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已是三月間,天氣漸暖,人們也都脫下厚重的棉衣,換上了夾衣,甚至有不怕冷的已經穿上了單衣。

林府的兩個小寶貝也已經七個多月了,早就能坐直身子玩耍,現在兩個小手特別不安分,一不留神就抓起東西往嘴裡塞。

前些日子兩個孩子都先後長出了兩顆乳牙,林慧就讓廚房每日做些米糊和蒸蛋讓人餵給孩子們吃,林老爺不以為然,覺得有兩個奶孃在,孩子們不會缺嘴,不至於要吃這些。

但林慧畢竟是親孃,總歸是對孩子好,又加上兩個孩子也吃的香甜,身上都肉乎乎的,他也就不再說什麼了。

林老爺現在把家裡是生意都交給了林慧管理,他就安心的做起了老太爺,每日含飴弄孫,好不快活。

原本他是想用這個為難林慧一番的,好讓她知道經營家業不易,主動退去那不嫁的心思。

沒想到林慧竟適應的很好,不止能看的懂賬,竟還能找出賬本里的漏洞,有時還能提出一些有見地的提議,連多年的掌櫃們的都誇讚,言說大小姐心思精巧。

不止如此,林慧還改進了記賬方式,讓家裡和鋪子裡都採用一個什麼複式記賬法,還教給掌櫃的一種叫做“西洋數字”的計數方式,教他們繪製表格,這樣一來,店裡的貨物進出都更加清楚明瞭,記起來也更簡便。

這一連串的改進措施都讓眾多掌櫃咂舌,有覺得這樣更方便快捷的,自然也有覺得不習慣的,認為還是用老一套的辦法更好,所以就有人來找林老爺訴苦,說大小姐這麼搞,下頭人沒法做事啊。

林老爺能說什麼,林慧說的那一套其實他也看過,雖然初期適應學習需要一段時間,但是長久下來,是對經營有利的,賬務更清晰明瞭,杜絕了底下人做假賬的可能。

既然是女兒要全力推行的,而且對自家有利,他自然要全力支援,因此林老爺雖然委婉,卻堅定的勸走了來說情的掌櫃,說這事大小姐做主,一切都聽大小姐的。

那掌櫃無奈,只能聽令整改,按林慧吩咐的做。

其實關於林老爺要將家業交給林慧的說法整個永寧縣早就議論紛紛,連遠在鄉下的李固父母也知曉了訊息。

自二兒子被流放的時候,老兩口賣了幾畝地去給李固打點,讓他在路上過的好點,就徹底的惹怒了大兒子和兒媳。

大兒子李勇只是老實,並不是傻,對於自家父母一貫偏心二弟的行為其實他心裡也有數,但是苦於他嘴笨,不會表達,即使有不滿也只是藏在心裡,後來二弟入贅去了林家,他就更不能提了。

可是,後來二弟犯了大錯,被流放到不知幾千裡外的崖州,聽人說沒有大赦,肯定是回不來了。

更嚴重的是,因為二弟的所作所為得罪了林家,林家就派人把家裡好些值錢的東西都拿走了,雖然原本也是從林家出來的,但是看這樣子,林家是因二弟而記恨上自家了,也不知道他們會不會再支使人前來報復。

自家只是普通的農戶,聽說林家可是和縣令老爺都是有交情的,想毀了李家,那恐怕是輕而易舉。

李勇和婆娘錢氏都正惶恐的時候,偏偏李家父母心疼即將被流放的小兒子,急於為他打點,但是由於家裡已經沒了銀錢,值錢的東西也被林家收回去了,竟打起了田地的主意,家裡有十六畝地呢,賣上幾畝也還剩不少。

於是,李家父母揹著大兒子賣了家裡六畝地,換成了銀錢打點流放的公差。

等李勇和錢氏知道此事的時候,錢已經到了官差的手裡,地契也在衙門過了戶了。

李勇這次再不能忍了,二弟犯了大錯被流放,他雖也心疼,可也明白他那是罪有應得,父母就能為了讓二弟路上好過點就賣了家裡賴以為生的土地,可有為自己這個大兒子想過,那地可都是他和婆娘辛辛苦苦種的,賣的時候竟然連說也不和他說一聲,如何不讓他心寒!

