來。
林老爺隨著天使上京,林慧就在家照料家務,管理生意,教養兒女。
其實經過這兩年林慧的下手整改,又加上有先前培養出的一批認字的下人,替換了鋪子裡一部分不合心意的管事,目前林家所有生意都在良好的執行著。
之所以林家沒有大張旗鼓的擴大生意規模,是因為林老爺年老,林慧兒子還小,林家目前沒有頂樑柱存在,貿然擴張,只會成為別人眼裡的一塊肥肉,被蠶食,被侵吞。
自己再怎麼能幹,在世人眼裡,也不過是個女子,不能傳宗接代,不能為官做宰。
不過,這一現狀,等林老爺從京城回來後估計就能改變了,到時候,林家擁有了匹配的身份,有了對應的保障,就能進一步將產業擴大,自己心裡的許多想法也能有機會得以實現。
林老爺是九月中旬啟程進京的,等到進了臘月才又回到了永寧縣。
不過在林老爺回來前半個多月,就有冊封的旨意和賞賜到了縣裡。
林老爺因進獻良種,於國有功,被封為“忠勤伯”,而林慧也因德行出眾,淑慎性成,被封為了“惠安縣主”,同時賞賜下來的還有黃金1000兩和衣物首飾若干。
黃金也就罷了,林家的家底比這個厚的多,但是林慧沒想到的是居然自家兩個人都有誥封。
憑那三種作物的功績,老爹的忠勤伯倒也當得,沒想到自己居然也得了個縣主的封號,這恐怕就是老爹臨走時說的給自己爭取來的吧。
想到林老爺對女兒的一腔關懷和拳拳愛女之心,林慧的心頭就暖烘烘的。
等到臘月初十,林老爺總算趕到了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