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老師們就要開始上班,學生也要來學校報到領書。
開學以後,林慧的生活開始恢復往常的節奏,上午上課改作業,下午看書學習做筆記,隔段時間寫幾篇稿子寄往雜誌社,每回多半有稿子能中稿,換來些稿費收益。
現在已經是1977年的3月份,離高考公佈時間還有7個月,離正式考試還有8個月,雖然看上去時間還很多,但是林慧的目標是京大,為了能增加考中的把握,每天都在努力認真學習。
經過這段時間的學習,林慧放棄了原本報考理科的打算,決定跟前世一樣,選擇文科。一些歷史地理常識都還有些印象,自己現在才18歲,記憶力也還可以,稍加複習就能把知識連貫起來。
開學一個星期後,週日上午,林慧迎來了一個意料之中的客人。
給吳彩玉寫的信寄出之後林慧就知道她肯定會來找自己,不過沒想到會這麼快。
吳彩玉比原來黑了些,瘦了些,但是依然精神飽滿。她過年的時候回了津市,兩天前才回到苦縣。
見到林慧,吳彩玉難免有抱怨,當初林慧走的突然,中間幾個月連個訊息也沒有,害的她一直在擔心。林慧只得再次致歉,任吳彩玉數落。
倆人上午逛了圈百貨大樓,中午在國營飯店吃了飯,又回到了林慧宿舍裡,看著林慧佈置的井井有條的小屋,吳彩玉真心誇讚,尤其是屋裡有電燈和爐子,能自己做飯,這就更讓人羨慕了。
林慧趁機和吳彩玉提了下這一、兩年有可能恢復高考的事情,說是自己無意中得來的訊息,可靠度很高。
本來吳彩玉還有點半信半疑,但是經林慧一番分析之後就有點心動了,而且林慧那副深信不疑的樣子又很能鼓動人,最重要的是,家裡現在沒有辦法讓自己運作回城,如果能恢復高考,能考上大學的話就能離開插隊的那個鬼地方,天天下地幹活,實在是夠了!
等到林慧拿出一套數理化自學叢書,吳彩玉更沒話說了,人家連書都給你準備好了,還有啥理由不學,反正晚上大把的時間,看書學習就當是打發時間好了。
送走了吳彩玉,告訴她這個訊息不要外傳,林慧又投入專心複習中。
現在林慧得到空間的時間久了,不再像一開始那樣,每天只要避開人就想進空間,畢竟空間裡溫度光線都很舒適。
但是,人畢竟是社會動物,林慧大部分時間還是要在小世界裡和他人共處,要習慣外部的世界,現在除了會在作物種植和收穫的時候進空間幹活,或者是進空間做點食物儲備,林慧大部分時間都在外界待著,讓自己儘量適應外部環境。
空間上次升級後林慧又想辦法買到了不少玉器,想試試看還能不能再引起空間的升級,可惜,不管是怎樣的玉器,都沒能使空間再產生任何變化。
林慧終於不再繼續往空間土地上放玉器試驗,買來的那些玉器都成了林慧的私藏,這些玉器成色都不錯,別看現在價格不高,幾十年後,價值都會提升千倍以上,也算是一筆小小的投資吧。
更好的投資當然是房產,尤其是京城的房產,林慧之所以努力斂財,也是為著將來想去京城讀書,想在京城買房定居,京城的房產,如果地段好的話,在任何時候都不會便宜,所以資金自然要準備充足點。
等時局好點,林慧還打算購置點黃金,空間裡有自己在廢品收購站撿漏的那5根小黃魚,但是這個遠遠不夠,畢竟自己以後可能要去不同的小世界執行任務,從古至今,黃金都是硬通貨,所以備著點黃金總是沒錯的。
時間飛逝,很快這學期就結束了,馬上就要放暑假。
這個暑期林慧不打算回熱河,那個筒子樓裡的“家”又悶又熱,光線又差,有別人在,又不能進空間涼快,很是影響自己的學習進度。
不回老家過暑假的事,林慧提前寫信告知了家裡,也只是告知,除了李雲,其他人估計也無所謂。
林慧隨信給林為民和李雲各寄了一身衣服,其實林為民的衣服其實只是順帶,林慧只是想給李雲,之所以是衣服而不是布料,也是防止李雲不捨得自己做衣服穿,把料子給別人。
暑假,林慧沒有在學校待著,而是選擇南下。
林慧主要是去了幾個後世著名的沿海城市,賣賣空間裡的大米、麵粉、蘋果、桔子、梨這些,順帶採購一些當地的海產品,現在交通不便,離開產地想吃到這些海貨很不容易,現在有這個機會,空間又能保鮮,當然要多買點,至少夠自己未來幾年吃的。
林慧還趁此機會補了些南方的水果種子,以後自己想吃什麼就能種上一點,收穫之後存在倉庫,能一直儲存,就可以隨吃隨拿了。
林慧在開學前一個星期的時候回到了學校,儘管在南方的時候每天出門都帶上帽子,還是不可避免的曬黑了,臉和脖子都黑了至少兩個度,林慧連著敷了一個星期的黃瓜和雞蛋麵膜,開學的時候總算好了點。
這次一開學,林慧就被叫去教務處辦理轉正手續,從一名實習老師變成了正式教師,工資從30元變成了36元,其他待遇則沒有什麼變化。
其實這個時候轉不轉正的林慧真不怎麼在意,還有三個月就要高考了,到時候自己即使考不上京大也會考到別的學校去,不會在這裡任教了。
但是現在林慧的複習進入了瓶頸,語文、政治、歷史、地理這幾科都還好,純記憶的比較多,不明白的看答案記住就行。數學就不同了,一些比較難的題目光靠看答案根本無法理解學會,必須找個老師補習講解,但是自己在苦縣根本就不認識什麼人,只能拜託李敏幫忙。
李敏的愛人在教育局工作,認識的老師多,最後還真找到了符合林慧要求的老師。
對方以前在縣高中教數學,但是前幾年因為家裡遠親有點海外關係,就被學生“打倒了”,雖然後來經過運作,沒有受到別的傷害,但是已經好幾年不被允許到學校上班了,不上班也就沒收入,日子難免緊巴。
因為對方家裡人口多,住房緊張,補習的地點就定在了林慧宿舍,每天下午兩點來,每次兩個小時,報酬則是一個月30斤麵粉。
來給林慧補習的老師姓褚,是個四十多歲的女老師,性別這點是林慧特意要求的,主要是為了避免一些麻煩和閒話,不然要是有異性每天來來往往的,不管是在哪,肯定會招來非議,同性就方便了很多。
果然,專業的就是不一樣,褚老師執教多年,經驗豐富,講解題目深入淺出,往往一兩句話的指點就解開了困擾林慧已久的難題,一段時間下來,林慧感覺自己的數學水平提升很快!