尤其現在得罪了林家,自己一家子能不能活下去還不知道,想到這裡,他就覺得悲從中來,和錢氏抱頭痛哭了起來。

李家父母雖然賣地的時候理直氣壯,但過後不免有點心虛,畢竟他們心裡也明白,老二再回來不知道哪一天了,以後還是要靠老大兩口子的。

不過從前在老大跟前強勢慣了,這次也沒想到要同他商量,原以為老大會心疼他二弟,體諒他們的苦心,像從前一般不做聲預設了。

卻不想這回老大和他媳婦竟是換了脾氣一般,打從知道地被賣了便對老兩口愛搭不理,大媳婦也不再隨叫隨到,倆人雖然地裡活照做,家務也照常幹,但是進出都冷著臉子,再不復原來的順從。

老倆口有意同別人訴苦,卻又沒什可說,因為老大兩口子既沒有短了他們吃喝,也沒虐待他們,不過是冷著臉子不搭理罷了。

直到開春後,押送流放犯的官差返回永寧,老兩口得了訊息,前去打聽二兒子的情況,這才得知,沒等走到流放的地方,李固和文翠翠就先後死了。

原來,自上路之後,這倆人就大眼瞪小眼,一路彼此怨恨,相互咒罵,覺得是對方害的自己,一要不是官差看的嚴,這倆人估計都要動手打個頭破血流了。

不過說打起來也是誇張了,這倆人上路前一個剛中過毒,一個生產完沒幾天,都是病歪歪的身子,流放犯每人每天不過幾個窩頭,卻要走上幾十里路,說實在的,他們倆人能堅持下來官差都覺得是個奇蹟。

但是他們畢竟都算不上康健,勉強堅持兩個多月,走到滇省境內,一場淋雨後的風寒就要了兩個人的命,而在那一場雨後,官差手裡的十幾個流放犯死了三分之一。

於是,剩下的流放犯官差們格外當心,生怕到地方死的太多到時候不好交差。

至於那些死掉的流放犯,不過是在當地找個義莊隨意火化了,拿回來的只有一個個裝著骨灰的罈子。

李家父母花錢將李固的骨灰罈買了回來,看著手裡貼著兒子名字的小罈子,李家老父母不由老淚縱橫,原本好好的兒子,不過幾個月的功夫,就成了一捧灰。

而林家父女卻不僅活的好好的,年前聽說還得了皇上的嘉獎,林家反而比從前更加昌盛,這讓老兩口不由妒恨交加。

於是,李家老兩口當了最後兩件好衣裳,找人買了毒藥,想買通林家的廚子給林老爺和林慧下毒。

結果自然是不成功的,林府已經被林慧先後梳理了幾遍,留下來的下人不說個個衷心可靠,卻也不是他們能隨意收買的,於是,李家老兩口就這樣步了兒子的後塵,齊齊進了大牢。

李家大兒子李勇得知這個訊息簡直要氣炸了,自己爹孃是嫌命長嗎,人家林家沒來整治自家就夠好的了,他們居然還跑去下毒,他們為自己這個大兒子想過嗎?

這次他是真的對父母徹底失望了,連去牢裡看望都不肯,既然父母心裡只有老二,不惜豁出命去給老二報仇,那自己這個老大去不去看的有什麼要緊!

李家老兩口在牢裡待了不過兩個月,就因病死在了裡面,五月的一天,就有縣衙的官差來通知李勇,去給他父母收屍。

其實李勇心裡是鬆了一口氣的,至少不用擔心父母再捅出什麼簍子來連累了自己了,因為天熱,後事也沒如何操辦,不過兩具薄棺將二人草草掩埋了。

林慧聽說了李家的這些事的後續,內心已是平淡無波,眼下她要操心的事太多,李傢什麼的,早已是不放在心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